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基于农户视角的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绩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7 20:48

  本文关键词:基于农户视角的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绩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年

基于农户视角的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绩效研究

荣庆娇  

【摘要】:林业产业在我国国民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制约着林区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集体林区普遍存在权责模糊,经营机制欠缺,各阶层利益分配不均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抑制了农户经营林业的积极性,降低了农户的林业收益,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于2008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截至目前,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实施了十余载,其实施效果如何?是否激励了农民积极从事林业经营?是否调整了农户对林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是否实现了农民增加林业收入的目标等一系列问题亟待研究。因此,从农户层面对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通过对新一轮集体林产权制度绩效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为进一步推进集体林产权制度及相关配套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和问题,本文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为研究对象,运用产权、制度、产权制度等经济学理论,结合第一手调研数据,采用DEA分析方法、联立方程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SFA),构建了以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生产效率和收入为核心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框架,并分别分析和测度了集体林改后对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生产效率和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最终为完善和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有效且现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集体林改在农户生产要素投入方面的绩效研究发现实施集体林改对样本农户生产要素投入产生了显著影响,主体改革使农户获得更多的林地,促使样本农户把劳动力和生产费用投入到林业生产之中。但主体改革时间越长投入到林业的劳动力呈现衰减趋势。森林保险、造林补贴、林权抵押贷款和采伐指标获得程度则对林地面积、劳动力和生产费用投入呈现出各异格局。第二,集体林改在农户生产效率方面的绩效研究发现样本农户总收入和农业收入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受技术效率的影响;样本农户总收入和农业收入技术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集体林改主体改革对样本农户总收入和农业收入全要素生产效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集体林改主体改革对样本农户总收入和农业收入纯技术效率影响较大;林业税费、造林补贴及天保工程对样本农户总收入和农业收入全要素生产效率有显著的影响。第三,集体林改在农户收入及其结构方面的绩效研究发现实施集体林改后,样本农户的林业收入、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提高;集体林改对不同案例县样本农户的各项收入贡献值比重有显著性差异;集体林改对农业收入比重影响高于非农收入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6.20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良震;支玲;齐新民;;天保工程区农户林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以重庆武隆县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卫民,任恒祺;论南方集体林区的林业投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3 贺东航;朱冬亮;;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村级民主发展的影响——兼论新集体林改中的群体决策失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6期

4 朱冬亮;贺东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升值因素分析:对福建林改的思考[J];东南学术;2007年03期

5 范玲燕;;农户参与森林保险意愿分析——以福建省顺昌县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6 张道卫;为什么中国的许多林地不长树?[J];管理世界;2001年03期

7 茅于轼,唐杰;商品林业发展中的产权和税费问题[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8 刘璨;;我国南方集体林区主要林业制度安排及绩效分析[J];管理世界;2005年09期

9 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8期

10 张新光;;建国以来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及政策绩效评价——以大别山区的河南省新县为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长达;完善我国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王兆君;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3 冷慧卿;我国森林火灾风险评估与保险费率厘定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正;南平市集体林产权改革成效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绍光;孙倩倩;刘国顺;;农户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2 张梅;;耕地承包制度与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以福建为例[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3 杨苏;;合肥经济圈高技术产业R&D效率比较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4 乔永平;聂影;曾华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8期

5 陈乐群;谢志忠;;林地产权制度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0期

6 肖泽忱;布仁仓;胡远满;邰姗姗;张妍;;不同主体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认知差异的实证分析——以辽宁省林业工作人员和林农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7期

7 李云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8 李娅;姜春前;严成;邱水文;黄选瑞;;南方集体林区林权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9 韩锁昌;王兵;侯军岐;;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10 詹和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实证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彦波;;征地工作与舟山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何一鸣;罗必良;;中国农地产权管制放松的制度效应:假说及其验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陶然;汪晖;黄璐;;二轮承包后的中国农村土地行政性调整——典型事实、农民反应与政策含义[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4 王辉;荣幸;;加入风险因素的我国寿险公司效率研究——DEA与经济资本方法[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5 张青山;张昭杰;;企业生产系统效率评价的DEA方法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梁慧贤;简俭敏;江淮安;于艺海;;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跨国并购及其效率影响[A];“中国入世10周年——全面开放与走向国际的中国银行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胡凯;;论法经济学的两条研究路径[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韩松;焦文龙;;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陈志芬;邢涛;尤秋菊;朱伟;;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便利性评价[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段一群;;国内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与实证测度[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林;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方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雷;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赵富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周斌;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杨云;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昕宇;农民视角下的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熊成喜;水库移民安置区土地流转规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勇刚;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效率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胡柳;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及其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惊涛;基于DEA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李诚;煤炭企业安全经济模型建立与投资决策[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项磊;农区防护林产权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康晓瑜;农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10 陈瑶;契约型高校后勤的绩效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高岚;;林业合作组织筹资渠道分析[J];安徽林业科技;2006年04期

