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美国制造业回归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8-31 07:04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意义

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实施制造业回归战略,加快本土制造业的回归及转型升级问题,支持和推动制造业发展,是美国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向中国的产业转移也不再是美国企业的“首要之选”,因此势必会对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和制造业企业的就业和利润产生影响。我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同时,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高强度消耗和高密集化使用的资源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所以中国制造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来应对美国制造业回归及自身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因此,中国制造业必须积极地承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在坚持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国经济必须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里面去。为了接收世界制造业的转移,我国要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努力加强研发力量,努力提高集成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中国制造业从中、低端产品加工厂转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通过研究美国制造业回归过程中对我国制造业在出口方面、就业方面及利润方面的影响程度,找出我国制造业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为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迈进世界制造强国之列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所以通过对美国回归制造业对我国制造业出口以及转型升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对于美国制造业回归必要性的研究

对于美国是否有必要制造业回归,美国学者存在分歧。一些学者认为美国政府没有必要强调制造业的回归。KuceraD.和 W. Milberg (2003)就认为美国不必要实施制造业回归。因为制造业回归目标是维护国内产业,以免得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但是这种战略容易酿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现象,并降低劳动生产率。FTregenna(2011)对制造业回归也持反对观点。实施制造业回归不利于自由贸易。而其它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有必要实施美国制造业回归战略。马丁内尔、罗伯特珀琳和迪恩贝克(2010)认为美国能够成立一个不是金融泡沫驱动的增长来源,能够重新建立一个完善的制造业,回归实体经济。2011年 8 月,BCG 公布了《美国制造回归》的通知,通知中强调,由于中国制造和美国制造的相对成本差距在不断缩小,制造业将重新回流本国。同时,《商业周刊》的编辑们认为,美国必须通过制造业回归这种变革来保持自己的世界经济领导地位。2009 年美国制造业振兴框架报告强调,制造业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所以美国制造业回归战略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于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必要性分析存在着不同观点。持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这会破坏自由贸易主义,导致贸易不公平竞争。持支持观点的学者则认为近些年来美国本土失业人数的上升以及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上升,需要加紧实施制造业回归战略,从而恢复经济和稳定世界领导地位。

(2)对于美国制造业回归战略的前景预测

国外学者对此也存在着不同的态度。部分专家认为制造业回归的前途光明。美国商务部(2012)表示,过去两年美国制造业开始出现积极发展势头,制造业就业岗位增加了四十万,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部门首次出现持续性就业增长。赞迪说,“制造业正处于转折点,制造业就业人数下滑之势已延续了几十年。现在,美国的制造业就业趋势渐渐上升”。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首席经济学家穆特雷同意此观点。他说:“在过去的 10 年里,美国已经实现了巨大的生产力增长,我们看到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实际上已经下降了”。制造业协会成员表示,产品有时候在美国生产成本更便宜,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了,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逐渐在上升。另外,页岩气的开发,为制造业回归的发展带来福音。特别是 21 世纪以来,美国的页岩气大规模开采成为美国制造业回归的优势。其它部分学者则认为制造业回归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全球视野”高尔特说,关心重视制造业可能有些错误。因为在未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仍将由服务业创造。乔治大学教授扬森布莱德说:我们必须意识到,美国的制造业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比较优势。”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劳工部长罗伯特说“我们不能欺瞒自己,制造业经济不可能回溯到 30 或 40 年前。”

........................


2  美国制造业回归的背景及效果


2.1  美国制造业回归的背景

2.1.1  虚拟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模式难以维系

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国凭借自身金融优势地位和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调整了国内的产业结构,将钢铁、纺织等实体经济中的制造业转移到东南亚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美国国内主要致力于贸易、金融等服务业,导致美国本土的实体经济比重迅速下降。

其次,美国政府在国内激励金融机构创新,促使许多金融衍生品产生,使国内虚拟经济比重持续上升。1999 年国会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奉行金融自由化战略,放开对市场的监禁,鼓动了更多金融衍生品的产生。2004 年,在美国泡沫经济的顶点,高盛的首席经济学家合作发表了一篇报告。在文章中,Hubbard 盛赞贷款衍生金融产品以及证券链。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明显加速美国的投行机构,把次级抵押贷款打包,做成各种证券并卖给全球金融机构,造成了金融风险的积累。

