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认知语义学视角下「通ずる」的多义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2 17:32
  动词是组成句子的重要成分,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自他同形动词「通ずる」为对象,选用《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中的检索用例,基于认知语义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和比喻理论,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考察「通ずる」的多义性及其语义扩展机制。具体内容由以下7章构成。第1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意义。介绍了有关日语动词「通ずる」的先行研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2章阐述了本课题遵循的理论基础:认知语义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和比喻理论。第3章介绍了本课题语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以及结果。第4章考察了自动词「通ずる」的语义,确立了其原型义,探讨了各语义间的联系,明确了其语义扩展过程。第5章考察了他动词「通ずる」的语义,确立了其原型义,探讨了各语义间的联系,明确了其语义扩展过程。第6章探讨了自动词「通ずる」和他动词「通ずる」的关系。第7章为结语。总结了本研究的结论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课题。本文的结论如下。一、自动词「通ず る」具有16项语义,其中,原型义是“道路从一方通至/往另一方”。各项语义之间通过隐喻、转喻、提喻、隐喻和转喻相融合的认知方式进行语义扩展,形...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认知语义学视角下「通ずる」的多义性研究


图1:自动词「通fS」的语义网络??(实线箭头表示隐喻;虚线箭头表示转喻;双重虚线箭头表示提喻;??双重虚线+点线箭头表示隐喻+转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通る」「通す」「通じる」和「通う」的区别[J]. 安萍,吴丹.  日语知识. 2012(06)
[2]语义扩展模式与汉日语对比研究[J]. 于康.  语言科学. 2005(01)
[3]隐喻和换喻的差别与联系[J]. 束定芳.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4(03)

硕士论文
[1]对多义动词“とる”的认知研究[D]. 于鹏.东北林业大学 2010
[2]日语多义动词“toru”的词义分析[D]. 吴双.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94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394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6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