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影响喷雾施用己唑醇防治番茄叶霉病效果的因素及调控方法

发布时间:2021-08-17 23:37
  在我国北方,设施栽培是番茄主要的栽培模式,而番茄叶霉病是影响设施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由于设施环境相对密闭,种植密度大,高温高湿时容易引起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发病时,在叶背面形成不规则霉层,影响药剂在靶标界面的沉积和滞留,防治存在一定的困难。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番茄叶霉病的重要手段,而喷雾是主要的施药作业方式,且以使用背负式喷雾器为主。经研究发现,常规电动喷雾农药在靶标界面的沉积量约为施药剂量的35%,而到达靶标病害体内发挥作用的不足0.1%。叶面喷雾施药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农药本身特性、施药器械、施药技术(施药时期、施药量、用水量等)、以及靶标界面结构特性等。因此,本研究通过建立不同发病时期药剂沉积量与防效的关系,明确了药剂最合理的应用时期以及应用量。综合施药器械、施药方式、用水量、助剂等因素,建立了一套沉积量最优的施药体系。从而达到提高药剂在靶标界面沉积量,进而增加防效和利用率的目的。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不同发病时期药剂在靶标界面沉积量与防效的关系。不同发病时期,药剂在番茄叶面沉积量的对数值与防效均呈线性关系。根据不同发病时期的线性回归方程可以计算达到目标防治效果所需沉积量,未发病时...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影响喷雾施用己唑醇防治番茄叶霉病效果的因素及调控方法


发病前施药己唑醇在番茄叶片上的沉积量(a)和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b)以及

番茄,霉病,叶片,效果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图1c表明己唑醇在番茄叶片上沉积量与其对番茄叶霉病保护效果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具体表现为沉积量的对数与防效之间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69.29x-17.30。根据方程,可确定达到某一防效所需的沉积量。如:己唑醇的保护效果高于80%,沉积量需达到26.90mgkg-1。3.1.2发病初期图2发病初期施药己唑醇在番茄叶片上的沉积量(a)和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b)以及沉积量与治疗效果的关系(c)Fig.2Depositionontomatoblade(a),controlefficacyonC.fulvum(b)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depositionandcontrolefficacy(c)whenappliedhexaconazoleintheearlystageoftomatoleafmolde己唑醇在发病初期番茄叶片上的沉积量与其在未发病叶片上的规律一致,与剂量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2125x–0.6795(图2a)。相同剂量下,在健康叶片上药剂的沉积量要高于发病叶片,表明病斑确实会影响药剂在叶片上的沉积。在30-240ga.i.ha-1剂量下,对番茄叶霉病的治疗效果为23.48-82.21%(图2b)。相比于未发病时施药,施药剂量提高2倍,治疗效果才能达到保护效果的水平。使用剂量为120ga.i.ha-1时,防效为64.41%;使用剂量为240ga.i.ha-1时,防效达到80%,为82.21%。发病初期,己唑醇沉积量与治疗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同未发病时期规律一致。所得的沉积量对数与防效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57.02x–16.24(图2c)。随沉积量的增加,防效增加的趋势减缓,相同沉积量下,己唑醇的保护效果要优于治疗效果。发病初期,治疗效果达到80%,所需沉积量为51.06mgkg-1,是未发病时的2倍。

番茄,霉病,叶片


影响喷雾施用己唑醇防治番茄叶霉病效果的因素及调控方法203.1.3发病中后期图3发病中后期施药己唑醇在番茄叶片上的沉积量(a)和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b)以及沉积量与治疗效果的关系(c)Fig.3Depositionontomatoblade(a),controlefficacyonC.fulvum(b)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depositionandcontrolefficacy(c)whenappliedhexaconazoleinthemiddleandlatestageoftomatoleafmolde己唑醇在发病中后期番茄叶片上的沉积量与剂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015x–2.1408(图3a)。相同施药剂量下,在发病中后期叶片上的沉积量仅为健康叶片的1/2,为发病初期叶片的2/3。表明病斑的严重程度会影响药剂在叶片上的沉积,发病越严重,越难沉积。在30-600ga.i.ha-1剂量下,对发病中后期番茄叶霉病的治疗效果为12.12-81.17%(图3b)。相比于未发病时施药,施药剂量提高5倍,才能达到相同的防治效果;相比于发病初期施药,施药剂量提高2-3倍,才能达到相同的防治效果。发病中后期所得的沉积量对数与防效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59.83x–27.22(图3c)。发病中后期,治疗效果达到80%,所需沉积量为65.39mgkg-1,是未发病时的2.43倍,是发病初期的1.28倍。3.2常量喷雾场景下最佳施药方式和用水量的确定3.2.1最佳施药方式的确定设施番茄冠层密度较大,植株较高,压顶施药以及冠层内部施药操作难度大,不易实现。因此,我们选择了外部施药的3种方式,按喷头运行轨迹分别为Z字形、凹凸形以及平扫形施药。通过测定己唑醇在整株水平的沉积量及在不同冠层的分布来确定最佳施药方式(图4)。通过分析整株水平的沉积量结果,发现Z字形和平扫形施药的沉积量相近,要显著高于凹凸形施药。用水量为800Lha-1时,沉积量分别为9.67、9.52和7.87mgkg-1,用水量为1600Lha-1


本文编号:3348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348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b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