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阅读课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4-08-12 21:34

  上世纪8O年代,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理论—— 任务型教学法出现了。1987年,Prabhu在印度南部进行了实验,第一次尝试把任务作为教学设计的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使用语言完成一系列相关任务,也就是“在做中学”。该实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此后,有关任务型教学法在各个教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都得到了研究和发展。国内值得一提的是鲁子问。2003年3月到2004年12月,他在多所学校,覆盖了十一个省份,对10,000个学生进行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实验。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推荐和提倡以任务组织外语教学,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参与、互动、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系统,在“做”中学,“用”中学。

  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有助于阅读任务的完成。任务型教学法为主的阅读课堂,老师不能靠讲解来支配整堂课,也不仅仅是旁观,看着教室里每个具体的细节。他必须事先精心设计各种有意义的任务,确保学生理解任务的目标和指示}必须控制班级活动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必须熟透阅读材料甚至有关的背景知识,随时根据需要向学生提供帮助,同时要保障每个环节的顺利过渡和任务的完成。对学生而言,阅读课不再是单纯地看看文章做做练习,做做笔记。他们要使用语言做任务。因为任务大多以配对或小组形式执行,他们有了宽松的真实环境,容易获得自信。在熟知了任务后,他们会尽量用准确又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特别是在报告环节里。

  Franklin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教我,我会记得;让我参与,我会学习。(Tell me,1 will forget;Teach me,1 wilremember;Involve me,and 1 will learn.)因此,任务型教学法在任务的设计上对老师的能力方面有特别的要求。除了具备心理学知识,良好的口语和听力等专业素质之外,还必须拥有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还得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保证任务环节的顺利实施,不让交流活动中断。

  一、任务的定义和原则对于“任务”这一术语的理解各不相同。Prabhu(1987)认为,任务是一项活动,学习者进行思维的过程中,依据所给信息得出结论,以及允许教师控制和规范这一过程。任务总是为了达到某一结果学习者出于交际的目的而运用语言。s(2003)认为,任务是指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运用的活动。

  Nunan(1989)认为,任务是课堂上的一项活动,涉及学习者用目标语理解、操作、产出或互动,其关注点主要放在意义而非形式上。任务由教学目标(goals)、信息输入(in—put)、活动方式(activity)、师生角色(teacher/student role)、教学环境(setting)等要素组成。sNunan还给任务的设计提出五个基本原则:

  (一)真实的原则(the Authenticity Prineipie)语言材料必须是贴近生活的,是学生能感受到的真实的东匿。比如:影片,菜单,具体的情景对话。另外,语言的学习必须有个真实的环境,让学习者在实际中运用语言完成任务从而学习语言。

  (二)功能一形式的原则(the Function-Form Principle)功能和形式是许多语言学家都认为相辅相成的过程。

  要表达一定的意思,就要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任务型教学法旨在让学生用语言的某种形式去完成任务,任务的设计既要考虑语言的功能又要考虑语言的形式。

  (三)做中学的原则(the Principle of Learning by Doing)学生在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必然涉及词汇和语法。

  任务的难易度要控制在学生可以完成的范围,学生才有信心去尝试,也就是Vyfotsky称之为“最近发展区”。

  (四)任务独立的原则(the Task Dependency Principle)教学布置的一系列任务并不是简单地把一堆活动随意地集合起来,任务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由单纯到复杂,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从而使学生在完成这些环节中一步步达到最终目标。

  (五)支架原则(the Scaffolding Principle)支架原理是Vygotskian提出的,提倡学习者通过问题、对话、非言辞模式尽力完成任务。一开始,老师指示性地提供材料帮助学生组建知识,建立安全感,培养信心。

  在学生有了成就感后,一点一点地减少老师的帮助,一直到学生独立完成。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课堂环节根据Willis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的课堂分为三个阶段:(一)任务前(Pre—task);(二)任务环(Task Cycle);(三)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一)任务前阶段任务前阶段,老师向学生介绍主题,呈现任务,确保他们理解任务的指示,帮助他们回忆完成任务的有关语言知识。

  旨在调动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作为阅读课,可以展示相关主题的图片,音乐或背景材料。Harmer(1983)把这一阶段称为“Leading in”(导入)。导入经常布置一些预测,设置现场的任务。预测可以是根据标题猜测文章的内容,因为标题经常包含着文章最重要的线索,等阅读完课文后再验证语言的准确性;也可以是些常见的是非题,单项选择题。设置场景是为了让学生熟悉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

  即使我们没有碰上词汇和语法的障碍,有时候也理解不了文章,由于缺乏一定的背景知识。老师可以事先布置任务,让学生去图书馆、互联网和其他资源收集材料。

  (二)任务环阶段根据认知学理论,有意义的学习比起死记硬背,知识存在更牢固更持久。在任务环阶段,语言只是一种交流工具,学习者通过语言完成任务。Willis将这一阶段分为三部分:

