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汉英习语变异构式的理据研究:隐喻—转喻连续统新释

发布时间:2022-10-05 20:07
  在网络和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习语被赋予了许多新颖的形式和用法,从而演化、衍生出诸多变体。本文基于自建汉英习语变体的小型语料库,提出隐喻和转喻是习语变体构式新创意义生成与理解的重要理据,这两种理据也是变体构式识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发现汉英习语变体构式的隐喻和转喻理据往往形成一个前后有序的连续统,显然其边界并非泾渭分明、明确清晰。汉英差异在于隐、转喻互动关系的类型,汉语习语变体多呈现一种类型的互动关系,即隐喻中的转喻,而英语习语变体则呈现两种类型的互动关系,即源自转喻的隐喻和隐喻中的转喻。此外,汉语习语变体隐喻—转喻连续统中,转喻多现于源域,而在英语习语变体中,转喻也常现于靶域。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引言
2.汉英习语变异的隐喻理据
    2.1 语义隐喻
    2.2 语音隐喻
        2.2.1 音同形异义异(homophone)的语音隐喻
        2.2.2 基于音近形异义异的语音隐喻
3.汉英习语变异的转喻理据
4.汉英习语变异的隐喻—转喻连续统理据
5.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概念隐喻和转喻互动下非透明英语习语的认知研究[J]. 申奥,梅德明.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03)
[2]语音隐喻映射中介——同音字在谐音型歇后语理解中的作用[J]. 马利军,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3]论英汉习语中的设喻连续体[J]. 黄曼,肖洒.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4]隐喻的起因、发生和建构[J]. 徐盛桓.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03)
[5]语音隐喻角度的日语流行语研究[J]. 邓秀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6]习语的认知隐喻学机理读释——基于“冷(cold)”语料的汉英对比研究[J]. 孙毅,朱文静.  外国语文. 2011(06)
[7]广告语中的语音隐喻初探[J]. 陈家晃,段成.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8]隐喻、转喻散议[J]. 陆俭明.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01)
[9]“As X As Y构造”的认知研究——十论语言的体验性[J]. 王寅.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04)
[10]语音隐喻初探[J]. 李弘.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5(03)



本文编号:3686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3686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f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