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及碳库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31 08:07

  本文关键词: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及碳库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年

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及碳库特征研究

张仕吉  

【摘要】:亚热带地区土地利用方式丰富多样且不稳定,对土壤养分供应、SOC库各组分含量及空间分布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变化尤为强烈,导致区域和国家尺度上SOC库发生强烈改变,且土地利用的破碎化和干扰的频发性带来了SOC库时空上很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开展湘中丘陵区6种土地利用方式(天然次生林、杉木人工林、毛竹林、苗圃、农用旱地、水田)下土壤养分、SOC库各组分含量时空变异特征的研究,以正确地评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SOC库各组分动态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为完善土壤碳循环的动态平衡机制,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进一步了解土壤有机质退化机理奠定基础。主要的研究结果为:(1)研究区内0-15cm土层容重为1.14-1.58g/cm3之间,0-30cm土层为1.24-1.47g/cm3之间;与石栎+青冈天然次生林相比,杉木人工林、苗圃、农用旱地、水田0-30 cm土层容重依次提高了12.64%、10.49%、17.66%和10.59%,毛竹林下降了0.80%;土壤具有南方红壤丘陵区典型质地粘重特征,水田为粉壤土,其它5种土地利用方式均为粘壤土;人为活动频繁干扰造成土壤粉粒、粘粒含量明显下降,细砂粒和粉粒含量增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差异显著,石栎+青冈天然次生林土壤结构状况最好,其次是毛竹林、苗圃,而杉木人工林、农用旱地、水田最差;水田平均自然含水率最高,其次是杉木人工林、农用旱地、苗圃,而石栎+青冈天然次生林、毛竹林最低;6种土地利用方式各土层自然含水率的季节动态节律基本一致。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影响显著,尤其是天然次生林转变农用地后,土壤容重增大,物理性粘粒含量减少,土壤颗粒组成呈现明显的粗化特征,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下降,但对土壤自然含水率的季节变化影响不明显。(2)研究区内土壤pH处于4.6-5.5之间,为酸性土,农用旱地、苗圃土壤pH最高,其次是水田、毛竹林,石栎+青冈天然次生林、杉木人工林最低,除农用旱地外,其它5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pH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土壤全N、水解N、全P、有效P、全K、速效K含量表聚效应明显,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全N、水解N、全P、有效P、速效K含量,土壤供N、P、K强度的影响明显,但对全K含量影响不明显,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积累、供应状况产生明显的影响;土壤养分(N、P、K)全量含量及其有效态含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但土地利用方式仅对土壤全N、水解N含量季节变化产生明显的影响,对土壤全P、有效P、全K、速效K含量的季节动态影响不明显;湘中丘陵区土壤水解N、全P、全K、速效K相对缺乏,尤其是全P、全K,土壤养分库综合指数介于1.87-9.32之间,排序为:农用旱地(9.32)水田(4.29)石栎+青冈天然次生林(3.35)毛竹林(2.89)杉木人工林(2.50)苗圃(1.87)。无论是整个研究区还是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及其与土壤pH之间的相关性不完全一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全N、水解N含量与全P、有效P、速效K含量之间,有效P含量与速效K含量之间多表现协同耦合作用,而全N、全P含量与全K含量之间多表现为颉抗作用。(3)4种土壤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递减,但不同酶活性递减幅度不同,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异较小,脲酶、蔗糖酶活性变异较大。毛竹林4种土壤酶活性(除0-15cm土层脲酶活性外)均为最高,石栎+青冈天然次生林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外,其它3种酶活性也较高,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影响较小,对脲酶、蔗糖酶活性影响较大;天然次生林转变为杉木人工林、农用地后土壤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毛竹林适度耕作和施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土壤酶活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节律差异最为明显,过氧化氢酶活性也有所不同,脲酶活性均表现为“单峰曲线型”,但峰值大小和出现时间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异,蔗糖酶活性基本一致。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影响明显,对蔗糖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影响不明显,仅改变了蔗糖酶活性的波动幅度;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pH、N、P、K含量显著相关,说明湘中丘陵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循环和能量转化关系密切,可用以指示该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的演变特征。(4)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SOCD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0-30cm土层SOCD由高至低排序为:石栎+青冈天然次生林(85.08t/hrn2)杉木人工林(72.98t/hm2)毛竹林(65,69t/hm2)水田(64.72t/hm2)农用旱地(54.28t/hm2)苗圃地(40.94-hm2)。