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文化精神标识语翻译的文化模因性

发布时间:2021-09-06 17:46
  文化精神标识语作为文化信息基本单位,具有文化模因性。习近平重要讲话的用典是中国文化精神标识语的重要内容。从道金斯的文化进化论视角,探讨这一标识语的翻译传播对跨文明关系发生的机制与意义。课题组在美国与德国开展的专业性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用典官方译文的接受度高于汉学家译文。中国文化精神标识语承载着本质性的中国文化特征,翻译需要激活其文化模因性,以利于中华文化模因在世界文明模因库中得到复制、变异与选择,传播性翻译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式。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4(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导 言
二 用典在美国与德国的接受度问卷调查
三 翻译需要激活文化精神标识语的文化模因性
四 传播性翻译:文化精神标识语模因性跨文明传递
五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翻译的跨文明转向:酒井直树的翻译共存机制及欧洲中心主义问题[J]. 道格拉斯·罗宾逊,祝朝伟.  英语研究. 2017(02)
[2]副词“也”主观性的认知解释[J]. 陈鸿瑶.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本文编号:3387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3387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4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