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不同地貌类型区表征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空间插值模型及尺度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9 08:32
  土壤有机质是植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是农用地分等定级、耕地地力评价的必选评价因子。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在满足一定的精度条件下,研究不同尺度下不同地貌类型区表征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的样点格网密度和最佳的空间插值模型,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在地貌类型区上:以丘陵山地区和沿海平原区两种地貌类型为研究对象;在尺度研究范围上:地级市尺度以漳州市为研究区,县级尺度以龙海市为研究区,乡镇级尺度以海澄镇和隆教乡为研究区。根据不同研究区的行政范围,分别确定4种不同的样点格网密度,地级市尺度的格网密度划分为:2km×2km、4km× 4km、6km×6km、8km×8km;县级市尺度的格网密度划分为:0.5km×0.5km、1km×1km、2km×2km、4km×4km;乡镇级尺度的格网密度划分为:0.2km×0.2km、0.4km×0.4km、0.6km×0.6km、0.8km×0.8km。采用的4种不同的空间插值模型为:未结合类型信息的克里格空间插值模型(格网法)(KSOM)、结合土壤类型信息的克里格空间插值模型(KSOI)、结合土地利用类型信息的克里格空间插值模型(... 

【文章来源】: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的研究进展
        1.2.1 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地统计学在土壤有机质空间预测的研究
        1.2.3 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空间预测方法
        2.1.1 半变异函数及模型
        2.1.2 克里格(Kriging)法
        2.1.3 结合类型信息的克里格空间插值模型
    2.2 精度评价方法
    2.3 研究区概况
        2.3.1 漳州市概况
        2.3.2 龙海市概况
        2.3.3 乡镇尺度概况
    2.4 采样点设计和样品分析
        2.4.1 布设样点
        2.4.2 样点数据收集与整理
        2.4.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4.4 土壤有机质测定
3 土壤有机质的地统计分析
    3.1 土壤有机质采样点数据的正态分布检验
    3.2 土壤有机质样点数据的各残差半变异函数及参数
    3.3 土壤有机质空间插值精度评价分析
4 不同地貌的高效布设方式研究结果
    4.1 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丘陵山地区土壤有机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1.2 沿海平原区土壤有机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丘陵山地区表征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的空间插值模型研究
        4.2.1 地级市尺度丘陵山地区表征土壤有机质的格网密度及空间插值模型
        4.2.2 县级尺度丘陵山地区表征土壤有机质的格网密度及空间插值模型
        4.2.3 乡镇级尺度丘陵山地区表征土壤有机质的格网密度及空间插值模型
        4.2.4 小结
    4.3 沿海平原区表征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的空间插值模型研究
        4.3.1 地级市尺度沿海平原区表征土壤有机质的格网密度级空间插值模型
        4.3.2 县级尺度沿海平原区表征土壤有机质的格网密度级空间插值模型
        4.3.3 乡镇级尺度沿海平原区表征土壤有机质的格网密度级空间插值模型
        4.3.4 小结
    4.4 不同地貌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的方法比较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定性和定量辅助变量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预测——以四川三台县为例[J]. 李启权,王昌全,岳天祥,李冰,张新,高雪松,张毅,袁大刚.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2)
[2]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主控因子——土壤类型与土地利用比较[J]. 顾成军,史学正,于东升,徐胜祥,孙维侠,赵永存.  土壤学报. 2013(03)
[3]不同地形条件下样点密度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J]. 刘聪,周清,屈金莲,朱玉琼.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4]徐淮黄泛平原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J]. 赵明松,张甘霖,王德彩,李德成,潘贤章,赵玉国.  土壤学报. 2013(01)
[5]锦屏县不同地貌气候类型区耕地土壤养分变异分析[J]. 龙胜碧,罗发娣,黄万花,罗彩萍.  湖南农业科学. 2012(21)
[6]基于多元地统计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格局反演[J]. 陈锋锐,秦奋,李熙,彭光雄.  农业工程学报. 2012(20)
[7]江苏北部县域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J]. 张忠启,于法展,李保杰,吴金龙.  水土保持研究. 2012(05)
[8]县域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合理采样数的确定[J]. 姜怀龙,李贻学,赵倩倩.  水土保持通报. 2012(04)
[9]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J]. 徐丽华,谢德体.  农机化研究. 2012(07)
[10]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Related Factors in Jiangsu Province,China[J]. CHUAI Xiao-Wei 1,HUANG Xian-Jin 1,2,2,WANG Wan-Jing 1,ZHANG Mei 1,3,LAI Li 1,4 and LIAO Qi-Lin 5 1 School of Geographic & Oceanographic S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 (China) 2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enter of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210093 (China) 3 Department of Urban and Resource Sciences,Jinling Colleg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 (China) 4 Jiangsu information Center,Nanjing 210013 (China) 5 Geological Survey of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210018 (China).  Pedosphere. 2012(03)

硕士论文
[1]涪江中游不同丘陵地貌土壤全氮含量空间变异及不确定性评价[D]. 万天凤.四川农业大学 2012
[2]采样设计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预测精度的影响研究[D]. 苏晓燕.南京师范大学 2012
[3]县域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及其合理采样数研究[D]. 赵倩倩.山东农业大学 2012
[4]丘陵山地预测性土壤制图研究[D]. 郭澎涛.西南大学 2009
[5]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D]. 史利江.上海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84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484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9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