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食品论文 >

棕榈油在速食麦片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4 08:25
  本研究以燕麦粉、小麦粉、大米粉、麦芽糖浆以及加工稳定性较好的棕榈油为主要原料,开发口感好、性质稳定的速食燕麦产品,同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研究优化速食麦片的配方;结果得到最优配方为:熔点为42℃的棕榈油为最佳油脂原料,质量分数为5.7%,小麦粉、麦芽糖浆(葡萄糖当量值即DE值为50)、燕麦粉和大米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6%,13.4%,57.1%和14.2%。此外,将棕榈油速食麦片与市售麦片(西麦和桂格)进行对比分析可知,3种产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为接近;与西麦和桂格麦片相比,棕榈油麦片的汤汁可溶性固形物和高温吸水率更高,吸水膨胀率更低。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20,44(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棕榈油在速食麦片中的应用研究


油脂类型对速食麦片感官品质的影响

麦片,棕榈油,感官品质,添加量


采用感官品质作为响应值,分析棕榈油的添加量(0%,3%,6%,9%,12%和15%)对速食麦片品质的影响。实验时,采用熔点42 ℃的棕榈油,燕麦粉和麦芽糖浆(DE值50)的添加量分别为60%和10%,其余部分大米粉和小麦粉各占一半。如图2示,棕榈油添加量逐渐增加,麦片的感官评分先升高后降低,当棕榈油的添加量为3%~9%时,棕榈油速食麦片的感官评分达到较高值。因此,棕榈油的添加比例初步定为3%~9%。2.3 燕麦粉添加量对速食麦片品质的影响

麦片,燕麦,添加量,感官品质


预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40%~80%燕麦粉添加量对速食麦片品质的影响较好,因此研究燕麦粉添加量(40%,50%,60%,70%和80%)对速食麦片品质的影响。实验时,棕榈油和麦芽糖浆的添加量分别为6%和10%,其余大米粉和小麦粉各占一半。如图3示,燕麦粉添加量在40%~80%时,速食麦片的感官评分先升高后降低,当燕麦粉添加量为50%~70%时,产品的感官评分达到高值且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燕麦粉添加比例初步定为50%~70%。2.4 大米粉添加量对速食麦片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富硒营养黑麦片加工工艺研究[J]. 孟晶岩,栗红瑜,张倩芳,李敏,李新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12)
[2]不同制粉方法对燕麦粉货架期的影响[J]. 李肖汶,闫希瑜,胡新中.  麦类作物学报. 2019(06)
[3]果蔬燕麦食品营养与开发利用进展[J]. 张越怡,冯叙桥,张程慧,祁玉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12)
[4]不同挤压膨化温度对燕麦片风味成分的影响[J]. 汪新洁,刘凤杰,郑俊,史苏华,赵强,熊华.  现代食品科技. 2018(06)
[5]全黑小麦麦片的开发研究[J]. 吕少伟,王晓波,冯建岳.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3(02)
[6]燕麦保健功能的开发利用[J]. 吕耀昌,郑殿升,赵炜.  农产品加工. 2011(03)
[7]燕麦片加工品质评价及其品种相关性研究[J]. 路长喜,王岸娜,周素梅,王强,任长忠.  中国粮油学报. 2009(08)
[8]苦荞麦营养麦片工艺技术的研究[J]. 黄建初,李崇高.  食品工业科技. 2004(10)
[9]对棕榈油的综合分析与开发展望[J]. 李竹凤.  农产品加工. 2003(03)
[10]速溶即食营养麦片的加工技术[J]. 何贤用.  食品工业. 1998(05)

硕士论文
[1]燕麦品种及成分对燕麦乳稳定性的影响[D]. 孟凡欢.天津科技大学 2017
[2]棕榈油淀粉酯的合成及其结构与性质研究[D]. 曲莹.天津科技大学 2017
[3]燕麦淀粉物化特性及燕麦粉中风味成分的研究[D]. 刘凤杰.南昌大学 2016
[4]国内市场纯燕麦片及复合麦片营养、微生物指标及感官分析比较[D]. 闫金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5]膨化青稞芽麦片关键工艺参数和配方优化[D]. 葛宁.四川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06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606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7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