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低温胁迫下番茄植株光合及呼吸代谢特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5 13:25

  本文关键词:低温胁迫下番茄植株光合及呼吸代谢特性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农业大学》 2015年

低温胁迫下番茄植株光合及呼吸代谢特性的研究

隽加香  

【摘要】: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原产于南美洲,是一种世界性的蔬菜作物,在我国大面积栽培,在生产上常常受到低温影响而使植株的生长发育迟缓和果实品质下降。特别是在北方露地和设施早春栽培中番茄苗期经常遇到低温,给番茄生产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番茄冷害已经成为当今关注的一个话题,现今已经有很多学者对番茄低温逆境生理及其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低温胁迫后光合代谢和呼吸代谢产物变化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有必要对低温、光合、呼吸三者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以番茄为试材,对18份不同来源的番茄品种(系)材料进行苗期的抗冷性鉴定,在8℃/5℃(昼/夜)低温胁迫5d后测定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筛选出强耐冷型品种‘正旺’和冷敏感型品种‘秀光’,并且利用指标之间的增幅、降幅百分率差异性分析来作为鉴定番茄低温伤害和耐冷能力的方法,同时对与番茄低温伤害有关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正旺’和‘秀光’四叶一心时的功能叶片为试材,再经过不同温度(25℃/15℃、20℃/12℃、15℃/9℃、12℃/6℃)不同时间(0d、2d、4d、6d、8d、10d)处理后测定光合作用、光呼吸及呼吸作用等与低温有关的指标,观察各指标与番茄耐冷性的关系,利用相关的光呼吸和暗呼吸抑制剂(光呼吸抑制剂:硫酸氢钠,呼吸抑制剂:鱼藤酮)喷施在番茄叶面上,测定与低温相关指标。利用透射电镜12℃/6℃处理0d、2d、4d、6d、8d、10d后观察光合作用代谢部分中叶绿体和呼吸作用中线粒体结构变化,深入研究了不同耐冷性番茄品种在低温下的光合及呼吸代谢变化规律,探讨低温胁迫下番茄光合及呼吸代谢的共同响应及其功能,了解低温胁迫中光呼吸、暗呼吸与植株低温伤害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初步阐明低温胁迫下植株体内活性氧产生机制。研究结果可丰富设施蔬菜作物及植物逆境生理理论,可为番茄耐冷性栽培提供有益的材料,可为番茄耐冷性品种选育提供有用的生理生化指标,可为通过植株管理和栽培措施提高番茄植株耐冷性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蔬菜尤其是设施蔬菜可持续优质、高效生产和周年供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生产实际意义,通过本试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利用番茄苗期冷害指数鉴定出三类不同耐冷型材料:冷害指数小于0.15的6、4、7、10号为强耐冷型,其中6号番茄正旺最耐冷;冷害指数大于2.0的17、12号材料为冷敏感型,其中12号秀光最不耐冷;冷害指数在0.2-2.0之间的材料即其他12份材料为弱耐冷型。低温胁迫后,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得出:冷害指数与相对电导率、VC含量、根系活力、丙二醛之间的冷害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冷害指数与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CAT、POD冷害能力呈显著性负相关。因此相对电导率、VC含量、根系活力、丙二醛可以作为冷害的鉴定指标,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CAT、POD可以作为耐冷能力的鉴定指标。12℃/6℃处理0d、2d、4d、6d、8d、10d后利用透射电镜观察,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低温对光合作用的发生器官叶绿体和呼吸作用的发生器官线粒体的结构损伤严重,电镜观察发现细胞内部组分发生了变化:使叶绿体弯曲膨胀变形,加快了对叶绿体内部结构的伤害;嗜锇滴排列不均、淀粉粒拉长变形,松散不规则;线粒体分布不均匀,排列紊乱,脊部松散。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光合速率和光呼吸速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Rubisco含量和相对活性都降低,并减弱了光合作用过程中应用的电子流比例,使得光呼吸的过程减弱;同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光呼吸的产物乙醇酸含量增高,乙醛酸的含量降低。利用呼吸抑制剂(100 mg/L亚硫酸氢钠)处理后,乙醛酸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通过电镜观察到叶片功能器官产生损伤;在叶片喷施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氢钠后光呼吸的下游产物乙醛酸含量减少。低温胁迫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呼吸代谢相关指标中呼吸速率受到影响,秀光的总呼吸速率在低温胁迫2d时高于正旺总呼吸速率,两个品种的色素呼吸速率与总呼吸速率变化规律一致,都是在2d时呈现升高而后急剧降低的趋势,但是始终在对照组以上,抗氰呼吸速率与二者变化趋势不同。线粒体蛋白质的含量在20/12℃、15/9℃时与二者变化趋势相似,而在12/6℃处理时与抗氰呼吸速率变化趋势一致;在呼吸速率下降的同时,NADH含量增加,NAD+含量减少,导致线粒体的电子水平降低,降低了氧化还原能力。同时也限制了三羧酸循环的功能,三羧酸循环的关键产物柠檬酸的含量在低温胁迫的条件下含量降低,其下游产物乌头酸酶活性也显著降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低温对线粒体结构产生损伤严重。利用100 mg/L呼吸抑制剂鱼藤酮在低温胁迫后,两个番茄品种总的呼吸速率随着处理的时间呈现下降的变化;在未加入抑制剂组低温处理时,总的呼吸速率有急速的上升过程,可能是与实时的植株对低温应激的响应,低温处理10d下降到低点。不同温度处理则表现为温度越低,胁迫能力越强,此时表现的呼吸作用也强烈。不同的低温喷施鱼藤酮之后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番茄叶片中的NAD+随着处理时间的变长,与单独的低温处理组相比较,含量出现下降,NADH含量出现上升。不同耐冷型品种表现不同,正旺的变化较小,秀光的变化较大。不同的温度处理后,12/6℃的处理NAD+的含量明显低于20/12℃和15/9℃处理,NADH的含量明显高于20/12℃和15/9℃,添加呼吸抑制剂后更加剧了NAD+减少和NADH含量的增加。低温胁迫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发现在番茄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受到抑制的情况下,光合作用中电子流的分配受到影响,阻碍了电子流在氧依赖的电子传递,进而造成活性氧的增多。在呼吸作用中,低温胁迫后由于NAD+和NADH比例而上升,造成活性氧的含量增多。同时在番茄在低温的胁迫下的代谢过程中,在番茄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受到抑制,光合作用产生的糖和淀粉的含量也随着积累,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后,交替呼吸的速率增加,可溶性转化酶的活性增加,加速蔗糖的分解与转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64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旭;张树彪;金梅;;RNA干扰在植物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7期

