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基于ArcGIS Server和Flex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管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6-11-16 22:34

  本文关键词:基于ArcGIS Server和Flex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管理系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林业大学》 2015年

基于ArcGIS Server和Flex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管理系统

袁野  

【摘要】:由于森林具有分布区域广、生长周期长、种类繁多、地形复杂等特征,传统的森林资源管理方法存在许多不足,如缺乏空间信息、实时性差、数据格式差异、无法传输共享等。因此,构建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对促进林业现代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合理、高效的系统设计思路,对数据集成、数据库建设和应用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的构建提供了一套先进可行的技术手段。搭建了一个基于互联网、可实现用户在线操作、林业数据统一管理、林业信息在线共享、提供属性数据分析与空间数据输出、提供生态功能服务与生长预估服务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管理系统。本文对WebGIS在森林资源管理系统上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理解开发软件的技术框架与工作原理后,通过对盘古林场森林资源管理现状与需求的分析,对系统的层次结构、功能目的及主要实现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设计。针对森林资源数据多源、异构的特点,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后存入数据库,方便数据管理、查询、更新与共享。配置系统开发环境,以ArcGIS Server为二次开发平台,采用B/S模式、REST架构、IIS为服务器、SQL Server 2008为数据库引擎、Flex为客户端开发工具对系统进行开发,发布后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可为用户提供以下服务:方便用户浏览和定位的基础功能;控制图层叠加与显示的图层控制功能;地图查询与数据库查询功能;专题服务与打印功能;浏览森林生态状况与查询各小班的森林生态功能指数;预测盘古林场10至50年(以10年为间隔期)的林分蓄积量、林分密度指数等因子,实现小班资源数据的动态预估与更新。该系统能够整合资源,实现林业信息的统一管理,为林业行业提供信息收集、发布与查询服务,能够实现森林资源信息快速传递和充分利用,真正做到森林资源的信息共享,实现森林资源可视化管理,提供林型分布、树种组成、土壤分布、立地条件、森林火灾等专题服务,可查询研究区内整体与局部的森林生态状况,可预估未来小班蓄积量、林分密度指数等因子。该系统为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和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及制定森林经营方案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757.2;S7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军;李洁;南立波;;GIS发展应用综述[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智;赵绍兵;王凯;贠建明;;基于RIA的WebGIS系统构建技术研究[J];测绘技术装备;2009年04期

2 张恒;刘群;于洋;;基于GIS和RS的林业资源管理系统设计[J];农业网络信息;2009年10期

3 杜纪山,唐守正,王洪良;天然林区小班森林资源数据的更新模型[J];林业科学;2000年02期

4 唐守正,冯益明,洪玲霞,杜纪山;PowerBulider下天然林森林资源数据更新设计与实现[J];林业科学研究;2000年04期

5 邓广,张旭,范东璞,杨彦臣,雷振宇,陈艳;WEBGIS和林业资源与生态信息共享系统[J];林业资源管理;2004年04期

6 张丽华;李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8年04期

7 陈小燕;陈东;陆淑娟;;Microsoft SQL Server的安全性探析[J];煤炭技术;2012年09期

8 舒清态,唐守正;国际森林资源监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2005年03期

9 王飞剑;罗义兵;郝香山;王文生;杨晓蓉;曾庆田;谢能付;;基于B/S结构的农业空间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年08期

10 余新晓,鲁绍伟,靳芳,陈丽华,饶良懿,陆贵巧;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05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颖慧;大兴安岭示范区数字林业应用技术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丹娃;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处理的解决方案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周龄;基于SuperMap IS.NET的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林琳;我国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建伟;田庆久;郑光;陆应城;;海南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价值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2 杨帆;张瑞桓;;灵宝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3 唐雪梦;陈理;吴树彪;;沼气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4 罗荣飞;;“3S”技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7期

5 刘林馨;刘传照;毛子军;;丰林世界生物圈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苏华;王云鹏;杨静学;陈永品;沈奎;马跃良;;广州市萝岗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空间评估[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1年02期

7 邓书斌;武红敢;江涛;;GIS辅助下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林型遥感分类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08年03期

8 赵春燕;李际平;王国华;李建军;;森林资源空间数据更新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J];测绘科学;2010年06期

