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对SMMC-7721细胞的毒性效应及其机理初探

发布时间:2023-04-25 19:50
  随着纳米银(AgNPs)产品的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暴露到环境中的风险也在增加,目前关于AgNPs的生物安全性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论断。本文以SMMC-7721细胞为研究模型,以AgNO3做阳性对照,采用传统的毒理学方法研究AgNPs对细胞的生物毒性效应。进一步从代谢组学的角度研究AgNPs对细胞胞内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的扰动,分析其对细胞生物学活性和功能的影响,旨在揭示AgNPs生物毒性效应的潜在机制,这对于金属纳米材料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纳米粒度分析仪对AgNPs的形态、粒径、稳定性、分散性及水合粒径进行表征。测得AgNPs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为22.49±4.73 nm,颗粒形态多呈球形,在DMEM培养基中能稳定分散。其次,采用MTT法结合细胞形态学观察检测了AgNPs、AgNO3对SMMC-7721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gNPs、AgNO3会显著降低SMMC-7721细胞的存活率,且存在剂量依赖性。通过SPSS计算得AgNPs、...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AgNPs概述
    1.2 AgNPs毒性效应的研究现状
        1.2.1 AgNPs体内毒性效应研究
        1.2.2 AgNPs体外毒性效应研究
    1.3 基于代谢组学的NMs毒性研究
        1.3.1 代谢组学常用方法比较
        1.3.2 代谢组学常用技术平台比较
        1.3.3 代谢组学在NMs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本课题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AgNPs材料表征
    2.1 材料与主要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AgNPs粒径及形貌鉴定
        2.2.2 AgNPs特征峰检测
        2.2.3 AgNPs水合粒径及稳定性测定
    2.3 实验结果
        2.3.1 AgNPs形貌及粒径表征
        2.3.2 AgNPs的紫外吸收峰
        2.3.3 AgNPs在培养基中的稳定性
    2.4 小结
第三章 AgNPs对 SMMC-7721 细胞的毒性效应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2 细胞培养
        3.2.1 细胞复苏
        3.2.2 细胞传代
        3.2.3 细胞冻存
    3.3 实验方法
        3.3.1 AgNPs对 SMMC-7721 的活性检测
        3.3.2 AgNPs对 SMMC-7721 的形态观察
        3.3.3 AgNPs对 SMMC-7721 的氧化损伤检测
        3.3.4 AgNPs对 SMMC-7721 的周期检测
        3.3.5 AgNPs对 SMMC-7721 的凋亡检测
        3.3.6 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AgNPs对 SMMC-7721 细胞活性的影响
        3.4.2 AgNPs对 SMMC-7721 细胞形态的影响
        3.4.3 AgNPs对 SMMC-7721 细胞的氧化损伤
        3.4.4 AgNPs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3.4.5 AgNPs对细胞凋亡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AgNPs对 SMMC-7721 细胞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4.1 材料与主要仪器
        4.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细胞染毒
        4.2.2 细胞代谢物提取
        4.2.3 LC-MS分析
        4.2.4 质量控制
        4.2.5 代谢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仪器稳定性评价
        4.3.2 PCA统计分析
        4.3.3 OPLS-DA统计分析
        4.3.4 差异代谢物筛选
        4.3.5 代谢通路分析
        4.3.6 生物学意义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00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800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2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