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英语论文 >

第一人称代词标记性话语策略及其文化身份建构差异——基于中美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语料

发布时间:2017-07-03 15:21

  本文关键词:第一人称代词标记性话语策略及其文化身份建构差异——基于中美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语料


  更多相关文章: 第一人称代词 标记性话语策略 中美主持人 文化身份 身份建构


【摘要】:本文基于电视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和《奥普拉·温弗瑞秀》知名嘉宾英语访谈节目主持人话语语料,比较两位主持人在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及自我文化身份建构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第一人称代词是文化身份建构的标记性话语策略。具体表现为,中国主持人更多使用第一人称复数突显自我所属的集体形象,并将自我独立于话题外;美国主持人大量使用第一人称单数积极地自我呈现或介入话题。第一人称代词作为标记性话语策略建构出中国主持人集体主义的文化身份,以及美国主持人个人主义的文化身份。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
【关键词】第一人称代词 标记性话语策略 中美主持人 文化身份 身份建构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新闻评论语篇与青年社会身份建构——功能语言学视角”(编号2015D013) 湖北省教科“十二五”规划项目“地方综合性高校英语学习者身份的多模态话语建构”(2014B07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46.2;H314.2
【正文快照】: 1引言 语言与文化身份建构是跨文化交际和功能语言学的关注焦点之一。语言是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说话人的语言选择过程也是文化身份建构的过程,并受其文化身份的制约(Kramsch,1998)。这表明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的文化身份体现在其语言表达形式中,而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建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文;“予”与“预”[J];河北科技图苑;2001年04期

2 张玉金;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语音和语源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胡伟;论秦简中的“某”非第一人称代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徐国莉;;上古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徐国莉;;上古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刘素yN;;第一人称代词在广告中的作用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7 闫娇莲;;广告语中第一人称代词的运用及影响因素[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朕”也曾是老百姓[J];文史博览;2008年08期

9 张秀荣;李增顺;;科研论文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频率及语篇功能的实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王艳;;《论语》第一人称代词“吾”“我”探源[J];语文建设;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艳平;;《水浒传》第一人称代词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仲歠;对夏目漱石《心》中第一人称代词显现的考察[D];广西大学;2015年

2 洪春珠;中国外语学习者议论文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与作用身份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刘靖文;先秦出土文献第一人称代词[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邹清华;学术论文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周圆;中英学术著作序言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体现的作者身份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涂志凤;第一人称代词在中外学术论文中的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超;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晓妮;中国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9 覃斌;中美国家领导人政治演讲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对比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陈旭;[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第一人称代词标记性话语策略及其文化身份建构差异——基于中美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语料


  更多相关文章: 第一人称代词 标记性话语策略 中美主持人 文化身份 身份建构




本文编号:514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yingyulunwen/514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d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