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优势产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2 09:20

  本文关键词:企业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微观经济基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石河子大学》 2007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优势产业发展研究

张建伦  

【摘要】: 工业是衡量一个经济体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工业化是实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过程。该文通过对近十几年来兵团工业发展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试图找到“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兵团工业发展的优势产业。本文首先回顾了工业发展与工业化阶段理论及优势产业选择基准;然后阐述了兵团工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并根据霍夫曼系数和钱纳里模式等相关理论分析了兵团经济发展阶段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再根据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基准、产业经济实力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技术进步基准和可持续发展基准测定了兵团各主要工业产业的优势度,确定了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和纺织业为当前兵团工业的优势产业;最后提出未来兵团经济要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明确兵团的比较优势,加快兵团优势资源转化,并围绕这一论点,从系统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9条具体加快兵团工业优势产业发展和推进兵团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32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导言9-13
  • 1.1 选题的背景与来源9-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
  • 1.2.1 本文研究的目的10
  • 1.2.2 本文研究的意义10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0-11
  • 1.3.1 研究方法10-11
  • 1.3.2 技术路线11
  • 1.4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11
  • 1.5 可能的创新点11-13
  • 第二章 工业优势产业发展的理论概述13-21
  • 2.1 工业发展与工业化阶段理论13-15
  • 2.1.1 霍夫曼系数标准13
  • 2.1.2 钱纳里、艾金通和西姆斯模式13-14
  • 2.1.3 钱纳里的“标准模式”14-15
  • 2.2 优势产业发展理论15-17
  • 2.2.1 优势产业的提出15-16
  • 2.2.2 优势产业的内涵16
  • 2.2.3 优势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16-17
  • 2.3 工业优势产业的选择基准17-21
  • 2.3.1 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基准18
  • 2.3.2 产业关联度基准18-19
  • 2.3.3 产业经济实力基准19
  • 2.3.4 技术进步基准19-20
  • 2.3.5 可持续发展基准20-21
  • 第三章 兵团工业发展概况21-30
  • 3.1 兵团工业发展历史演进21-25
  • 3.1.1 第一阶段(1954-1966 年):大发展时期21-22
  • 3.1.2 第二阶段(1967-1981 年):停滞增长时期22
  • 3.1.3 第三阶段(1981 年至今):恢复与迅速发展时期22-23
  • 3.1.4 兵团工业发展现状23-25
  • 3.2 兵团工业化阶段分析25-29
  • 3.2.1 从兵团轻重工业比例来看25-28
  • 3.2.2 从兵团人均GDP 来看28-29
  • 3.3 兵团工业发展的启示29-30
  • 第四章 兵团工业优势产业的定位30-48
  •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30
  • 4.2 优势度综合评价过程30-32
  • 4.2.1 数据矩阵的构建30-31
  • 4.2.2 标准化处理31
  • 4.2.3 主成分的合成及方差贡献率31-32
  • 4.2.4 计算综合评价值32
  • 4.3 兵团工业优势产业的定量分析32-41
  • 4.3.1 产业优势度综合测评指标的选取32-35
  • 4.3.2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35-39
  • 4.3.3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39-40
  • 4.3.4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40-41
  • 4.4 兵团工业优势产业发展定位41-42
  • 4.5 优势产业如何发展42-48
  • 4.5.1 在农副食品饮料加工制造方面42-44
  • 4.5.2 在棉纺织业方面44-45
  • 4.5.3 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45-48
  • 第五章 兵团工业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48-54
  • 5.1 积极转变发展观念,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48-49
  • 5.2 加强原料基地建设,实现工业与农业的对接49
  • 5.3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支持优势产业发展49-50
  • 5.4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发掘特色竞争优势50
  • 5.5 建设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特色优势产业50-51
  • 5.6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创业创新51
  • 5.7 创造良好科研环境,培育工业发展人才51-52
  • 5.8 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培育潜在消费市场52-53
  • 5.9 加强宣传控制力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53-54
  • 第六章 本文研究结论与展望54-55
  • 6.1 本文研究结论54
  •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4-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 作者简介60-61
  • 导师评阅表6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南珍;;“两型社会”建设中推进吉首市新型工业化路径探析[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2 吴寿平;戚红艳;;新型工业化是实现跨越式发展之路[J];中国国情国力;2011年08期

    3 邹娜;;低碳经济与新型工业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4期

    4 吴艳玲;;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财政政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年06期

    5 谢春;李健;;我国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6 陈志平;;湖南省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33期

    7 余永辉;;中部山区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师;2011年08期

    8 王宗兴;;浅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张晓娟;;西部地区服务业企业的新型工业化之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胡毅;邢瑞军;;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在国内地位的变迁[J];新疆财经;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玉奇;;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陈厚义;;对贵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几点认识[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蒋雪梅;;大力提高贵州省城镇化水平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胡茜;;企业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微观经济基础[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以荣;;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美、日比较[A];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金堂;;循环经济与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马贤惠;;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牛仁亮;李宝卿;董忠;赵占明;张复明;方仲平;窦志达;徐建中;马双喜;彭利清;;山西省新型工业化统计监测与评价体系研究[A];2005—2006山西省统计科研成果汇编[C];2006年

    9 徐海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10 刘友金;潘爱民;;新型工业化道路视角下的制造业创新策略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李飞;[N];中国环境报;2003年

    2 科技部研究中心 王喻欣;[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陈长城;[N];闽东日报;2005年

    4 乔睿;[N];青海日报;2004年

    5 陈文通;[N];人民日报;2003年

    6 周金堂;[N];人民日报;2005年

    7 记者 邓志云;[N];威海日报;2005年

    8 中共上虞市委副书记、市长 徐文光;[N];浙江日报;2005年

    9 记者 段瑞清 徐德标;[N];济宁日报;2008年

    10 李亚锋;[N];焦作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国勇;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朱廷春;四川丘陵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刘非;新型工业化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孙学光;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分析与科学推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周建群;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企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秋菊;东北振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高峰;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及战略创新[D];吉林大学;2007年

    8 王德忠;区域新型工业化目标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曹海英;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李果;哈尔滨市新型工业化中资源和环境科技有效支持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优势产业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2 沈洁;四川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3 徐广顺;东北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王玲;大连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逄锦彩;我国新型工业化战略及其实施的路径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6 徐伟;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桂雁鸿;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信息产业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严佳;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反失业政策的战略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大志;对建国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考察[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武广;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模式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企业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微观经济基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2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92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0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