9 铁牛;闫淑英;;兴安落叶松林林分健康评价研究——以杜香兴安落叶松林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张丰;熊小青;;基于客户端插件体系结构的RIAWebGIS框架原理和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君昂;油茶林健康经营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方江平;西藏原始林芝云杉林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庞丽;密云水源林造林规划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吴长伟;森林监护移动GIS及火灾扑救设备调度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国洪飞;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果和后续政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6 李玉堂;森林资源空间数据集成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王玉涛;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生态环境政策研究与案例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8 郝玉芬;山区型采煤废弃地生态修复及其生态服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丁访军;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10 武文婷;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霞;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经济社会影响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许善财;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林分结构动态及生物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谢磊;GIS支持下的福州市生态资产估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旭;基于RS&GIS的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毅川;郑州黄河滩地生态与景观重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赵桂平;森林资源结构调整的动态分析及预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华军;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李倩茹;冀北山地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典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孙哲;基于AJAX技术的森林资源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吴穹;秭归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铁英;面向森林经营的决策支持系统FMDSS[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2 武刚,卢泽洋,吕洪利;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基础建设——森林资源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冯秀兰,宋铁英,姚建新,杜京莎,蔡霞;基于GIS的集体林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吕洪利,武刚,卢泽洋;基于MAPINFO的森林资源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方陆明;我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网络系统解决方案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晓丽;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建及在高集约度林场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7 毕华兴,贺庆棠,朱金兆,吴斌;清水河流域防护林体系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8 郑小贤;德国、奥地利和法国的多目的森林资源监测述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9 杜纪山,唐守正;杉木林分断面积生长预估模型及其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10 谢岩;;基于SuperMap IS.NET的长春市防汛抗旱管理信息系统[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登举;[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孜予;国有林法律管理制度缺失与完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张美华;中国林业管理体制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3 王兆君;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4 刘春良;内蒙古国有林区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5 智长贵;基于航片的正射影像林相图制作及森林测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侯彦杰;国有森林资源法制化管理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邢红;中国国有林区管理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李红勋;西部大开发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9 刘东生;我国森林资源监督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姜雪梅;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2 庞丽峰;基于WebGIS省级林业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

3 陈莹;林业行政许可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4 曹兰芳;国有森工企业改制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杨君;我国森林资源产权制度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徐永飞;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吕伟兰;德国林务官制度及其经验借鉴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熊超;陕西国有森工企业绩效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9 高幸;中日国有林管理体制对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J];建筑人造板;2000年02期

2 郭凤林;加强监督 依法保护森林资源[J];内蒙古林业;2000年09期

3 程富海,计文学,李勇;浅谈森林资源的特征[J];林业科技情报;2002年04期

4 王年锁;试谈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山西林业;2003年01期

5 周秀梅;;浅谈保护森林资源共建绿色家园[J];民营科技;2012年01期

6 余芳;周应刚;;致富的新路子——浅谈发展森林资源的重要性[J];科技风;2012年13期

7 王春林;;森林资源减少的原因及增加森林资源的措施——以吉林省梨树县森林资源情况为例[J];生物技术世界;2013年03期

8 徐文铎;辽宁森林资源的分区与合理利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88年04期

9 滕崇德 ,杨振亚 ,周玉亭;运城地区森林资源[J];运城师专学报;1988年04期

10 施光孚;;森林资源恢复发展的几点认识[J];生态经济;198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桦;何仕广;;浅谈雷州林业局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2 王祝雄;;关于我国森林资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孙志兴;;中国西部森林资源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第18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中森林资源合理配置的有关问题分析与建议[A];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森林问题卷[C];2002年

5 赵景桂;;森林资源价值理论与方法探讨[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6 雷蕾;宋山梅;;基于森林资源看贵州特色产业的发展[A];贵州省高效生态(有机)特色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忠魁;张敏;赵建新;;西藏森林资源价值的动态评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栾皓;时春杰;;从两轮二类调查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9 曹超学;;资源价值评估初探——以森林资源为例[A];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杨赵洁;;陕西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利用之思考[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景洲 东海县安峰林场场长;[N];连云港日报;2010年

2 记者 牟景君 邢晓然;[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3 易战 宜春市袁州区政协;[N];光华时报;2013年

4 记者 蔡添高 通讯员 邱禄辉;[N];闽西日报;2014年

5 记者 林建敏 通讯员 彭尚德;[N];广东科技报;2000年

6 铁铮;[N];科技日报;2000年

7 记者 李瑞林 胡伟 赵龙扣;[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8 记者 彭锦云;[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9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 雷加富;[N];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

10 赵永新;[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宣琳琳;东北亚森林资源多中心管理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2 武高洁;县级森林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赵天忠;区域森林资源战略规划几个关键环节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4 杨建洲;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宏观调控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0年

5 白降丽;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关规范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冯菁;丰裕中的贫困[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刘宗飞;基于资源诅咒视角的不同森林资源丰裕区相对贫困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罗仙仙;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相关抽样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唐代生;基于螺旋模型的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吕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系统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志杰;森林资源有效管理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袁野;基于ArcGIS Server和Flex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管理系统[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杨英奎;基于多目标经营的落叶松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吴润;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冯尕才;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文蓉;福建历代森林资源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韩永春;山东省森林资源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谌丽;论森林资源权利[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9 任德智;宜君县哭泉林场森林资源健康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肖辉;中国开发境外森林资源战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ArcGIS Server和Flex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管理系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7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77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7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