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食品论文 >

短程分子蒸馏提取滩羊尾脂共轭亚油酸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6 23:59
  建立一种从滩羊尾部脂肪中提取共轭亚油酸的短程分子蒸馏技术,实现滩羊尾脂的高值化利用。以滩羊尾部组织为原料,对比不同提取时间、不同提取温度和不同料液比对羊尾油脂的提取效果,研究短程分子蒸馏技术提取油脂中共轭亚油酸的效果并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油脂效果要优于正己烷、环己烷和无水乙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最佳油脂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2℃、提取时间8 h以及料液比为1∶30(g/mL),在该条件下,油脂提取率为89.46%。根据不同脂肪酸的平均自由程不同,对提取的油脂进行分子蒸馏,确定当蒸馏温度为320℃,真空度为1 mbar时,可有效地从羊尾油脂中蒸馏出共轭亚油酸,此时蒸馏轻相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为19.35 mg/g,比传统分馏方法产率高59.58%。 

【文章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41(1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短程分子蒸馏提取滩羊尾脂共轭亚油酸的研究


不同温度、时间和料液比对脂肪提取率的影响

脂肪,提取率,温度,多元回归


图1 不同温度、时间和料液比对脂肪提取率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将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得到脂肪提取率(R)对时间(A)、温度(B)、料液比(C)的回归方程为:

曲面图,提取率,脂肪,响应面


图2为时间、温度和料液比交互作用对脂肪提取率的响应曲面图。由图2可以看出,时间、温度、料液比这3个变量,在两两交互时,保持其中一个变量不变,随着另外两个变量的增加,脂肪提取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当达到一定值时又呈现出下降趋势,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脂肪提取率影响较大。应用响应面优化分析方法对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寻找最优响应结果见表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长链脂肪酸的研究进展[J]. 万静雅,涂行浩,魏芳,江正兵,徐淑玲,吕昕,董绪燕,向极钎,Siew-young Quek,陈洪.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08)
[2]中国水产食品质量及安全控制研究进展[J]. 郭添荣,张崟,叶梅,柯欢,张龙翼,肖全伟,吴治兴.  肉类研究. 2019(05)
[3]短程分子蒸馏技术精制巨尾桉叶精油工艺优化[J]. 胡雪芳,田志清,裴海生,张志民,王士奎.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2)
[4]不同月龄巴寒F2羊和小尾寒羊肌肉中共轭亚油酸含量比较[J]. 尹丽卿,杨晶,苏琳,刘树军,靳烨.  中国食品学报. 2017(02)
[5]黄油的短程分子蒸馏及其分馏物组成与物化特性[J]. 高希西,张书文,芦晶,刘鹭,逄晓阳,岳喜庆,吕加平.  中国农业科学. 2016(11)
[6]过瘤胃赖氨酸、共轭亚油酸和N-氨甲酰谷氨酸对舍饲滩羊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J]. 周玉香,杨宇为.  动物营养学报. 2015(12)
[7]橡胶籽油短程/分子蒸馏工艺研究[J]. 李林开,李琛,陶银.  粮油加工(电子版). 2015(09)
[8]营养调控对瘤胃及羊乳和羊肉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 张志军,赵芸君.  中国畜牧兽医. 2015(07)
[9]青海牧区高寒草甸草地放牧藏羊肉品质分析[J]. 黄文颖.  肉类研究. 2015(05)
[10]分子蒸馏技术富集沙棘果油中棕榈油酸的研究[J]. 张泽生,冯帆,胡芳,陈金艳,卢亚莉.  粮食与油脂. 2015(03)

硕士论文
[1]LA对贵州黑山羊CLA的沉积及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生长代谢的影响[D]. 王府.贵州大学 2019
[2]日粮精粗比对滩羊肉品质以及体脂和肌肉CLA调控的影响[D]. 王思飞.宁夏大学 2018
[3]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分离提纯甘油二酯[D]. 孙亚辉.河南工业大学 2015
[4]不同月龄不同部位羊肉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及脂肪酸成分的分析[D]. 杨晶.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5]日粮中添加百里香对滩羊肉风味物质的影响[D]. 康艳梅.宁夏大学 2014
[6]宁夏滩羊早期生长发育规律和生产性能研究[D]. 赵金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7]刮膜式短程蒸馏器芥酸回收试验及冷凝过程研究[D]. 王媛媛.四川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28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jieribaike/3628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1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