2 刘慧英,王祯丽,王玉华;不同品种辣椒种子发芽和苗期耐冷性差异的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3 王丽娟;李天来;齐红岩;赵明兴;郝文辉;;长期夜间亚低温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别之龙,刘佩瑛,李家标,尹佳烨;温度和光强对辣椒生殖器官脱落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5 李建龙,晏笳,蒋平,朱明;亚热带主要草坪草抗性生理研究进展[J];中国草地;2002年04期

6 任旭琴;缪旻珉;陈晓明;曹碚生;;低温逆境下辣椒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响应[J];中国蔬菜;2007年03期

7 杜永臣;弱光对番茄生育的影响[J];中国蔬菜;1996年06期

8 邓令毅,王洪春;葡萄的膜脂和脂肪酸组分与抗寒性关系的研究[J];植物生理学报;1982年03期

9 简令成;生物膜与植物寒害和抗寒性的关系[J];植物学通报;198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逯明辉;黄瓜耐冷生理机制、分子标记及相关基因分离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刁艳;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番茄幼苗生理指标及膜伤害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2 王孙婷;水稻OsPCF6与OsTCP21基因冷胁迫应答功能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曦;魏佑营;杨明凯;韩晓雨;武文珺;刘任源;;低温胁迫对野生辣椒和不同果型辣椒生化指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2 牛永强;高鹏;路来明;杨华;;草坪草的低温胁迫及抗寒性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3 彭金光;孙玉宏;师瑞红;谢国生;;10℃低温对西瓜幼苗耐性生理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0期

4 刘美琴;;基质栽培条件下温室番茄叶片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1期

5 李秋娜;梅曼;郭靖;;中华景天地上部分对自然降温的适应性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9期

6 霍建芳;;不同番茄品种果实性状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7 程孙亮;周宝利;马迎杰;;红果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动态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8 刘玉梅;;低温弱光胁迫对蔬菜作物光合生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9 姚立新;朱锐;马雯彦;续九如;;植物抗旱、抗寒性鉴定与生理生化机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10 刘荣梅;胡国富;魏琪;王文重;李凤兰;胡宝忠;;低温对转CBF3基因烟草叶绿体超微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荣富;王丽雪;梁艳荣;王国栋;张华;;葡萄抗寒生理的研究[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2 郁继华;张国斌;;低温弱光对辣椒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毛秀杰;武春成;魏毓棠;孙中峰;;不同光照下番茄果重的双列杂交遗传分析[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孙奇超;杨延杰;林多;;十字花科蔬菜抽薹开花研究进展[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刘栋;邢晓蕾;张晓磊;李雪梅;史宝胜;刘冬云;;金叶榆和白榆抗寒性比较[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 2009[C];2009年

6 郭金强;晋绿生;杨景辉;王进;杨举芳;;新疆石河子地区加工番茄里格尔87-5最适播期试验[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陈伟洲;许俊宾;吴文婷;姜红霞;朱建一;陆勤勤;;三种紫菜叶状体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A];热带海洋科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七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及摘要汇编[C];2013年

8 胡日生;曾中;李伟;戴杏华;吴震;;不同耐性烟草品种苗期叶片光合特性对低温胁迫的响应[A];中国烟草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明;杨树品系低温生理响应及相关差异蛋白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宋广树;东北地区玉米和水稻低温冷害诊断指标与远程决策管理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何文锦;灰木相思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寒胁迫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4 王晓黎;水杨酸对黄瓜幼苗碳代谢的调节机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5 江国良;枇杷在四川不同生态型区的生态适宜性及调控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6 高建杰;苹果两个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刘玉凤;番茄光合作用对低夜温及其恢复的响应机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8 赵凌侠;类番茄茄(Solanum lycopersicoides)遗传资源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9 王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耐低温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10 周蕴薇;翠南报春抗寒生理生态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曼曼;加工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果胶和糖积累特性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2 王玥;不同温度、包装及挤压处理对采后番茄品质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0年