  1.任务(task)老师要告诉学生报告的目的、对象、时间和形式。学生以配对小组的方式来做任务。这种氛围,比较真实自然,学生容易获得自信。Willis认为,如果学生知道了任务的目标,就会努力地使用学过的甚至是复杂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以便于在报告环节能尽量做到准确又流利。

  2.计划(planning)经过小组讨论,学生会有好奇心,想知道其他小组是否有不一样的发现,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解决方法。

  这时候,要给他们时间做准备,为了下一轮的报告环节让别人听懂,他们会自主地有目的地发动记忆里的语言知识系统,准备着如何表达自己代表的小组的观点。老师起着顾问的作用,学生可以随时咨询,形成意义,表达想法。

  3.报告(report)这一阶段是展示成果的阶段,要求学生每一组派一名学生以口头、书面或录音的形式向当众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并倾听分析别组的结果。语言在学生实际运用表达后能得到巩固,并能有效地整合新的知识结构。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应避免过多地对学生的语音和语法错误加以纠正,除非交流中断。当然,老师必须主持,并在学生汇报后及时给予反馈。

  任务型教学法为主的英语阅读课是学生通过使用语言知识完成各项任务从而理解文章。任务必须是具体实在的,在学生的范围之内,促进多种智力发展,调动各方面的语言技能和知识。传统的阅读课注重于阅读的结果,学生经常是被动地阅读完,做做选择题,是非题之类的习题,再和老师对对答案,写写笔记。而任务型教学法更注重的是理解的过程。有很多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轻松更有效地完成任务。转移信息就是一种。借助于辅助工具,如:图表,CD,表演,把阅读材料由文本形式转换成直观形式,学生对一些复杂的语言结构也相应地豁然开朗。学生的团队间通过比较、归类、整合等,往往能让他们积极完成好几个任务。比如:一份阅读材料,主题是流行音乐。学生可以分为四个组:①支持喜欢流行音乐;②支持喜欢古典音乐;③两者都支持;④ 两者都不支持。那么,他们就很有兴趣参与任务的执行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自动地、积极地动用记忆里的语言功能,甚至融合了新的语言知识,努力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语言点阶段(1anguage focus phase)语言聚焦也可以说是任务后阶段(post—task),主要是分析和练习。分析是指学生分析和讨论阅读材料的语言特征,这样下次遇到时能够辨认出来。练习是指老师指导学生操练语言点,这样能够记住并进行深层意义的理解,下次可以更好地运用。在之前做任务的过程中,语言点其实已经被呈现和使用了,包括报告阶段学生的反馈。

  因此,语言知识得以运用,语言技能得以训练,新的知识系统也随之建立起来。对这些语言点再加以总结操练,学生的语言知识将更加牢固更加系统化。

  三、实验调查笔者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待传统教学和任务型教学法的态度,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两百个学生参与答题。

  笔者还尝试着把这个新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笔耕文化传播,用spss13.0对实验数据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班阅读成绩和控制班成绩有显着性差异。经过对实验的研究和反思,发现:

  (一)任务型教学法更能激起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和自主性很多人觉得传统的阅读课堂沉闷单调,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践的机会。而任务型教学法,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使用语言的机会,提供了真实的语言场景,在参与的过程中,兴趣自然就提高了。有了明确的任务目标,他们为了表达自己,会尽力用上学过的语言知识,甚至融合了新的知识,整合出新的更复杂的语言系统。

  (二)任务型教学法有利于学习策略的形成,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是有效的传统的教学法,经常把阅读课演变成翻译课或语法课,忽略了文章的逻辑性、背景知识的重要性。而任务型教学法,让他们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包含相关的社会知识。

  也可以把文本方式换成别的方式来理解,这样就能更轻松地读透材料。同时在注重语言背景知识时,把握全文,不断章取义。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不足之处实际教学中,虽然教育大纲提倡任务型教学法,其实真正以该教学法为主的课堂并不多。综其原因,主要是升学考试的压力。而新的教学理念,具有片面性和阶段性,要看到明显效果,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实践摸索的。而老师,很多学校也是以考试成绩为考核的标准,所以他们也急于向学生针对性地传授一些单纯的语言知识,希望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其次,任务型教学法作为新的教学方法,很多人对具体的理论和操作知之甚少,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是很深入,而它对老师素质的要求高,老师缺失相关的培训。再者,真正实施后,碰到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任务的设计,难易要适中,不好把握;课堂秩序相对有点混乱,不好控制;各个环节之间必须很紧凑,否则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总之,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实践和运用,老师指导学生“做中学”,综合运用知识,拓展了教学思路,这也是英语学习的目的。随着教育部对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视,必然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体现出它的高效性,会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老师关注研究,进一步地发展完善它,为我国的外语教学带来更多生机。

 



本文编号:4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4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f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