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物流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6-12-11 16:59

  本文关键词:微观经济分析中的博弈——风险与博弈论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辽宁师范大学》 2009年

物流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

刘振秀  

【摘要】: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客观问题,而利用物流金融进行融资是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难的良好途径之一。物流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使得“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结合”从概念变成了现实。它在拓展了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小企业与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是现今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供应商、采购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银行多方盈利的利润增长点。作为一项金融创新,物流银行业务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因缺少固定资产而出现的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即物流银行的出现具有这种契合性优势。首先,物流银行为中小企业解决了抵押难的问题;其次,物流银行加快了中小企业生产销售的周转效率;最后,以动产和货权为抵押品的融资方式可以支持很多用途的授信。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金融物流服务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降低信贷风险,甚至可以协助金融机构处置部分不良资产。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只有那些有一定规模和客户群并且资信良好的物流公司有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物流业的未来决胜点在于金融服务,谁能掌握金融服务,谁就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这一看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物流银行金融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在机理,进而探讨物流银行业务对于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和提高银行体系效率的重要意义。对于物流金融的理论研究一直比较浅显,且没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并对实践起到良好的理论支撑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物流金融的两种模式加以理论认证和支撑,从而给予中小企业、商业银行、物流企业以借鉴和启示。在剖析总结了物流银行的几种典型的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利用博弈论分析了三方模式,利用委托代理模型建立模型,并利用道德理论风险模型分析了其优越性。最后,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开展物流银行业务存在的风险以及效率和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以适应物流金融各方运作需要;完善中小企业合作策略,与物流企业、商业银行默契配合;创新现代物流金融组织形式,改善“物流银行”外部环境;建立三方纽带模式,使其相互关联并达成共赢的合作机制,共同促进物流金融这一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5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导论8-9
  • 第一章 物流金融发展态势透视9-17
  • 一、物流金融的发展背景9-12
  • 1 中小企业日常面临的融资困境9-10
  • 2 物流银行作为融资途径的理论依据10
  • 3 选择物流银行作为融资途径的现实依据10-12
  • 二、国内物流金融发展现状12-14
  • 三、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14-17
  • (一) 物流企业—银行—中小企业的三方模式14-15
  • (二) 物流企业—中小企业的两方模式15-17
  • 第二章 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认证17-27
  • 一、三方模式17-21
  • (一) 三方模式中的博弈分析17-19
  • (二) 银行从事物流金融的业务模式19-21
  • 二、两方模式21-23
  • (一) 基于委托代理分析框架建模21-22
  • (二) 结合道德理论风险模型分析22-23
  • 三、UPS的物流金融模式借鉴23-27
  • 1 UPS引入物流金融的初始阶段23-24
  • 2 UPS引入物流金融的主要方式24
  • 3 UPS资本公司的物流金融体系24-25
  • 4 UPS物流金融发展经验给予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的启示25-27
  • 第三章 物流金融运行问题讨论27-30
  • 一、物流金融带来的风险问题27-28
  • (一) 质押及单据风险27
  • (二) 参与各方信用风险27-28
  • (三)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28
  • 二、物流金融运行的效率问题28-29
  • 1 整体物流行业规范性不高28-29
  • 2 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水平有限29
  • 三、我国发展物流金融的制度环境问题29-30
  • 第四章 物流金融操作策略创新30-37
  • 一、优化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以适应物流金融各方运作需要30-31
  • 1 提供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服务,,优化服务效率30
  • 2 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规范运作30-31
  • 3 开展短期融资相关业务,打造两方模式31
  • 二、完善中小企业合作策略,与物流企业、商业银行默契配合31-32
  • 1 中小企业应当建立与商业银行的长期合作机制和长远利益关系31-32
  • 2 中小企业应当树立现代物流思想,与物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32
  • 三、创新现代物流金融组织形式,改善“物流银行”外部环境32-35
  • 1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正确引导现代物流金融机构实行全面创新32-33
  • 2 加快现代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整合现代物流金融运作模式33
  • 3 强化政府引导行为,加强财政政策的扶持力度33-34
  • 4 改善金融业的发展环境,优化现代物流金融生态34
  • 5 健全现代物流金融体系,建立现代物流金融风险的防范系统34-35
  • 四、建立三方纽带模式,使其相互关联并达成共赢的合作机制35-37
  • 1 以债权关系为纽带模式35-36
  • 2 以股权关系为纽带模式36
  • 3 人事渗透模式36-37
  • 结束语37-38
  • 参考文献38-41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41-42
  • 致谢4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石花;王耀球;;电子商务需努力改善高成本低利润的发展现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10期

    2 赵桂仙;;基层供电企业ERP物资管理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年11期

    3 刘学武;;通过物流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耿甜甜;河南省中小企业“物流金融”融资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青;;中小企业利用物流金融的策略[J];创新科技;2007年02期

    2 冯霞;;第三方物流企业代收货款业务发展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02期

    3 于小喆;入世后我国金融业开放可能带来的风险因素与化解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40期

    4 郑玥祥;;金融机构发展物流金融的思路和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6年09期

    5 朱淑珍;杨运捷;周昭雄;;外资银行入驻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缘由及思考[J];经济纵横;2007年04期

    6 彭永芳,董莉;"物流银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J];科学与管理;2005年02期

