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我院果树系举办专家面对面系列学术交流(二)

发布时间:2016-11-24 17:38

  本文关键词:柑橘不同砧穗组合及砧木硼效率差异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我院果树系举办专家面对面系列学术交流(二)

发布日期:2016-05-31      浏览次数:     作者:徐 炎 管清美 刘翠华     来源:果树系

  5月27日下午,我院果树系举办本年度第二场专家面对面系列学术交流活动。邀请果树系韩明玉教授、文颖强教授和王南南博士,分别围绕“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模式解析与思考”、“中国野生葡萄与白粉菌互作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和“柑橘不同砧穗组合及砧木硼效率差异的研究”作了精彩学术报告。果树系全体教师及研究生听取了报告会。

  韩明玉教授长期扎根西部,立足实践,围绕苹果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重大科学问题,带领农业部“黄土高原苹果发育生物学与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创新团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着力解决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苹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次报告中韩明玉教授从世界苹果栽培制度的变革和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产生的背景、新模式的理念、关键技术、优点及我国发展矮砧集约栽培模式的思考等方面做了系统讲解;阐述了我国苹果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与会师生从韩明玉教授报告中不仅学习了苹果栽培模式变革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在果树产业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学习了他勤奋治学和追求卓越的学术思想。

  文颖强教授是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固定研究人员,中国园艺学会会员。2007年11月至2010年9月,受首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资助,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开展植物抗病的分子机理博士联合培养合作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发表在The Plant Cell等植物领域顶尖期刊上。他学成回国后带领研究生主要从事葡萄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获得我院2015年度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获得2015年国家奖学金和我院“卓越基金”创新奖一等奖。文颖强教授研究方向明确,思路清晰;研究工作系统扎实,从中国野生葡萄与白粉菌互作的细胞生物学入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揭示中国野生葡萄抗白粉病机理,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

  王南南博士,2015年6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攻读我校果树学师资博士后。来校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果树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取得较好的研究结果,在Scientia Horticulturae,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Trees-Structure and Function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王南南博士系统阐述了柑橘不同砧穗组合及砧木硼利用效率差异机理,对研究北方其它果树砧穗互作机理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和方法。

  果树系开展专家面对面系列学术报告活动旨在活跃系内学术氛围,加强团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开拓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视野,宣传果树系专家教授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与成果,让更多学生走进和了解他们的科研活动,,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加入他们的研究团队。

我院果树系举办专家面对面系列学术交流(二)

我院果树系举办专家面对面系列学术交流(二)

我院果树系举办专家面对面系列学术交流(二)

我院果树系举办专家面对面系列学术交流(二)

 


  本文关键词:柑橘不同砧穗组合及砧木硼效率差异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1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91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1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