土壤TOC、Cmic、DOC、ROC、MOC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石栎+青冈天然次生林、杉木人工林、毛竹林尤为明显;与石栎+青冈天然次生林相比,杉木人工林、毛竹林、苗圃、农用旱地、水田SOC、Cmic(除毛竹林、水田外)、DOC、 ROC、MOC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苗圃、农用早地下降幅度较大,其次是水田、杉木人工林,毛竹林下降幅度较小,表明天然次生林转变为人工林、农用地后土壤SOC库各组分明显下降,其中ROC、MOC含量下降较为明显。石栎+青冈天然次生林、杉木人工林、毛竹林各土层TOC、Cmic含量季节变化明显,均呈现“夏高冬低型”,苗圃、农用早地各土层TOC、Cmic含量季节之间差异不明显,水田各土层TOC、Cmic含量季节变化明显,但苗圃、农用旱地、水田各土层TOC、Cmic含量季节变化节律各不相同,也与石栎+青冈天然次生林、杉木人工林、毛竹林土壤TOC、Cmic含量季节变化不同;6种土地利用方式各土层DOC、ROC含量季节变化明显且基本一致,各土层MOC含量季节变化明显,与土壤Cmic含量季节变化基本一致,季节动态节律及峰值出现时间、大小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异,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TOC、Cmic、MOC含量季节动态影响明显,但对DOC、ROC含量季节变化影响不明显。水田土壤微生物商在5.38%~5.59%之间,其它5种土地利用方式在2.26%-3.38%之间,以水田最高,其次是毛竹林,农用旱地或苗圃最低;0-15cm土层DOC分配比例在2.18%-2.86%之间,15-30cm土层在2.50%-2.95%之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各土层DOC分配比例从高至低的排序与土壤TOC含量的排序恰好相反;土壤ROC的分配比例在21.02%-32.54%之间,各土层ROC的分配比例排序基本为:水田石栎+青冈天然次生林毛竹林农用旱地苗圃杉木人工林,且前三者与后三者间差异极显著或显著;各土层MOC的分配比例在0.27%~0.47%之间,大小依次为:苗圃农用旱地水田毛竹林青冈+石栎天然次生林杉木人工林。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的分配比例影响明显,但影响程度不同。湘中丘陵区0-30cm土层Cmic周转率为0.50-1.90(1/年)之间,周转时间在0.55-2.14年之间,水田Cmic周转率最高,周转时间最短,流通量(达292.96 g/m2·a)最大,而苗圃、农用旱地周转率最低,周转时间最长,流通量(分别为24.81 g/m2-a和30.17g/m2·a)最低,表明水田在SOC含量较低情况下,加快土壤Cmic周转速度,加大其流通量,以固持更多养分和促进养分矿化,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更充分养分,而石栎+青冈天然次生林土壤Cmic周转率较低,维持较高的微生物现存量且变化平缓,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和养分固定。与石栎+青冈天然次生林相比,水田、毛竹林、杉木人工林、农用旱地、苗圃0-15cm土层碳库管理指数依次下降了18.37%、20.89%、44.05%、51.53%和66.63%,15-30cm土层依次下降了11.61%、9.14%、40.00%、48.58%、59.33%,表明天然次生林转变为杉木人工林、毛竹林或农用地后均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尤其是表土层。(5)无论是整个研究区还是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mic、DOC、ROC、MOC含量两两之间及其与土壤TOC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其中ROC、MOC含量与TOC含量的相关系数普遍高于Cmic、DOC含量与TOC含量的相关系数;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与全N、水解N、全P含量、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与全K、有效P、速效K含量间的相关性较弱,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mic、DOC、ROC、MOC均可作为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重要组分,其含量的变化均将会导致土壤TOC含量的变化,其中ROC、MOC含量具有较强指示作用,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导致土壤TOC、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变化,是引起土壤肥力变化的重要原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pH、自然含水率对土壤碳库各组分含量的影响不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TOC、Cmic、DOC、ROC、MOC、全N、水解N、有效P含量、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间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表明农业或林业经营管理方式下土壤碳库及碳库管理指数差异显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能全面反映不同经营措施对土壤碳库和土壤肥力的影响。天然次生林转变为杉木人工林、毛竹林、苗圃和农用地后,SOC量和质降低,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土壤肥力也随之下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71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兵;阮宏华;唐燕飞;何容;;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动态变化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徐秋芳,姜培坤,沈泉;灌木林与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库的比较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王清奎;汪思龙;冯宗炜;;杉木纯林与常绿阔叶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比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王春梅;刘艳红;邵彬;赵景刚;;量化退耕还林后土壤碳变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耿玉清;余新晓;岳永杰;李金海;张国桢;刘松;;北京山地针叶林与阔叶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6 王月容;周金星;周志翔;孙启祥;;洞庭湖退田还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库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6期

