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从称谓语的对比看中西方面子观差异

发布时间:2017-06-29 05:07

  本文关键词:从称谓语的对比看中西方面子观差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称谓语作为生活交际中的不可缺少的语言手段,不同场合不同语境下的称谓语使用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能够反映出不同的社会地位或亲疏关系。文章将通过中西方称谓语的不同,分析中西方称谓语中体现的面子观差异,希望让语言学习者更深入了解中西方不同的面子观,从而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
【关键词】称谓语 面子观 差异 礼貌性
【分类号】:H136;H313
【正文快照】: 《现代汉语词典》对“称谓”的解释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1]称谓语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现象,同时也是社会、文化影像的反映。在中西方语言环境中,称谓语都起着重要的社会交际功能。人们在交际的时候,总是会根据交际对象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沪扬,朱琴琴;上海市徐汇区大中小学生称谓语使用情况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01年02期

2 张月洁;;浅谈汉英称谓语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11期

3 周梅芳;;当代大学生社会称谓语使用中的“凝固化”现象[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靳晓红;;大学生称谓语的习得[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3期

5 孙荣;刘洪泉;;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胡剑波;;“老”+职衔称谓语[J];汉语学习;2009年05期

7 王晶;;试析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及其翻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豆敏;;浅析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因素[J];科技信息;2010年12期

9 范炎培;;常州方言称谓语探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王珍;;浅谈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J];科技资讯;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发元;;汉俄称谓语差异的文化阐释[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祝克懿;;口语称谓语的缺环现象考察[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3 李发元;;从文化差异看汉俄称谓语的异同[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徐敏慧;;从文化身份的改变看文化的强势与弱势——以《丈夫》中称谓语的翻译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德用;张瑞娥;;调适语义,彰显功能——称谓语在翻译中的语义嬗变与功能指向阐释[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清(Metcha Sodsongkrit);汉泰称谓语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丹;当代中国弱势群体称谓语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胡剑波;冒犯称谓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张莉萍;称谓语性别差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艺飞;近年来称谓语的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斐斐;中韩社会称谓语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邱小松;中国北方农村称谓语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4 张艳丽;现代汉语社会称谓语泛化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马晨;语域视角下《人民日报》中的称谓语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吴超;现代汉语通用社会称谓语的嬗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7 含笑;人际距离理论框架下的称谓语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8 李仁哲;俄韩称谓语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9 秦元梅;汉英社会称谓语不对称多角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sョ

本文编号:496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496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d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