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基于认知视角的大学英语作者立场教学探究

发布时间:2021-12-19 12:18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文章将作者立场视为"立场是力"的概念隐喻,从力的强度、参与者及作用范围三方面对其进行阐释。针对二语写作者习作中出现的写作立场问题,该研究借助Peerceptiv在线同伴互评系统,提出了一套认知教学模式,并在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中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了学生正面反馈。该模式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作者立场的概念结构及用法的理据性认识,还进一步证明了认知语言学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作用。 

【文章来源】:外语电化教学.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基于认知视角的大学英语作者立场教学探究


Peerceptiv互评系统作者立场维度示例

立场,参与者,读者,作者


一般来说,作者是立场力的发起者,读者是立场的接收者,然而不同的立场表达凸显的立场力的参与者不同。概念隐喻“力场是力”主要涉及三个参与者:读者、作者和文本。通常,该力指向作者自己时表达更为强烈的主观性,诸如I think、 in my opinion、 in my view等直接指向作者自身的构式,凸显立场的施力方,还直接传达作者的价值和情感判断,是作者为中心的力导向。当凸显读者为立场力的接收者时,语篇表达出更强的交际意愿,如经常出现在学生习作中的you know、 as you see、 we college students等表达,都是以读者为导向,强调立场的受力者。第三种类型是以文本本身作为立场力的接收方,显现出强烈的客观性,比如when discussing issues like …, in considering the topic of …等构式凸显的是文本涉及的话题。如图1所示,当立场概念化为力时,产生了从作者到读者,或从作者经由文本到读者的方向,圆圈部分为文本凸显的参与者。若是过多凸显立场施力方,强调作者的意愿,则将语篇置于过于主观的境地,可能导致立场适用范围的缩减;当凸显读者时,作者有意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产生亲近感,但距离太近却有可能伤害证据的力度,易陷入感情诉求(emotional appeal)的误区;而当文本成为主要受力对象时,因作者身份隐藏在文本之中,拉远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这就使文本处于高度客观的状态,学生习作中经常出现各参与者相互冲突的情况,如例(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语写作同伴反馈评语采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高瑛,汪溢,Christian D.Schunn.  外语电化教学. 2019(02)
[2]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J]. 邓云华,易佳.  外语电化教学. 2016(06)
[3]Peerceptiv互评系统辅助学生英语写作的研究[J]. 张福慧,狄艳华,Christian D.Schunn.  外语电化教学. 2016(04)
[4]学习者英语议论文中主语生命度研究[J]. 吉洁,梁茂成.  外语电化教学. 2015(02)
[5]英文学术语篇立场归因性对比研究[J]. 吕长竑,周军,魏俊轩.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6]多媒体环境下二语在线写作中话语立场标记语特征阐析——基于态度立场标记的自建语料库研究[J]. 赵丽萍,张丽婷.  外语电化教学. 2014(01)
[7]大学生英汉同题议论文中立场标记的对比研究[J]. 龙满英,许家金.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03)



本文编号:3544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3544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c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