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基于批评转喻分析的机构身份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9 07:31

  本文关键词:基于批评转喻分析的机构身份建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批评转喻分析(Critical Metonymy Analysis)使用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方法分析与评价语篇中的转喻现象,以揭示转喻选择所体现的语篇构建者的信念及思想。本文选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任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不同场合所做的25篇英语演讲为语料进行批评转喻分析。通过识别和阐释语料中的概念转喻,对描写阶段与解释阶段的分析结果进行评价,使用批评转喻的分层归纳与思维建构模式解释话语反映的教科文组织的身份及职权构建,着重探讨UNESCO的身份定位问题,分析演讲者如何借助转喻手法塑造出一个目标明确、高效率、尽心尽责投入人类事业的国际组织形象,为权力机构职权的发挥完成意识形态方面的准备。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三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批评转喻分析模式 机构身份 机构话语 UNESCO
【分类号】:H315
【正文快照】: 0.引言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认为,话语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可以多维度反映社会现实,通过意识形态的再现操作影响社会过程。CDA一直致力于从社会和认知两个方面来理解和解释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这就要求它既要运用社会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又要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盛桓;;转喻与分类逻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2期

2 何爱晶;;从修辞到认知:国内转喻研究综述[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02期

3 杨凤平;;原型理论框架下的转喻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庄冬伟;;转喻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9年08期

5 王冬梅;;情感表达中的隐喻及转喻[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孙亚;;转喻的原型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吴淑琼;文旭;;《语法中的转喻和隐喻》评介[J];现代外语;2010年04期

8 姜占好;陶源;;逻辑转喻说略[J];外语研究;2010年05期

9 程琪龙;;转喻种种[J];外语教学;2010年03期

10 卢卫中;;转喻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在江;;语篇转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胡婷;;转喻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晋小涵;齐振海;;“脸、面”词语的转喻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李洁红;;论转喻和隐喻在前指替代中的差异[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张韧;;转喻的构式化表征[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王梦岚;;汉语中“火”的隐喻、转喻认知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孙志农;;论语篇连贯的转喻机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董秀芳;;领属转喻与汉语的句法和语篇[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9 胡婷;;试论转喻思维在汉英语言形式中的异同[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陈君均;;转喻与话语分析的语用机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丽亚;翻译亦是学术:读《转喻:从修辞格到虚构》[N];中华读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方芳;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3 江晓红;转喻的认知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4 黄洁;基于参照点理论的汉语隐喻和转喻名名复合词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周福娟;指称转喻:词汇语义的认知途径[D];苏州大学;2009年

6 吴莉;转喻与话语的符号—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勇;《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赵学德;人体词语语义转移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肖燕;时间的概念化及其语言表征[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磊;转喻意义的语义特征[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厉梅;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转喻[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任伟萌;“着”字构式的转喻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改平;呼和浩特方言中詈骂词的隐喻和转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于菲;英语V-TIME-away构式的选择限制与转喻识解[D];西南大学;2015年

6 陶晓花;语用转喻标记等效值视角下言外转喻翻译[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7 赵立喜;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中的转喻机制及其翻译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宋义;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词“脚/foot”的认知隐转喻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庚;《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的转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10 罗敏;隐喻/转喻提高英语多义词教学实效的实证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批评转喻分析的机构身份建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7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497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c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