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基于瑞典尼克哈帕教学分析的历史与现世的叙述

发布时间:2014-09-13 14:56

【摘要】 在本文中笔者以蒂姆·赖斯的民族音乐学三维模式为理论立足点,对瑞典传统乐器尼克哈帕(Nyckelharpa)分别从历史构成、社会维护、个人体验和创造予以解读和诠释。笔者认为尼克哈帕的历史是由参与其制作、教学、演奏和欣赏等音乐行为的人共同构成的;而对尼克哈帕进行传承推广的社会维护又必须是多元多方位的;最为重要的是尼克哈帕音乐需要个人围绕传统不断进行体验和创造,从而形成一种动态的传统传承模式。通过以上诠释试图在论文第四章解读尼克哈帕在近两百年历史中经历了一系列“身份转变”。
 
【关键词】 瑞典; Nyckelharpa; 尼克哈帕; 历史构成; 社会维护; 个人体验和创造;

第一章尼克哈帕的历史、物质与音乐

 

根据蒂姆·赖斯对历史构成的阐释理论,研究尼克哈帕的历史、物质与音乐可以看成是对音乐变化或音乐史作历时的研究。下面将从尼克哈帕的历史着手,对乐器形制沿革和传统尼克哈帕音乐的变迁进行勾勒,以展示解释尼克哈帕的历史构成。

 

第一节乐器的形制沿革

 

目前最早的关于尼克哈帕的材料是1350年位于瑞典哥特兰岛的Kallunge教堂大门边儿上的浮雕,浮雕上雕刻的是两名演奏者正在演奏尼克哈帕(见图l)。

然而,尼克哈帕在演奏上是左手按动琴键,由琴键触弦,右手持弓拉奏,从乐器的形制上与法国六弦琴同属一类,所以,有人认为此乐器与法国的六弦琴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图2为法国六弦琴(Frenchfielle),图3为瑞典尼克哈帕。

目前最常见的尼克哈帕琴身呈长椭圆形,琴面张有16根弦,分为并列的四组,每组又含一根粗弦和三根细弦。四组中的四根粗弦中有3根旋律弦,1根低音弦,其余按键,12根细弦为共鸣弦。琴的指板上有3排共37个木质按键,演奏者左手按动按键触及琴弦发出不同音高。演奏者右手持短弓,左手按键。音域一般为3个八度,音色与小提琴音色相近,所不同的是多了共鸣琴弦的声音。

根据((尼克哈帕简史))(ABri断HIStoryoftheNyekelharPa),尼克哈帕在近600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了7种形制沿革③,分别为:中世纪尼克哈帕、有共鸣弦的尼克哈帕、持续音尼克哈帕、镀银尼克哈帕、两排按键的低音尼克哈帕、现代转调尼可哈帕,以及现代四排按键的尼克哈帕。在尼克哈帕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形制都构成了该乐器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阶段,在此阶段中,很多音乐家、提琴制作者等都为它的改进和改变做出了特有的贡献。下面根据《尼克哈帕简史》中的介绍,对部分章节进行编译,以勾勒出该乐器的发展线索。下面的所有图片均引自《尼克哈帕简史》。

1、中世纪的尼克哈帕

目前现存于世的有三把弥足珍贵的中世纪尼克哈帕,一把发现于瑞典Dalana省莫拉(Mora)镇,故称之为莫拉哈帕(MoraharPa,见图4),琴身上的制作年份标记为1526年,收藏于莫拉博物馆。

另一把发现于挪威的维夫森(vafsen),故称之为维夫森哈帕(VafsenharPa,见图5),收藏于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博物馆。

第三把发现于芬兰的伊瑟(Esse)市,称之为伊瑟哈帕(EsseharPa,见图6右边)。

比较这三把尼克哈帕类乐器可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比如都只有一排琴键,与现代的三排琴键不同。除此之外,以上的尼克哈帕均在琴弦的下方装有一排木质琴键,与琴键垂直处装有用来击弦的拨子:当一个琴键被按下时拨子会弹起拨动琴弦,而且还会在该琴弦的某一点上产生一个结点,以改变弦的有效振动弦长,产生所要预期达到的音高,与此同时,拨子又能拨动琴弦发音。因此,该乐器的发声原理不同于其他乐器。如小提琴是用手指按压琴把上的琴弦,在所按位置改变后有效弦长也随着改变,与此同时用琴弓拉奏,发出不同音高的音。此类尼克哈帕的发声原理和特点更接近于钢琴的击弦发声原理。莫拉哈帕的形状类似于琉特琴,而另两把的形状与现代的尼克哈帕相近似。由此可见琉特状的尼克哈帕制作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被另一种长方形状的同类乐器所取代了。笔者认为,乐器在被选择过程中,人的体质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因为北欧人种体型较为瘦高,比较适合演奏长方形状琴身的乐器。当今少数人会演奏这三种古老形制的尼克哈帕,如Hedningarna乐队的AnderSNorrude。

 

第二节传统乐曲介绍

传统的尼克哈帕乐曲以舞曲为主,主要运用场合是为音乐节或节假日的群众舞蹈担任伴奏。舞曲中最为典型的是波斯卡,是一种3拍子的舞曲,以自然大调居多,风格明朗热情、赋予动感。笔者通过采风调查、现场观察、以及曲谱分析,发现波斯卡含两种类型。在分析中,笔者受到赖斯征对三维模式进行四个层次阐释理论的影响,即人类科学的目标,人类;音乐学的目标,人类怎样创造音乐;生成过程,历史过程;社会维持;个人创造和体验;分析程序,音乐分析;行为分析,认知分析;

因此,在第一层次的分析中,笔者试图运用认知分析、行为分析、音乐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尼克哈帕的传统乐曲。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分析的思维与民族音乐学家梅利亚姆的观念、行为、音声的三重模式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其实质是解读和阐释“音乐的生成过程”。

第一类波斯卡舞曲是以连续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流动为主要特点,多采取三度模进、音阶跑句作为衔接,运用大三和弦的阿尔贝蒂低音或分解琶音的作曲手法。乐曲多为大调式,4小节构成一个乐句,曲子长度4到12个乐句不等。

这种快速明朗的器乐化舞曲风格盛行于19世纪。由于当时尼克哈帕处于一种发展期,即从仅能演奏单音旋律的乐曲发展到有了低音持续音和共鸣弦,并能演奏带有双音旋律的乐器,因此若干组单音群便可演奏成为了快速流动的十六分音符。但是乐器演奏者在制琴工艺发展到能演奏双音后又开始尝试在乐音中加进有和声色彩的音程,以八度音程为主,并伴有明亮的五度音程和饱满的六度音程。

一方面,音乐创作者在脑海中形成要依据新形制乐器和新功能而创作的观念,而且在创作行为上逐步得以实践,进而出现了不同以往的音声。另一方面,乐器制作者在欣赏音乐或接受演奏者建议反馈后不断地涌现出新的制作观念,无疑会在制作行为上起到变化,因而乐器自然会发生变异,产生不同的音声。这是音乐发展的一种自然过程,也是尼克哈帕音乐演进的自然过程。所以,我们看到了不同形制的尼克哈帕,在音乐作品上也显示出了不同的风格特征。



本文编号:8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8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a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