舟山市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9 21:37
  在我国全面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这一战略背景下,港口物流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已成为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产业。港口物流岛在我国港口物流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考虑到海岛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单一的生态环境,体现出生态系统易受损难恢复、自我调节能力低等特点,一旦遭受灾害,损失远远大于内陆地区。因此如何提高海岛防灾减灾能力,减轻灾害损失已成为一个严峻且紧迫的现实问题。如果能科学评价海岛防灾减灾能力,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控制,便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提高区域抗灾能力。本文以评价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能力作为研究目标,构建了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选取舟山市具有代表性的八个港口物流岛进行实证评价。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体系。首先确定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其次基于鱼骨图法识别海岛灾害危险源,分析灾害成因和防灾减灾能力影响因素,最后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海岛的自身特点,构建评价体系。(2)对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主客观组合赋权。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主观赋权,其次通过熵权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最后使用综合赋权法对指标权重进...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自然灾害
        2.1.2 人为灾害
        2.1.3 人为-自然复合灾害
    2.2 理论基础
        2.2.1 港口物流理论
        2.2.2 灾害管理理论
        2.2.3 风险管理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方法
        3.2.1 鱼骨图分析法
        3.2.2 层次分析法
        3.2.3 熵权法
        3.2.4 聚类分析法
第四章 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4.1 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2 基于鱼骨图分析法的危险源识别和模块分析
        4.2.1 危险源识别
        4.2.2 模块分析
    4.3 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框架
        4.3.1 指标构建
        4.3.2 指标分析
    4.4 各级指标权重计算
        4.4.1 权重确定方法选择
        4.4.2 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4.4.3 基于熵权法计算权重
        4.4.4 权重组合修正
第五章 舟山市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
    5.1 灾前预防与应急准备能力评价
    5.2 灾中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评价
    5.3 灾后恢复与重建能力评价
    5.4 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总结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保障法视域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研究[J]. 周贤日.  法治社会. 2020(02)
[2]黄淮海地区干热风灾害致灾因子时空特征分析[J]. 李森,韩丽娟,张蕾,郭安红.  自然灾害学报. 2020(01)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与气象灾害预警报现状和风险防范对策建议[J]. 王辉,刘娜,张蕴斐,仉天宇,任湘湘.  科学通报. 2020(06)
[4]港口物流需求趋势预测方法研究——基于组合预测模型对重庆港口物流需求趋势分析[J]. 吴涵,张立,刘岱,杨波.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9(09)
[5]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程(一) 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背景[J].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总体组,史培军,汪明,廖永丰.  中国减灾. 2020(01)
[6]区域灾害系统视角下我国温带草原的主要自然灾害[J]. 兰天涵.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23)
[7]中国防灾减灾70年:回顾与诠释[J]. 林毓铭,李瑾.  社会保障研究. 2019(06)
[8]局部暴雨洪涝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综述[J]. 刘一鸣.  中国减灾. 2019(23)
[9]浅析日本综合防灾的源流:对策的转变和京都学派的观点[J]. 蒋新宇,杨丽娇.  城市与减灾. 2019(06)
[10]管理极端事件与灾害风险 实现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减灾30年回顾[J]. 温家洪,焦思思,涂家畅.  城市与减灾. 2019(06)

博士论文
[1]基于基因视角的复杂应急案例构建与重用研究[D]. 于峰.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2]基于突变理论的滨海城市海洋灾害系统研究[D]. 董营.天津大学 2017
[3]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 张志敏.西北大学 2016
[4]风暴潮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郑慧.中国海洋大学 2012
[5]当代国际救灾体系比较研究[D]. 游志斌.中共中央党校 2006

硕士论文
[1]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 许琳琳.上海海洋大学 2019
[2]城市气象灾害应急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 王雪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3]城市综合公园避震减灾功能评价研究[D]. 任家仪.华南理工大学 2018
[4]秦岭山地景区暴雨防灾减灾能力评价[D]. 王彦泽.陕西师范大学 2017
[5]陇南燕子河流域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及易发性区划研究[D]. 张小辉.东华理工大学 2017
[6]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研究[D]. 李多.新疆大学 2015
[7]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政府资金投入的博弈分析[D]. 曹国昭.山西财经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04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704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e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