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传统口腔护理与两种漱口液漱口效果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4-09-12 15:27
【摘要】 目的:应用市售漱口液漱口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比较性研究,评价市售A组漱口液、B组漱口液漱口与传统口腔护理的效果,用以指导临床实际,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和传统口腔护理组三组。A组患者用A漱口液,B组用B漱口液于患者置胃管后第2~3天行漱口口腔护理,传统口腔护理组用0.9生理盐水棉球口腔檫拭做传统口腔护理。观察各组口腔护理前后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口腔清洁度、口腔pH值、口腔气味、患者舒适度、护理用时、口腔护理并发症等指标变化。结果:(1) A、B组实施漱口后细菌培养菌落数较漱口前减少(A组t=7.079,p<0.01;B组t=14.54,p<0.01),而传统口腔护理组护理前后细菌培养没有变化(t=0.57,p=0.573)。A、B组与传统口腔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F=81.60, p<0.01)。(2)A、B组和传统口腔护理组对患者的口腔清洁、pH值、患者口腔气味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口腔护理清洁效果强于其它组(F=11.76,p<0.01)。(3)A、B组与传统口腔护理组舒适度比较没有差异。(4)传统口腔护理组护理用时明显高于A、B组(H=26.313,P<0.01)。(5)A、B组与传统口腔护理组均无口腔护理操作发症发生。结论:(1). A组、B组漱口液漱口护理效果明确。漱口与口腔擦拭一样均可达到清洁口腔、改善口腔气味的目的,还可改变口腔的酸性环境。(2). A组漱口液、B组漱口液漱口杀菌效果优于传统的口腔护理。(3).漱口方法简单、省时,舒适度与传统口腔护理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在病人有自理能力的情况下,用市售A、B漱口液漱口可替代部分病人传统口腔护理。
 
【关键词】 口腔护理; 擦拭法; 含漱法(漱口); 漱口液; 效果;

前 言

口腔擦拭是临床上使用最普遍的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但耗时,费力,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寻找简便、易行、效果可靠地的口腔护理方法成为临床护理工作者的共识。
近年来护理学者在口腔护理方面进行研究,突破了常规方法的局限性,但尚无证据说明哪一种口腔护理方法和口腔护理液是最理想的。有研究表明,漱口能使口腔湿润.清除大块残渣或分泌物,促进口腔的自洁作用;漱口液选择的报道多为处方漱口液,这些药液对口腔微生物的作用已被很多研究证实,使用市售非处方漱口液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则鲜有报道。
本文对 2013 年 3 月–9 月在辽宁省某医院普外科住院、留置胃肠引流患者 90人,应用市售漱口液漱口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比较性研究。通过漱口和传统口腔护理八项指标的观察,评价两种市售漱口液漱口与传统口腔护理的效果,以期寻找临床上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的口腔护理方法,以促进医院口腔护理工作的落实,提高临床基础护理质量。
..........................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口腔护理的意义
人体口腔中存有大量的正常和致病菌,当机体防御功能下降,口腔的致病菌会大量繁殖,导致口腔不洁甚至出现口腔或下呼吸道感染 口腔护理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结合相应的口腔护理用具,选择适当的口腔护理液,以达到清洁口腔 去除菌斑 防治口腔炎症 预防吸入性肺炎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因此口腔护理是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是保持患者口腔清洁 预防疾病的手段之一,口腔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基础护理的质量 
............................

1.2 口腔护理概述
口腔是一个温暖 湿润 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规则腔隙,口腔的温度 湿度及食物残渣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当机体处于疾病状态时,机体防御功能下降,并可能伴有因进食或饮水障碍等造成的自我口腔清洁下降,导致口腔内致病菌大量繁殖,引起口腔卫生不洁,甚至出现口腔局部炎症和溃疡等口腔疾病〔1〕 口腔护理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结合相应的口腔护理用具,选择适当的口腔护理液,以达到清洁口腔 去除菌斑 防治口腔炎症 预防吸入性肺炎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因此口腔护理是保持患者口腔清洁  预防疾病的手段之一,是临床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25 
2.1 研究对象 ............21 
2.1.1 入选标准 ............21 
2.1.2 排除标准............ 21 
2.2 研究方法 ............21-23 
2.2.1 研究分组方法 ............21 
2.2.2 口腔护理方法 .........21-22 
2.2.3 标本采集方法......... 22 
2.2.4 检测与观察方法 ..........22-23 
2.3 实验材料 ..............23 
2.4 统计分析............. 23-24 
2.5 质量控制 ..........24-25 
第3章 结果 ...........25-30 
3.1 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5 
3.2 细菌培养比较............. 25-26 
3.3 真菌培养比较 .............26-27 
3.4 口腔护理清洁度的比较 .............27 
3.5 口腔 pH 值变化的比较 .............27-28 
3.6 口腔气味变化的比较 ...............28 
3.7 患者舒适度的比较 ...............28-29 
3.8 护士操作时间的比较............ 29 
3.9 口腔护理并发症比较 ..............29-30 

第4章 讨论

口腔是一个温暖、湿润、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规则腔隙,口腔的温度、湿度及食物残渣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分,前借口裂与外界相通,后经咽峡与咽相续;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口腔的前壁为唇、侧壁为颊、顶为腭、口腔底为黏膜和肌等结构。生理条件下,口腔寄居着 10 多种细菌,菌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维持相互间的平衡状态。当机体处于疾病状态时,机体防御功能下降,并可能伴有因进食或饮水障碍等造成的自我口腔清洁下降,导致口腔内致病菌大量繁殖,引起口腔卫生不洁,甚至出现口腔局部炎症和溃疡等口腔疾病〔1〕。

结 论

本研究通过对 A 组、B 组漱口液漱口与传统口腔护理效果的对比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5.1 A组、B组漱口液漱口护理效果明确。漱口与口腔擦拭一样均可达到清洁口腔、改善口腔气味的目的,还可改变口腔的酸性环境。
5.2 A 组漱口液、B 组漱口液漱口杀菌效果优于传统的口腔护理。
5.3 漱口方法简单、省时,舒适度与传统口腔护理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在病人有自理能力的情况下 用市售漱口液 A 组、B 组漱口液漱口可替代部分病人传统口腔护理。
........................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8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8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2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