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微量元素动态

发布时间:2016-12-13 15:02

  本文关键词:高寒草甸放牧草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甘肃农业大学》 2016年

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微量元素动态

袁子茹  

【摘要】:以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设置封育围栏、放牧+施肥、放牧+划破补播、持续放牧4个处理,对不同月份土壤微量元素(Fe、Mn、Zn、Cu)与牧草微量元素(Ca、Mg、Fe、Mn、Zn、Cu)含量进行测定,分别探讨了各元素的动态变化及其盈缺状态,以及各元素在土壤和牧草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随季节变化。Fe和Mn的变化一致,全量均在7月最高,有效态含量均在7月最低;Zn、Cu则是全量在5月最高,有效态含量在7月最高。2.土壤处于低Zn、低Cu的状态。5个月的全Zn含量在8.83~16.39 mg/kg之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值。有效Zn含量为85.6~181.39 ug/kg,处于严重缺乏状态。土壤全Cu含量为5.83~8.56 mg/kg,有效Cu含量为1.75~3.49 ug/kg,均低于缺Cu临界值。3.划破草皮补播与施肥处理提高了土壤Fe、Mn含量,但对Zn、Cu含量改善效果不明显;封育处理的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低于持续放牧处理。4.牧草Ca、Mg、Fe、Mn、Zn、Cu含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均在5月最高,Ca、Mg在9月最低,而其他4种元素含量在7、8月最低,9月最高。5.牧草Mg、Fe、Mn、Zn含量均在放牧家畜对其需要量内;而Ca仅在5~7月能满足家畜需要,8、9月处于缺乏状态;牧草Cu含量在5个月内为0.16~4.10 mg/kg,严重缺乏。6.牧草6种元素与地上生物量均成负相关,其含量随牧草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在土壤和牧草之间只有放牧样地Zn和封育样地Mn,Fe存在相关关系(P0.05),其余元素及其他样地的4种元素之间没有相关性。7.划破草皮补播、施肥和封育处理提高了牧草Ca、Mg、Fe、Cu含量;放牧处理下牧草Mn含量高于其他处理;施肥降低了牧草Zn含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英年,周华坤,沈振西;高寒草甸牧草产量形成过程及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分析[J];草地学报;2001年03期

2 姚德良,张强,沈振西,谢正桐;高寒草甸小气候考察研究[J];草地学报;2003年04期

3 王慧春;赵修堂;王启兰;;青海高寒草甸不同植被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J];青海草业;2006年04期

4 吴世仁;马玉秀;;甘南州高寒草甸草原昆虫区系调查简报[J];甘肃农业;2008年02期

5 梁东营;林丽;李以康;王溪;曹广民;;三江源退化高寒草甸草毡表层剥蚀过程及发生机理的初步研究[J];草地学报;2010年01期

6 范晓梅;刘光生;王一博;任东兴;王根绪;;长江源区高寒草甸植被覆盖变化对蒸散过程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0年06期

7 罗亚勇;张宇;张静辉;卡召加;尚伦宇;王少影;;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化学计量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2年02期

8 张裴雷;方华军;程淑兰;徐敏杰;李林森;党旭升;;增氮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土壤甲烷吸收的早期影响[J];生态学报;2013年13期

9 虎彪;;金川县高寒草甸植被的特征及其利用途径的初步探讨[J];中国牦牛;1985年04期

10 刘海原;;玉树地区高寒草甸的类型及其利用价值[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广民;杜岩功;梁东营;王长庭;王启兰;;高寒草甸两种类型植物对甲烷汇的影响[A];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李月梅;曹广民;;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的初步研究[A];2005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王秀红;郑度;;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王文颖;;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对植被碳氮含量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第三届全国克隆植物生态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张力;刘彩琴;郑中朝;周学辉;肖西山;焦婷;冯瑞林;李伟;苗小林;;青海三角城种羊场高寒草甸草场氮、硫的季节变化及其盈缺分析[A];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03~2004)[C];2004年

6 姚德良;张强;谢正桐;;高寒草甸陆气水热交换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7 孙飞达;龙瑞军;;鼠类活动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初级生产力的影响[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陶贞;沈承德;孙彦敏;高全洲;易惟熙;李英年;;土地利用变化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质更新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李希来;张静;;青藏高原“黑土滩”形成的自然因素与生物学机制[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孙平;赵新全;徐世晓;赵同标;赵伟;;冬季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种群对实验增温响应的初步研究[A];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张目 朱国亮;[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陈建明;[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琳;资源有效性对植物及其共生丛枝菌根真富群落的调控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苗福泓;青藏高原东北缘草地植物群落对放牧利用强度和降水变异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5年

3 芦晓飞;西藏米拉山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4 王辉;玛曲高寒草甸沙化特征及沙化驱动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张世虎;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土壤氮的矿化和硝化及地上地下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章志龙;氮素添加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花期物候和群落结构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3年

7 刘佳佳;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本植物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D];兰州大学;2012年

8 文淑均;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种子雨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刘旻霞;高寒草甸坡向梯度上植物群落组成及其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10 杨中领;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群落结构和功能对施肥和放牧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娜;不同年限禁牧对藏北高寒草甸植被及土壤特征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詹伟;高寒草甸放牧草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俊杰;氮素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4 郭雅婧;氮素添加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氮素供应能力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5 宋非凡;群落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性状多样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产力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6 蔡瑜如;高寒草甸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及其季节动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王巧玲;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区牦牛—藏羊生产体系优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8 周丽;甘肃省天祝县高寒草甸草原退化特征及生态服务价值估算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9 李文;不同放牧管理模式对高寒草甸植被、土壤和碳氮储量特征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10 袁子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微量元素动态[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高寒草甸放牧草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1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11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2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