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论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求真—务实”综合模式

发布时间:2021-11-04 10:25
  针对儿童文学翻译批评流于主观化、印象式的现状,本文根据现有儿童文学翻译批评框架和国际公认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提出以翻译批评参数结合等级评分量表和评分观察点的"求真—务实"综合批评模式,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并运用此模式分别对杨静远和任溶溶的《彼得·潘》译本进行分析和统计,以求相对客观的批评结论,推动文学翻译批评向客观性和全面性的方向发展。 

【文章来源】:外语研究. 2017,34(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引言
1. 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求真—务实”综合模式
2. 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求真—务实”综合模式实证
    2.1 准确性
    2.2 可读性
    2.3 儿童文学性
3.“求真—务实”综合模式下的批评结论
    3.1 准确性
    3.2 可读性
    3.3 儿童文学性
    3.4 综合结论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框架[J]. 徐德荣,江建利.  外语研究. 2014(02)
[2]翻译质量量化评估:模式、趋势与启示[J]. 杨志红.  外语研究. 2012(06)
[3]《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交际语言能力框架和外语教学理念[J]. 刘壮,韩宝成,阎彤.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2(04)
[4]论《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语言教育观[J]. 岑海兵.  教育评论. 2011(02)
[5]译者行为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译者行为研究(其一)[J]. 周领顺.  外语教学. 2010(01)
[6]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再思考[J]. 马会娟.  外语学刊. 1999(03)



本文编号:3475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3475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6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