最后,因为美国本土内实体经济的外移和虚拟经济的持续膨涨,导致两者比例严重不等。如果一国经济与实体经济脱离程度过高会可能激发危机。因为,如果虚拟经济过于膨涨就要占用实体经济的资金,把用于生产的投资挤出去,加重两者矛盾。要是虚拟经济快速扩张,对金融业的投资回报高于对实体制造业的投资回报,基于理性人的假设,人们会因为追求高额回报而将手中持有的资金非正常注入金融市场等范围,遮掩了实体制造业运行中可能会存在各种失衡问题。大批资金在虚拟经济体系中无效用运作,而实体制造业因为缺乏资金而逐渐衰退。如果它与虚拟经济的不平衡水平到达市场无法进行自我调节时,会激发经济危机。

2.1.2  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居高不下

经济危机的爆发直接导致了种种社会问题。失业问题对于美国人民来说是最严重的问题。美国各大公司包含航空公司、金融机构、房地产公司和咖啡店等都在大量裁人,导致了美国失业率急剧上升。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 2003 年美国失业人数 10524.4 万人,失业率为 5.99%。到 2008 年,失业人数为 10737.8 万人,比上一年增加 2250.1 万人,失业 5.80%。2009 年经济危机全面爆发,危害结果也更加明显,失业率较上一年的 5.80%快速上升到 9.28%。美国净增失业人数 6415.6 万人。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赋闲在家导致了美国劳动力的浪费,也会给社会安全造成一定的压力,加上失业者的家庭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会降低,造成社会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就会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并且消费亦疲软,致使大量企业倒闭或者破产,遏制国民经济的增长并使经济受到重大损失。所以美国政府为了解决经济危机带来的种种危害,决定回归制造业,实施“制造业回归”战略。2011 年,因为美国政府对经济危机采取措施的影响,美国人口失业率降至 8.93%,失业人数也降至 16486.2 万人。而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 2015 年,美国的失业率已下降到 5.28%,失业人数 9944.6 万人。具体见下表。

美国制造业回归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

......................


2.2  美国制造业回归战略初见成效

2001 年美国制造业的增长值从 15385 亿美元增长到 2008 年的 18691.31 亿美元,每年都以高于 12%的增长率上升。美国的人口只占世界 5%左右,但是其制造业产值大约占了全球的 25%。在 2009 年奥巴马政府正式宣布制造业回归战略以后,一系列的措施在国内展开,经过努力美国已经基本从经济危机的猛烈冲击中稳定下来,“制造业回归”战略的实施已初见成效。

2.2.1  对外贸易有所回升

美国政府在 2009 年提出“制造业回归”战略,回归实体经济也是为解决危机带来的危害。2008 年以来,国际市场正在复苏,美国国内也正在落实利好政策,美国货物出口形势也在逐渐转好。美国货物出口额在 2008 年为 13088 亿美元,较 2007 年提高 1436.5亿美元,增长率高达 12.33%。而在 2009 年,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乃至美国经济的危害显现出来,货物出口额急剧下降到 10703.3 亿美元,增长率为-18.22%。所以美国政府在 2009 年年底提出实施制造业回归战略,在 2010 年美国的货物出口额呈现复苏状态,仅 2010 年当年就较 2009 年上升 2199.4 亿美元,上升幅度高达 20.55%。2011 年美国货物出口额为 14992.4 亿美元,增长率为 16.20%。此后,虽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美国货物出口额仍然在逐年缓慢上升。2012 年美国货物出口额为 15625.8 亿美元,2013 年为15920.4 亿美元,比 2012 年上升 294.6 亿美元,2014 年美国货物出口额为 16326.4 亿美元,比 2013 年增长 406 亿美元,增长率为 2.55%,较 2013 年增长率为 1.89%增长了0.66 个百分点。具体数据见下表所示。

美国制造业回归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

........................


