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于鬯《香草校书》校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30 05:19
  于鬯是清末皖派朴学学者,其一生著作颇丰,其中《香草校书》即是体现学术成就的代表著作。《香草校书》的校释对象主要为经书,除十三经外,另有《周书》《大戴礼记》《国语》《说文解字》四种。此书为札记体,总1583条。现有研究仅围绕其所校经书的部分内容进行,且多从训诂角度出发,缺乏新的研究角度与对书籍整体的研究。本文从校勘角度出发,结合训诂学等文献学学科理论,对《香草校书》的校勘内容、校勘方法、校勘得失以及其中体现出的于鬯的校勘思想作出分析与总结。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于鬯的生平与《香草校书》的研究背景。对《香草校书》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并总结研究意义,提出研究方法。第一章、第二章为《香草校书》的校勘内容研究。其校勘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字句校勘,从校误文、校衍文、校脱文、校倒文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为篇章校勘,从篇章次序、篇章脱衍、篇名条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为其他校勘,包括揭明史实、名号称谓、名物礼制、天文历法、地理风俗等五个方面。第三章为《香草校书》的校勘方法研究。其校书时校勘与训诂方法结合使用,故分析从四个角度进行:一为利用形训法校勘,包括字体流变、部首溯源等方面...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香草校书》的校勘内容(上)
    (一) 字句校勘
        1. 校误文
        2. 校衍文
        3. 校脱文
        4. 校倒文
二、《香草校书》的校勘内容(下)
    (二) 篇章校勘
        1. 篇章次序
        2. 篇章脱衍
        3. 篇名条例
    (三) 其他校勘
        1. 揭明史实
        2. 名号称谓
        3. 名物礼制
        4. 天文历法
        5. 地理风俗
三、《香草校书》的校勘方法
    (一) 利用形训法进行校勘
        1. 字体变化
        2. 部首溯源
    (二) 利用声训法校勘
        1. 通假破读
        2. 古今音变
        3. 方言参证
    (三) 利用语法、句法、行文规则校勘
        1. 语言运用
        2. 句法结构
        3. 行文习气
    (四) 利用文本对比校勘
        1. 本校法
        2. 对校法
        3. 他校法
四、《香草校书》的校勘得失
    (一) 校勘特色
        1. 征引广博,已窥西学
        2. 治学审慎,善发新解
        3. 言辞犀利,敢于评判
    (二) 校勘失误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书籍类
    二、论文类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844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844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b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