    7 黄昆中;葛帮亮;;浅析我国物流银行业务的发展[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2期

    8 刘慧;柳长江;;微观经济分析中的博弈——风险与博弈论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9期

    9 胡冬梅;;让3PL成为供应链的一员[J];物流科技;2007年01期

    10 莫智力;邵丹萍;;物流金融发展模式探析[J];物流科技;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旺;蔡旺清;;基于村镇银行的西部物流金融发展研究——以广西百色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2 杨浩雄;鲍寅丰;;物流金融业务中质押物选择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蒋琴儿;刘剑锋;;物流金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有效平台[J];商业研究;2010年03期

    4 唐连生;高歌;吴雅冰;;基于“CAFTA共生圈”的物流金融风险控制与安全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5 洪怡恬;;物流金融: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金环;;第三方物流增值浅议[J];才智;2009年31期

    7 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8期

    8 袁光珮;;物流金融参与主体间联合最优决策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9期

    9 张颖;;当前我国城市物流金融的发展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1期

    10 李泽平;;中小企业动产质押融资风险与控制策略分析[J];财会通讯;2011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何娟;王建;孙丽;;存货质押融资实践中参与多方Stackelberg博弈行为分析与均衡[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白少布;刘洪;陶厚勇;;面向供应链融资的企业运作收益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司林胜;徐营星;;物流的延伸服务——物流金融[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平海;;中小物流企业仓单质押管理模式探讨[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马中华;何娟;;物流企业参与下的库存质押融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崔海东;;基于第三方物流视角的融通仓运作模式研究[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李娟;许甜甜;张辉;肖条军;;基于外部融资的供应链定价与订货策略[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子良;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泰凤;基于中小企业融资视角的供应链金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淼;银行合格借款者项目源培育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华芹;基于和谐理论的供应链链内企业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任豪祥;林产品物流仓单质押风险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6 杜启尧;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朱文贵;金融供应链分析与决策[D];复旦大学;2007年

    8 胡愈;现代农村物流建设金融支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弯红地;银企联盟供应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吴庆;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与客户企业的协调合同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瑞欣;基于供应链金融的物流银行运作模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婷;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晓娜;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自增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王新;天津外代物流金融项目流程设计和风险防控[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徐菲;金融物流模式及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赵云;商业银行物流金融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明;江西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物流金融服务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任红;基于物流金融协同的仓储管理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于源;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菊;美国、日本、德国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借鉴[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王开勇;王丰;彭良涛;;金融物流在国际结算中的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储运;2007年02期

    3 吴英杰;关于仓储质押贷款业务的几点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田霖;;金融仓储共生模式:破解河南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财会月刊;2012年23期

    5 赵国党;;河南省中小企业发展新机遇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任文超;物资“银行”及其实践[J];科学决策;1998年02期

    7 刘璇;凌建平;李严锋;;我国金融物流模式探析[J];物流科技;2007年01期

    8 刘敏;;探析中小企业如何选择ERP软件[J];物流科技;2011年01期

    9 刘高勇;网络环境下企业物流与资金流的融合及其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04年03期

    10 刘晓亮,赵晓波,曹露华;概率资源约束下多品种库存系统的优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颜琨;河南省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问题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星宇;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宗璋;我国质押制度简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王建萍;权利质押及其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应用[J];金融论坛;2002年02期

    3 冯耕中;一种不可估量价值的业务模式[J];中国储运;2004年02期

    4 刘青;;中小企业利用物流金融的策略[J];创新科技;2007年02期

    5 焦富民;论质押担保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法学杂志;2002年02期

    6 钟永红,李政;在华外资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9期

    7 ;推行仓单质押贷款的操作程序及需要完善的几个问题[J];甘肃农业;1999年04期

    8 刘峰;;物流银行: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金融创新[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9 郑玥祥;;金融机构发展物流金融的思路和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6年09期

    10 宫丽,徐筱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现代物流人才[J];经济师;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小华;;物流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途径[J];物流技术;2009年06期

    2 孙建勇;赵道致;何龙飞;;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魏幼芳;;解决宁波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途径——物流金融[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33期

    4 左雪莲;;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服务研究[J];新西部;2010年07期

    5 张红丽;;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服务中的风险控制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10期

    6 孟超;田志军;;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物流金融[J];理论界;2006年09期

    7 陈成栋;;对我国物流金融问题的认识[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4期

    8 陈超惠;谭春枝;;物流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平台[J];中国市场;2007年41期

    9 杨爱荣;姜经伟;赵红梅;;物流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思考[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年02期

    10 刘佳;王喜成;;物流金融信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司林胜;徐营星;;物流的延伸服务——物流金融[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凤路;;对天津港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思考[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碧珍;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胡愈;现代农村物流建设金融支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张凯;基于融通仓的物流金融服务创新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孙寿亮;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马珊珊;面向TPL企业的存货融资决策问题及其优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王子良;商业银行创新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夏泰凤;基于中小企业融资视角的供应链金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辉;福建银行业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探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吴琼;天津滨海新区开展物流金融业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3 李璐轶;物流地产若干问题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4 严南彬;供应链环境下的商业银行服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山囡囡;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6 熊莎;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服务的风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7 师鹏霞;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金融服务模式及风险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8 张岩;基于协同学的物流金融协同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陈雷;物流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创新途径[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陶文盛;物流信息平台的可行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微观经济分析中的博弈——风险与博弈论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9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209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a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