7 张金波;宋长春;杨文燕;;沼泽湿地垦殖对土壤碳动态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6年03期

8 孔祥斌,张凤荣,齐伟,徐艳;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J];地理学报;2003年03期

9 罗格平,许文强,陈曦;天山北坡绿洲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特性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5年05期

10 曹建华,潘根兴,袁道先;不同植物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淋失的影响及岩溶效应[J];第四纪研究;200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荣;长期施肥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2 刘颖;黑龙江省黑土不同形态有机碳变化特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红侠,耿明;低分子有机酸对土壤氟吸附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杨力,于淑芳,宋国菡,张民,丁光国;山东高产粮田腐殖质组成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1期

3 董晓霞,郭洪海,孔令安;滨海盐渍地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4 蒋庆功,万广华,李涛;蔬菜主产区耕地管理与质量状况调查[J];山东农业科学;2003年06期

5 孟庆华;李根英;王吉光;王刚;张延亮;;山东褐土高产农田的供磷特性[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6 陈建美;蔡葵;赵征宇;柳伟英;;地膜覆盖对青花菜吸肥特性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7 葛晓轩;孟庆华;李根英;;泰安、威海棕壤高产农田的供磷特性[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8 江丽华;刘兆辉;张文君;陈清;郑福丽;王梅;林海涛;;高产条件下大葱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9 王月明;孙万刚;李红梅;江丽华;;山东寿光日光温室土壤有效钾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10 王月明;李红梅;董建恩;郑福丽;江丽华;;石油污染物对小白菜生物量、生理指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春艳;陶乐明;刘枫;赵俊兰;;安徽沿江地区水稻施钾效应研究[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土壤碳汇能力衰退的生物炭修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3 ;Ecological Prediction Model of Soil Erosion in Small Watershed Based on GIS[A];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from Cross-strait Environment & Resources and 2nd Representative Conference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Society[C];2010年

4 揣小伟;黄贤金;郑泽庆;王婉晶;;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同斌;刘更另;;湘南砷毒区土壤环境中的砷及其对食物链的影响[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6 吕成群;黄宝灵;张明慧;秦武明;李志先;韦立秀;;桉树×相思树混交与纯林土壤微生物区系比较[A];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姜发艳;孙辉;林波;刘庆;;川西亚高山不同阶段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初步研究[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淮宗安;李惠萍;张晓梅;;黄土高原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效益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9 蔡利华;奉文贵;贡万辉;;农化分析中容量分析计算方法的剖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10 李文航;龚建华;刘慧平;;VGE支持下水土保持研究和应用初探[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鱼小军;牦牛粪维系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健康的作用机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焦婷;温性荒漠草原放牧利用退化草地生态系统营养动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杨江山;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忠华;喀斯特森林植被种群生态学与群落稳定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祯;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土壤水分信息的提取与处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娜;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可行性研究及框架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王宏;毛竹林生态型模式施肥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高艳鹏;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树种人工林密度效应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郑光辉;江苏部分地区土壤属性高光谱定量估算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赖力;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琼;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蔡东;鄂南棕红壤区施用石灰对桃园土壤和树体营养的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杨家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规律研究及防治对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程艳辉;红壤区坡面径流调控关键技术与模式的适用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乐丽鑫;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吴珊珊;合肥环城公园不同群落类型碳贮量特点[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红娟;抗生素菌渣堆肥化处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文俊玲;氮、钾、有机肥配施对越冬茬黄瓜生长发育及土壤环境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尧;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田慎重;耕作方式及其转变对麦玉两熟农田土壤CH_4、N_2O排放和固碳能力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鹏程;;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2 石玲;戴万宏;;淮北淤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3 王根绪,马海燕,王一博,常娟;黑河流域中游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J];冰川冻土;2003年04期