2 何平;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3 郑龙真;史清华;;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4 聂强;;不对称信息下的地方干预与超限额采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5 贺永波;杨丽霞;;森林保险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6 林毅夫 ,胡庄君;中国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民的制度选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7 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J];节能与环保;2005年06期

8 陈晓倩,陈建成,田明华,陈伟;森林资源资产投入产出纳入市场体系难点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陈晓倩;可持续生态林业融资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田明华;对林业税费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屈红国;;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黄伟纲;;建立林业保险制度的思考[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裁 吴焰 参与者:中国人保集团 降彩石 盛和泰 平曼 张巍 顾伟;[N];中国保险报;2009年

2 徐向勇;[N];中国保险报;2011年

3 ;[N];中国保险报;2011年

4 胡丽娟;[N];科技日报;2010年

5 记者 贡佳萍;[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6 国家林业局;[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7 郭丽萍;[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新;我国政策主导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华丽;基于风险区划的中国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谢和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林农合作组织形式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靳相木;中国农地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5 程云行;南方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6 邓国取;中国农业巨灾保险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高彦彬;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8 谢屹;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地林木流转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陈念东;私有林补贴制度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10 石焱;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保险事业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漱玉;中国农业保险立法中政府角色的定位[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蒋丽斌;湖南省政策性森林保险机制探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袁榕;林改后林农扩大林业经营规模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钟艳;中国集体林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蔡文瑜;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组织结构及其模式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张亮亮;人保财险公司绩效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黄宇峰;江苏省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杨菊红;森林保险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黄祖梅;森林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中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集体林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集体林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04年07期

2 张红霄;张敏新;;我国集体林产权内容的法律界定[J];林业经济;2006年11期

3 杨春玲;;云南省集体林林权制度现状及改革刍议[J];林业调查规划;2006年05期

4 季泓;聂大海;;当前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农业展望;2007年02期

5 刘璨;吕金芝;杨燕南;王礼权;刘苇萍;;中国集体林制度变迁新进展研究[J];林业经济;2008年05期

6 梁霁;翟印礼;黄烈亚;;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动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8期

7 杨恬;梁川;李贤忠;王愉;;云南省集体林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8年06期

8 田洪科;闵治政;;现有集体林存在的经营管理形式[J];中国林业;2008年05期

9 金银亮;;关于南方集体林内部各方的博弈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9期

10 赵鸭桥;张伏全;李维锦;胡晶;;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中集体林权属问题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晓燕;翟印礼;;辽宁省集体林产权改革300户林农的调查报告[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2 郝福财;翟佳;吴普侠;;陕北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现状及对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科技支撑论文集[C];2009年

3 张红霄;张敏新;;我国集体林产权内容的法律界定[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4 逄树本;刘利有;林子清;苏文宏;;关于集体林(私有林)采伐限额管理方面的几点思考[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中华 李美霞 徐琳;[N];湘潭日报;2009年

2 见习记者 祁玉洁;[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世甫;[N];通辽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朱莉华;[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苑铁军 李兰丽 本报通讯员 章薇;[N];中国绿色时报;2014年

6 记者 王佳纯;[N];中国绿色时报;2014年

7 钱文胜 张洪生 刘丽艳;[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王勇 关超 记者 高靖峰;[N];锦州日报;2007年

9 记者 陈卫;[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10 记者 赵侠;[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斌;福建省邵武市集体林产权改革绩效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2 荣庆娇;基于农户视角的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绩效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小强;我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效果的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永恒;铜川集体林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钟艳;中国集体林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刘欣;农村集体林投融资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娟;中国集体林森林保险业的市场开发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郑盛文;林权改革对集体林可持续经营影响的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6 张正;南平市集体林产权改革成效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金巍;我国集体林林地产权制度建设的研究[D];西南林学院;2007年

8 张俊清;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下林农对不同林种的投入行为意愿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9 黎录松;基于林业要素市场的林改影响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10 李向丹;我国集体林改“产权明晰”进程中的法律问题[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农户视角的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绩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7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67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6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