3 罗雷;化学诱导番茄耐低温突变体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裴娇艳;番茄果实采后品质特性变化及预测模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黄芳;夜间温度对番茄生长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6 齐明芳;光照对番茄褐变型筋腐果发生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02年

7 吴正景;日光温室番茄应用树脂包膜尿素的肥效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8 孟凡娟;两种特殊果色番茄种质资源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9 王冬梅;番茄耐热性鉴定方法的研究及其种质资源的筛选鉴定[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10 韩素芹;甜椒穴盘育苗需肥指标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霞;罗世巧;段翠芳;曾日中;;高等植物转录因子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9期

2 马文月;植物冷害和抗冷性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3 岳丹;王有科;;杏树内源激素含量与抗寒性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4 杨佳明;司龙亭;闫世江;马志国;;黄瓜叶片内源激素含量与耐低温性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5 王主玉;申双和;;水稻低温冷害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6 任志华;李利平;王建雄;于永辉;;冷害对水稻发育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7期

7 朱政;蒋家月;江昌俊;李雯;;低温胁迫对茶树叶片SOD、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刘树森;膜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J];动物学报;1977年04期

9 姜晶;李天来;李伟;郭金妹;;乙酰水杨酸对番茄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6年04期

10 高媛;齐晓花;杨景华;张明方;;高等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研究[J];北方园艺;2007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静;番茄苗期低温下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2 马鸿艳;温室不同温度管理对黄瓜生长、产量及理化指标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燕;严建萍;谭湘陵;;低温胁迫下水稻幼根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基因表达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2 杨盛昌,谢潮添,张平,陈德海,丁印龙,廖启炓;低温胁迫下弓葵幼苗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J];园艺学报;2003年01期

3 杨德光;吴广霞;唐心龙;席景会;;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的分子反应机制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9年02期

4 王海燕;贡保东珠;李雨遥;阎侃;安黎哲;陈书燕;;发菜悬浮细胞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李晶,阎秀峰,祖元刚;低温胁迫下红松幼苗活性氧的产生及保护酶的变化[J];植物学报;2000年02期

6 邓化冰;车芳璐;肖应辉;唐文帮;盘毅;刘志贤;陈立云;;开花期低温胁迫对水稻花粉性状及剑叶理化特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1期

7 张勇;汤浩茹;罗娅;;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其分子改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8 张娟,徐坤,孙杰;番茄不同砧木材料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反应[J];西北农业学报;2004年02期

9 刘从霞;袁惠贞;冯晨静;杨建民;;低温胁迫下紫叶李不同器官渗透性物质变化[J];河北林业科技;2009年S1期

10 刘国强;吴锦程;朱颖;刘美琼;蔡小玲;陈丽平;;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顺平;汤章城;苏维埃;孙卫宁;;水稻响应低温胁迫的蛋白质组研究[A];2006中国植物细胞发育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春燕;应朝阳;林永生;徐国忠;;低温胁迫对杜兰花生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影响[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李春燕;应朝阳;林永生;叶花兰;郑向丽;徐国忠;;低温胁迫对度然花生质膜透性、可溶性蛋白质和保护酶系初步研究[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肖浏骏;刘蕾蕾;曹卫星;朱艳;;我国冬小麦主产区拔节后低温胁迫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谢顺赞;卢永奋;马春梅;;低温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对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A];科技与创新——广东园艺科技论文集(广东省园艺学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宇;林素英;黄志明;蔡宾宾;吴广俭;潘志萍;吴锦程;;枇杷幼果内源NO和JA对低温胁迫的响应[A];第六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林素英;黄志明;陈宇;吴晶晶;吴锦程;;NO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线粒体AsA-GSH循环代谢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黄志明;陈宇;吴晶晶;吴锦程;;NO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线粒体AsA-GSH循环代谢的影响[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吴毕莎;林素英;梁杰;黄志明;王彬;陈冬倩;康晓婷;潘志萍;吴广俭;吴锦程;;钙调素拮抗剂TFP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AsA-GSH循环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蔡肖;王兆晓;迟吉娜;甄军波;刘琳琳;黎洪慧;赵贵元;张香云;;低温胁迫条件下棉花幼苗叶片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A];中国棉花学会2014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康俊梅;低温胁迫下野牛草生理生化响应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2 隽加香;低温胁迫下番茄植株光合及呼吸代谢特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郭卫丽;辣椒对低温胁迫的响应与其低温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4 段明;低温胁迫下番茄类囊体膜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的表达和功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5 席景会;低温胁迫下拟南芥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佩艳;草酸处理对冷敏型果实采后冷害的缓解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低温胁迫下番茄植株光合及呼吸代谢特性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2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92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0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