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文化教育学视域中的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研究(1945-1968)

发布时间:2024-01-24 19:45
  影响一个国家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具体的影响过程又是怎样的?这是政治教育国别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表明,对一个国家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其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产生这种教育理念的基本教育流派,而这种影响体现在具体时段的特定政治教育活动。本文就是要试图厘清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教育学流派——文化教育学对战后德国政治教育(1945-1968)的深刻影响,从而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二战以后,文化教育学派长期在德国教育界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个学派高度关注政治教育问题,形成了丰富的政治教育思想,并且在战后积极回应德国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因而对战后德国的政治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本研究试图对德国文化教育学的政治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文化教育学的政治教育思想体系——文化政治教育理论,并形成政治教育分析的文化教育学视域。再透过该视域,对德国在战后转型时期(1945年-1968年)的政治教育发展演化的过程(包含重大事件、理论变迁、实践举措等)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获得关于德国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本...

【文章页数】:14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基本概念辨析
        1.3.1 文化范畴及其教育意义
        1.3.2 文化教育学与文化政治教育
        1.3.4 德国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视角与核心问题
    1.4 选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一)文化教育学的政治教育思想研究
            (二)战后转型时期德国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三)政治学论著中的德国政治教育研究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采取的技术路线
        1.5.3 研究的创新点
        1.5.4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近代德国文化的特点及文化教育学的产生
    2.1 近代德国的文化两面性及洪堡教育改革
        2.1.1 容克专制的政治体制及其专制文化
        2.1.2 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及自由文化的借鉴
        2.1.3 洪堡教育改革
    2.2 魏玛共和国的文化调和与文化教育学的产生
        2.2.1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文化调和
        2.2.2 文化教育学的产生及对洪堡思想的发展
    2.3 战后德国的文化转型与文化政治教育
        2.3.1 纳粹时期的极权统治及专制文化
        2.3.2 战后德国的历史转型
        2.3.3 文化政治教育对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三章 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理论视域——文化政治教育的教育学基础及其体系构成
    3.1 文化政治教育的教育学基础
        3.1.1 “全人”教育学
        3.1.2 文化陶冶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3.1.3 文化陶冶的教育内容
        3.1.4 以理解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3.2 文化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
        3.2.1 文化之于教育的意义
        3.2.2 文化之于政治教育的作用
        3.2.3 文化教育学丰富的政治教育思想
    3.3 文化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构成
        3.3.1 文化政治教育的目标
        3.3.2 文化政治教育的内容
        3.3.3 文化政治教育的过程
        3.3.4 文化政治教育的方法
第四章 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主导思想——战后初期的问题及文化政治教育的复兴
    4.1 “教育重建”中的难题
        4.1.1 心有余悸
        4.1.2 纳粹之毒
        4.1.3 矫枉过正
    4.2 “再教育”运动的过程与启示
        4.2.1 “再教育”运动的过程
        4.2.2 “再教育”运动的问题与启示
    4.3 文化教育学的复兴
        4.3.1 文化教育学对政治教育问题的积极回应
        4.3.2 文化政治教育主导地位的形成
第五章 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实践举措——政治教育的任务及文化政治教育的对策
    5.1 战后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5.1.1 消除纳粹主义的思想影响
        5.1.2 培育宽容与妥协的民主精神
        5.1.3 防范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5.1.4 政治教育的文化对策
    5.2 消除纳粹主义的思想影响的主要途径
        5.2.1 以人文学科开展教育
        5.2.2 以文学作品进行熏陶
        5.2.3 以文化设施教育引导民众
        5.2.4 培养民众的独立判断能力
    5.3 培育民众宽容与妥协精神的主要对策
        5.3.1 宽容与妥协不容于“德意志精神”
        5.3.2 通过政治与生活的融合,对公民进行妥协精神教育
        5.3.3 利用宗教文化的熏陶,弘扬政治宽容与妥协精神
        5.3.4 强调公民的责任意识,培养宽容与妥协的民主精神
    5.4 防范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的主要举措
        5.4.1 依托学术研究和文学作品的方式,对社会主义极尽丑化之能事
        5.4.2 依靠对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体验,削弱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5.4.3 通过“共决制”开展阶级之间的对话,以实现阶级调和的根本目标
第六章 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多元发展——六十年代社会政治危机及文化政治教育的归宿
    6.1 战后政治教育论争及其对文化教育学的警示
        6.1.1 合作教育与文化政治教育争论的主要内容
        6.1.2 合作教育与文化政治教育争论的结果及其警示
    6.2 60年代学生运动的兴起及其对文化教育学的冲击
        6.2.1 60年代学生运动的过程及其指向
        6.2.2 60年代学生运动对文化教育学的冲击
    6.3 批判教育学的兴起与文化教育学的走向
        6.3.1 批判教育学的兴起
        6.3.2 批判的政治教育理论及其对政治教育新问题的回应
        6.3.3 文化教育学的最终归宿
结语 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保守主义的文化政治教育及其借鉴与启示
    7.1 文化政治教育是保守主义的政治教育
        7.1.1 保守主义的政治思想
        7.1.2 文化政治教育的保守主义属性
    7.2 保守主义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7.3 借鉴与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84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884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a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