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土下地膜覆盖和灌水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17 12:56
  针对河北省地下水压采区水资源的严重亏缺,地下水压采区春播玉米如何高效用水的问题,于2017年10月10日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深州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实施土下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2018年进行田间试验,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试验在大口期灌水75mm(W)和雨养旱作(R)两种水分条件下,设置土下无孔地膜覆盖(PM)、有孔土下地膜覆盖(P0M)、玉米秸秆覆盖(SM)、常规露地对照(NP)等处理。研究了秋季实施不同覆盖方式对地下水压采区农田的节水效果和玉米产量形成的作用,旨在为该地区稳定粮食产量与农田节水并重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一,通过秋季覆盖可有效的降低土壤的无效蒸发,蓄存非生长季的降雨,达到秋水春用的目的。雨养旱作条件下,生育期内土下无孔地膜覆盖(PM)、有孔土下地膜覆盖(P0M)和玉米秸秆覆盖(SM)分别比常规露地(NP)少耗水70.6mm、67.8mm和36.4mm,灌水条件下的结果与雨养旱作条件下相似,同时因产量的提高与减少耗水的协同作用,地膜覆盖比常规露地WUE提高41.0%~50.5%、秸秆覆盖提高12.0%。覆盖还能显著降低非生长季的蒸发耗水,使得土下无孔地...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土下地膜覆盖和灌水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图1技术路线图??i*ig?1?Technology?Route??

光合,叶面积指数,前群,群体


P-W??6.00「?h-?PM-R?P0M-R?SM-R?-?NP-R??丨?E??0.00??1?1?I?I?I?I?I?I?I?I?I?I?r??6/2?6/9?6/16?6/23?6/30?7/7?7/14?7/21?7/28?8/4?8/11?8/18?8/25?9/1??日期/(月-日)???.|..???I?■?I■?■?■■?I?■-!???-?....-?????图3不同处理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Fig.3?The?effect?of?different?treatments?on?leaf?area?index??3.2.2光合势??从图4可以看出,地膜覆盖吐丝前群体光合势显著高于玉米秸杆覆盖和常规露地,??相同处理吐丝前群体光合势在灌水与雨养旱作条件下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吐丝前群体??光合势显著低于吐丝后,且吐丝至收获的群体光合势占到群体总光合势的60%左右。??覆盖提高了玉米植株群体光合势,在雨养旱作条件下,土下无孔地膜覆盖(PM)、有??孔土下地膜覆盖(P0M)和玉米秸秆覆盖(SM)群体总光合势分别较常规露地(NP)??提高了?22.6%、18.2?%和8.9%;灌水条件下覆盖群体光合势的效果与雨养旱作条件下??相同。灌水条件下,吐丝后同一覆盖处理群体光合势较雨养旱作条件下提高??2.5%?9.4%。吐丝后维持较高的光合势有利于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覆盖栽培增产的重要原因之一。??03?BS?□?AS??3501?L?a??-?b?h?a?■??

玉米,叶绿素


?土下地膜覆盖和灌水对地下水压采区春玉米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果的影响???水条件下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显著低于雨养旱作条件下,且土下无孔地膜覆盖和有孔??土下地膜覆盖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显著低于玉米秸秆覆盖和常规露地,说明灌水可以??延缓叶绿素的下降。吐丝42d以后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加快,吐丝42d到63d,雨养旱??作条件下土下无孔地膜覆盖、有孔土下地膜覆盖、玉米秸秆覆盖和常规露地分别下降??26.7%、27.4%、25.9%和25.3%,且各处理下降幅度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土下地??膜覆盖能够满足玉米灌浆期之后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从而使穗位叶叶绿素维持高水??平,有利于籽粒的灌浆,从而为春玉米的增产提供了保障。??60?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发育阶段干旱胁迫对玉米株高、果穗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程倩,任丽雯,丁文魁,王鹤龄,杨华,李兴宇.  中国农学通报. 2020(09)
[2]陇中半干旱区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土壤水热效应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 邓浩亮,张恒嘉,肖让,张永玲,田建良,李福强,王玉才,周宏,李煊.  中国农业科学. 2020(02)
[3]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宁夏扬黄灌区土壤性质及玉米生长的影响[J]. 王月宁,冯朋博,李荣,李培富,吴文利,东雯飞,侯贤清.  西南农业学报. 2019(11)
[4]免耕覆膜增加中度盐碱土团聚体有机碳和微生物多样性[J]. 卢闯,张宏媛,刘娜,张晓丽,逄焕成,李玉义.  农业工程学报. 2019(21)
[5]干旱地区农业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6)
[6]河北省玉米生产比较优势分析——基于粮食生产大省的比较[J]. 张新仕,李敏,王晓夕,王亚楠,王桂荣,李思光,郭雪红,蒲娜娜.  安徽农业科学. 2018(26)
[7]我国玉米种植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J]. 田桂霞.  农业与技术. 2018(13)
[8]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 张莉莉.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8(03)
[9]不同种植制度与土下微膜覆盖的小麦玉米水分利用效果[J]. 杜雄,张永升,王磊,张立峰,崔彦宏,党红凯,李科江.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3)
[10]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温度和春玉米耗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J]. 于庆峰,苗庆丰,史海滨,胡敏.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3)

博士论文
[1]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D]. 邓浩亮.甘肃农业大学 2019
[2]旱地覆盖种植对夏秋作物土壤水热环境及生长的影响[D]. 韩凡香.甘肃农业大学 2018
[3]黄土高原不同覆盖种植技术对农田水温效应及玉米生长的影响[D]. 吴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4]覆盖与秸秆还田对旱地小麦土壤水热条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程宏波.甘肃农业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黄土高原不同覆膜时期和方式对农田水温及春玉米生长的影响[D]. 韩云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2]西北地区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养分及作物产量的Meta分析[D]. 马德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3]地膜覆盖方式对土壤物理和生物性状与作物生长的影响[D]. 周盛茂.河北农业大学 2013
[4]秸秆不同时期覆盖对土壤水肥及春玉米生长的影响[D]. 乔灵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5]沟植垄盖春玉米生长动态与水分耗散结构[D]. 王罕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6]覆膜对旱作小麦水分利用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D]. 杨长刚.甘肃农业大学 2012
[7]渭北旱塬秸秆覆盖对土壤性状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D]. 刘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8]冬小麦秸秆覆盖保墒灌溉效应研究[D]. 于晓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47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347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6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