3  美国制造业回归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研究 .................. 16

3.1  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现状 ............ 16

3.1.1  贸易规模增势减缓 .......... 16

3.1.2  制造业出口行业现状 ............. 17

4  美国制造业回归对中国制造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 28

4.1  美国制造业回归前后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影响的对比实证研究 .............. 28

4.1.1  数据来源说明 ............. 28

4.1.2  实证研究分析 ................... 29

5  中国制造业应对美国制造业回归影响的建议 .................... 41

5.1  出口方面 ........... 41

5.1.1  大力开拓出口市场 ........... 41


4 美国制造业回归对中国制造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美国制造业回归前后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影响的对比实证研究

4.1.1  数据来源说明

本节选取1998-2007年和2008-2014年两部分制造业增长值为表示,用AMZ1和AMZ2表示。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增长值经过联合国数据库网站整理得,用 CME1 和 CME2 表示。美国制造业回归主要表现在美国的制造业增长值,因为 2008 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所以 2009 年美国制造业回归开始实施,所以选取 2008 年为分界点。具体数据见下表 4.1和 4.2。

美国制造业回归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

美国制造业回归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

......................


5 中国制造业应对美国制造业回归影响的建议


5.1 出口方面

5.1.1  大力开拓出口市场

当前,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致使我国出口增长受到约束,同时使中国出口企业置于一个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中。出口市场一旦有所改变或者进口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就会在一定水平上造成了贸易条件的恶化,提高贸易摩擦数量。中国政府应该激励企业开创新的出口市场,适度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着重发展与新兴经济体以及邻近经济体间的贸易,以便减小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有利于提升一国国际贸易。当中国的出口只依赖于几个主要的市场时,容易出现出口垄断现象,致使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受到垄断企业控制。因此,中国要想保持在国际竞争市场的有力地位,就必须要实施市场多样化的战略。

第一,巩固与扩大欧盟、美国、中古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市场。这类市场一般经济程度高,购买力旺盛,是我国的重要出口市场。第二,开拓新的出口市场,比如非洲、东盟国家、拉丁美洲等地区,争取更广阔的贸易空间。我国出口主要产品为附加值低,价格低廉符合这些市场的消费因而对其出口有优势。第三,充分各个利用自贸区的建立。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显示,中国已签订 13 个自贸区。正在谈判中 8 个,正在研究中的 4 个。这些自贸区在贸易和投资方面比世界贸易组织更为优惠,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近些年来中国与其它经济体签署自贸区数量渐渐增多,中国将加强扩宽全球经济市场,,开通新贸易途径,疏散出口国家过度集中的风险。

5.1.2  加快制造业出口结构转型升级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制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随着世界产业转移以及德国工业 4.0 时代的到来,中国制造业的缺点逐渐浮现出来:自主创新能力弱,高尖端制造业对外依存度高,制造业企业欠缺创新体系;产品品位不高,缺乏品牌;资源利用率低;产业构造不合理,高尖端的制造业发展能力不足,产业国际化水平低。制造业是社会生产的重要构成部门,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加强制造业的出口力度,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这是使中国走向世界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2015 年两会期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制造 2025”。第一步:争取用十年,成为制造强国。第二步:到 2035 年,我国制造业水平达到制造强国阵营的中等水平。创新能力得到更大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明显加强,优势行业可以引导全球创新,实现全面的工业化目标。第三步:到 2049 年,稳定中国制造业的得大国地位,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在保持出口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优化出口结构,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着力提高出口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途径包括:一是以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建立与完善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二是贯彻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支持企业自主性高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继续发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支持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三是逐步停止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的加工贸易,并同时取消和降低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四是按照“有支持、有抑制、有退出”的原则,完善加工贸易产业指导目录、商品及企业分类目录,提高加工贸易行业准入标准,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吸引跨国公司把技术含量高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中心转移到我国,增强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促进加工贸易从代加工逐步向代设计到自创品牌转变。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06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106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b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