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传统民俗剪纸向当代文人剪纸的转换

发布时间:2021-10-25 03:15
  中国传统民俗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自身具有一定的程式化特点,在纹饰主题的选择与构图的设计上存在集体无意识的规律。而当代文人剪纸的出现,打破了这些固有的规律。中国剪纸艺术家库淑兰与她创作的"剪花娘子"、吕胜中与他创作的"小红人"为剪纸艺术领域注入了新的血液。西方的剪纸艺术大师马蒂斯凭借抽象的表达与动感的构图,也为剪纸艺术的转换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试图通过梳理中国剪纸的发展脉络,加以对西方剪纸的分析,为中国传统民俗剪纸向当代文人剪纸转换提供可能性建议。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2020,(10)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谈中国传统民俗剪纸向当代文人剪纸的转换


《剪花娘子》

狮子,娘子,剪纸


《狮子娃》

剪纸,作品,娘子,画面


国内已有不少艺术家开始进行尝试打破传统创作规律的束缚,将新的元素融入传统民俗剪纸之中。“剪花娘子”库淑兰可以被视作第一位打破集体无意识创作规律、开始向当代文人剪纸转换的艺术家。库淑兰生于偏远的陕西旬邑县城,一生清贫还饱受丈夫的欺压,但这些都没有打倒天生乐观的库淑兰。她将剪纸视为情绪抒发的一种方式,用边剪边唱的形式进行创作。库淑兰的剪纸创作保留着原始艺术所固有的那种实用的和艺术功利的性质,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艺术矿脉[3]。库淑兰在继承传统创作风格的同时,也将自身的原创性风格融入其中。在库淑兰创作的多幅《剪花娘子》(图1)作品中,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其主体形象十分突出,将“剪花娘子”形象置于画面中心,且人物所占画面比例极大。在画面的空余部分,通常使用动植物纹饰进行填充,或是安排一些零散的人物。库淑兰打破传统剪纸中严格的对称性构图,在保证对称中心稳定的情况下,于四周设计了很多小的细节性纹饰进行装饰。这样就既能保证整个画面的对称构图,也不至于使得画面死板而缺少生气。库淑兰打破传统剪纸使用单色的传统,对于色彩的选择十分鲜艳,各种对比度极高的颜色经常出现在一张作品之中。库淑兰还开创性的将拼贴融入剪纸艺术之中,使剪纸作品的色彩更加丰富。在作品《狮子娃》(图2)中,通过多层纸张的叠加以及拼贴,使传统剪纸中的大红狮子变得五彩缤纷。库淑兰通过自己的尝试,在构图与色彩上突破了传统剪纸的范式,但在库淑兰作品中仍旧可以看到传统剪纸作品中对于“完满”追求的影子。几乎所有作品的画面构成都十分充实,主体部分之外也都使用各种纹饰进行了装饰,留白部分很少。图4《招魂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间剪纸艺术的构图文化刍议[J]. 熊辉.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8)
[2]马蒂斯与库淑兰剪纸艺术之比较[J]. 薛阳春.  美术教育研究. 2012(16)
[3]库淑兰剪纸构图艺术特点研究[J]. 杜杰,王家民.  装饰. 2012(08)
[4]民间传统的现代蜕变——吕胜中的艺术创作[J]. 刘骁纯.  美术研究. 1991(04)

硕士论文
[1]基于文化心理差异的中西剪纸艺术比较研究[D]. 杨凯伦.西安工程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56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sscizb/3456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c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