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图书档案论文 >

iSchools院校数字人文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02 12:15
  数字人文作为新兴的学科领域,教育对其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而作为图书情报学领域顶尖学府的iSchools院校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国内,随着“新文科建设”的开展,数字人文教育的开展也被许多高校提上议程。在国内数字人文教育方兴未艾的情况下,本文使用文献调研法、网络调查法、归纳法分析、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iSchools院校的数字人文教育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iSchools运动的历史、现状与未来,iSchools联盟成员的地域分布以及类别还有iSchools组织所涉及的数字人文教育活动。然后,本文通过对iSchools联盟现有120所成员院校的数字人文教育开展现状进行调研,详细分析了其开展的学历教育项目、课程、短期培训、研究活动、网站平台等不同形式的数字人文教育活动;在此基础上选取了三所在数字人文教育方面开展得比较领先的iSchools院校作为案例,介绍了其的基本概况,并分析了其数字人文教育的经验;此外,还分析了我国iSchools院校数字人文教育的开展现状。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本文发现iSchools院校的数字人文教育具有如下特点:仍处于起步阶段、地域发展不平衡(欧美地区较为领...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iSchools教育
        二、数字人文
        三、数字人文教育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调研法
        二、网络调查法
        三、归纳分析法
        四、案例分析法
        五、比较分析法
    第五节 概念界定
        一、iSchools
        二、数字人文
        三、数字人文教育
    第六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iSchools运动与数字人文教育
    第一节 iSchools运动与iSchools联盟
        一、iSchools运动简介
        二、iSchools联盟成员概况
    第二节 ischools.org网站上与数字人文教育有关的内容
        一、i Conference
        二、“信息力量”展会
    第三节 iSchools院校数字人文教育开展现状调研
第三章 iSchools院校数字人文教育分析
    第一节 数字人文学历教育项目
        一、招生对象与申请要求
        二、项目描述与培养目标
        三、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四、师资力量与学术资源
        五、实践机会与就业前景
    第二节 其他形式的数字人文教育活动
        一、课程
        二、短期培训
        三、研究活动
        四、网站平台
    第三节 数字人文教育案例院校
        一、伦敦大学学院信息学系
        二、雷根斯堡大学信息与媒体、语言与文化研究所
        三、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四、小结
    第四节 国内iSchools院校数字人文教育开展现状
第四章 iSchools院校数字人文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第一节 iSchools院校数字人文教育的特点
        一、数字人文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数字人文教育地域发展不平衡
        三、数字人文教育活动的开展强调实践与合作
        四、数字人文学历教育项目当前以硕士层次为主
        五、欧美在数字人文学历教育项目的开展上存在着不同的思路
        六、数字人文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多种形式的配合
    第二节 iSchools院校数字人文教育对我国开展数字人文教育的启示
        一、发挥图书情报学类院校在数字人文教育方面的领头作用
        二、把握数字人文教育在不同层次的发展重点
        三、开展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数字人文教育活动
        四、以实践为导向开展教学与研究相互补充的数字人文教育活动
        五、跨学科以及跨部门合作开展数字人文教育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回顾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 A:iSchools联盟成员名录
    附录 B:招生对象与申请要求
    附录 C:项目描述与培养目标
    附录 D: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附录 E:师资力量与学术资源
    附录 F:实践机会与就业前景
    附录 G:iSchools院校开设的数字人文课程
    附录 H:iSchools院校开展的数字人文短期培训
    附录 I:iSchools院校开展的数字人文研究活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45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tushudanganlunwen/3845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4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