4 张洪江;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综述[J];北京林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5 徐秋芳,姜培坤,沈泉;灌木林与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库的比较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王春梅;刘艳红;邵彬;赵景刚;;量化退耕还林后土壤碳变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7 邱仁辉,杨玉盛,俞新妥;不同栽植代数杉木林土壤结构特性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刘善江;秸秆配施不同氮量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J];北京农业科学;1992年02期

9 吴建国;艾丽;朱高;田自强;苌伟;;祁连山北坡云杉林和草甸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影响因素[J];草地学报;2007年01期

10 王兵;刘国彬;薛萐;李占斌;李鹏;刘娴;;黄土丘陵区撂荒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阳兵;重庆市典型岩溶山地生态退化机理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齐志勇;不同培肥模式对土壤呼吸和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2 李灵;不同退化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动态[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登明,孟庆阁,李志恒;赤峰地区退化土地利用方式与生产力[J];内蒙古林业科技;1998年S1期

2 郑袁明,陈同斌,郑国砥,陈煌,罗金发,吴泓涛,周建利;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铜积累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5期

3 郑袁明;宋波;陈同斌;郑国砥;黄泽春;;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锌的积累及其污染风险[J];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01期

4 周学峰;赵睿;李媛媛;陈小勇;;围垦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长江口滩地土壤粒径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年10期

5 赵锦梅;张德罡;刘长仲;徐长林;;祁连山东段高寒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2年02期

6 王国兵;赵小龙;王明慧;阮宏华;徐长柏;徐亚明;;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易氧化碳含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4期

7 李生;任华东;姚小华;张守攻;;土地利用方式对喀斯特地区环境小气候日动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02期

8 杨珊;何寻阳;苏以荣;张伟;王克林;;岩性和土地利用方式对桂西北喀斯特土壤肥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06期

9 钟春棋;曾从盛;仝川;;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闽江口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0年04期

10 贡璐;张雪妮;吕光辉;韩丽;;塔里木河上游典型绿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评价[J];资源科学;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杉;胡荣桂;聂文婷;;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廖燕;朱君君;孙振钧;王冲;张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蚯蚓种群特征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3 徐华勤;章家恩;冯丽芳;全国明;毛丹娟;孟磊;;微生物商对华南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不同土壤类型的响应[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海春兴;赵烨;陈志凡;赵芳敏;;河北坝上东南端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可蚀性研究——以河北丰宁县大滩乡三道河为例[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吴祥云;张丹丹;李海燕;;辽西地区朝代小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甄莉娜;张英俊;;农牧交错带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及剖面分布特征[A];2012第二届中国草业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范君华;刘明;;塔里木极端干旱区5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酶活性的影响[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甄晓君;傅瓦利;贾红杰;段正锋;杜富芝;;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中梁山岩溶区为例[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9 李强;刘毅华;;低碳经济与农村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思考[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10 李强;刘毅华;;低碳经济与农村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思考[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副市长 邓庆忠;[N];惠州日报;2014年

2 本报评论员;[N];深圳特区报;2006年

3 记者 肖姗 韦铭;[N];南京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李丽颖;[N];农民日报;2013年

5 记者 胡志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6 韩永先;[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7 记者 冯培丽 通讯员 贺楚华 任志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8 记者 杨应奇 通讯员 杨丁丁;[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9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王勇;[N];宁波日报;2011年

10 市长 邵占维;[N];杭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仕吉;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及碳库特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2 贾韦德;[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王莹;围湖造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赵锦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5 赵锦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晓亮;藏东南地区海拔和土地利用方式对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7 何冬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结构及矿化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8 张玉革;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潮棕壤营养元素剖面分布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5年

9 刘讯;半干旱黄土高原不同植被恢复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养分和水分的动态变化[D];兰州大学;2009年

10 程存刚;渤海湾北部苹果园土壤系统有机化过程的动力因素研究与优化[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楠楠;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宁夏荒漠草原区土壤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5年

2 毛琴;岩溶槽谷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效益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姜涛;辽宁省西北部风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固沙改土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祝滔;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5 宋敏;喀斯特峰丛洼地坡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空间异质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6 张慧;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固碳减排潜力分析[D];西南大学;2011年

7 江淼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降雨特性的关系[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8 宋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磷素肥力特征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9 李菁;陕北南泥湾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形态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沈艳;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碳形态特征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及碳库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9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59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d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