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中国英语学习者运动事件的双向概念迁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7 20:53
  概念迁移是迁移研究的新方向,但已有研究多聚焦语言层面而非概念层面,且较少关注逆向迁移。本研究从运动事件入手,结合图片故事描述和E-prime设计的视频相似性判断任务,考察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运动事件的表达方式和概念模式,并与汉、英本族语者进行比较,探究双向概念迁移是否存在及其与二语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1)英语学习者运动事件的表达方式和概念模式介于汉、英本族语者之间,发生了双向概念迁移;2)低水平学习者运动事件的表达方式和概念模式更接近汉语本族语者,而高水平学习者偏向英语本族语者,表明英语水平越高,正向迁移越弱而逆向迁移越强。 

【文章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1,53(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中国英语学习者运动事件的双向概念迁移研究


各组受试不同运动类型下偏好类型均值

路径图,反应时,路径,差值


反应时分析是对比选择路径匹配视频与选择方式/原因匹配视频所用相对时长。如图2所示,汉语对照组和低水平组选择路径匹配视频的反应时短于选择方式/原因匹配视频的反应时,高水平组和英语对照组则相反,表明从反应时来看,汉语对照组和低水平组的路径凸显度高于方式/原因,高水平组和英语对照组的方式/原因凸显度高于路径。对于选择两种类型的反应时差值(路径匹配视频减方式/原因匹配视频),汉语对照组最低,英语对照组最高,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介于中间,说明汉语本族语者的路径凸显度最高,英语本族语者的方式/原因凸显度最高,低水平学习者偏向汉语本族语者,而高水平学习者偏向英语本族语者,这与偏好类型的分析结果吻合。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检测偏好类型、英语水平和运动事件类型对反应时的固定效应及这些变量间的交互效应,并考虑了受试和项目的随机效应(随机效应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偏好类型的固定效应不显著(F=2.556,p=0.110),但偏好类型与英语水平的交互效应十分显著(F=173.059,p=0.000),这表明各组内部选择路径匹配视频与选择方式/原因匹配视频的反应时差异显著,但各组的反应时差值互相中和,导致偏好类型总体的固定效应不显著。对于反应时差值,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各组间差异都显著(汉语对照组-低水平组:MD=324.22,p=0.002;低水平组-高水平组:MD=603.08,p=0.000;高水平组-英语对照组:MD=266.75,p=0.042;汉语对照组-英语对照组:MD=1194.05,p=0.000),说明从反应时来看,英语学习者对路径和方式/原因的凸显度显著区别于汉、英本族语者,且高、低水平学习者间也差异显著。

中国英语学习者运动事件的双向概念迁移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运动事件概念表征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进行体标记对中国德语学习者运动事件认知的影响——来自言语产出和眼动的证据[J]. 张钫炜.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0(04)
[2]中国英语学习者汉语运动事件言语表征中的反向概念迁移的实证研究[J]. 邓巧玲,李福印.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7(01)
[3]在二语产出中判断母语迁移的比较—归纳方法框架[J]. 蔡金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05)

硕士论文
[1]概念迁移视角下中国学生英语运动事件表达习得研究[D]. 李京.太原理工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52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3552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b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