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研究

发布时间:2016-03-15 17:58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


第一节 关键概念界定

一、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在早期的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跟不上城市的发展速度,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城市与乡村之间形成二元结构,此时学者们纷纷提出统筹城乡、区域规划等思想,工业革命之后,乡村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业制度的完善,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我国在建国初期提出重点发展重工业、农村补给城市的发展战略,导致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国家也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此时的城乡一体化思想慢慢受到重视。

城乡一体化的早期理论是由外国学者提出,外国学者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关系和人口迁移问题,主要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空间规划这三个主题,但是真正定义城乡一体化概念的是我国的学者提出。黄艺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在承认城乡差异的前提下,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和加强城乡之间的公平来出发,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城市和乡村共同发挥作用来促进城市与乡村经济、社会、人口、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最终在城镇化发展中形成城市和乡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补给的区域整体,达到城市和乡村能够共享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乡村和城市平等发展的最终目标。十八大提出城乡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六个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人口一体化、社会一体化、规划管理一体化、生态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其中生态一体化指的是对农村环境治理中,改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的现状,缩小城市和乡村生态环保设施和建设的差异,促进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生态联系,最终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城乡一体化所表达的城乡关系就是把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整体来统一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城乡各种功能互补、社会制度统一、城乡居民权利平等的发展过程,让广大农民参与现代化进程,平等分享现代化成果。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理论

现代公共经济学文献对外部性理论的理解大多是参考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定义: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公民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附加给了别的公民无法摆脱的成本或者无需补偿的收益。环境问题大多具有外部效应,比如环境污染具有典型的负外部性,环境治理或者环境保护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性。

外部性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产生外部性的方式可以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生产的外部性产生的方式指的是由于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外部性,消费的外部性是指由于消费行为所产生的外部性,按照产生外部性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行为给它人带来一定的效益但是无法向它人收费的行为,比如绿色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减少排放等绿色效应对他人产生了积极作用,负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行为给它人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但是它人也无法向前者索取补偿的行为。比如游客在旅游景点随意丢弃的垃圾给当地带来的环境污染的问题,从而使该地区投入大量成本用于处理垃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环境公平理论

环境公平这一概念因为美国的环境运动而发起。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黑人掀起一场反环境政策运动,反对联邦政府将黑人和少数民族地区定为有毒化学废品和有污染的垃圾堆放地。1988 年美国出版了《环境正义》一书,本书专门介绍了环境公平和环境正义,尤其是从环境法的角度阐释了约翰·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提出了环境领域的公平(equity)、效率(efficiency)和安全(security)等问题。为此,美国环保局特意成立“环境公平工作小组”,旨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环境公平,此时的环境公平概念为大家所熟知。

.......................


第二章 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家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投入总量分析

在国家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国家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财政支持与城市的相比差距甚远。国家对农村的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以农业部为主,环保部为辅,而对城市的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以环保部为主,有专门的部门来治理城市环境和生态建设。为了更充分了解乡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现状,作者把国家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现状分成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总量的分析和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结构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为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提供的总量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为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提供的结构进行分析。其中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提供的结构分析分为纵向结构分析和横向结构分析,纵向结构分析指的是时间的纵向结构分析,作者找出不同时间段国家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来进行比较分析;横向结构分析指的是城乡之间的比较分析,作者找出同一时间段国家对城市和乡村的生态型公共产品提供的投资进行分析。

一、物质型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总量多于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

据搜集到的数据显示,我国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农业部,而环保部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因为数据有限,,找不到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所以这里的国家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的主体多为农业部,根据找到的结果显示,我国农业部对部分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不包括制度型生态公共产品)每年呈逐步增长的趋势。如果把农村部分生态型公共产品分为自然保护和环境治理,那么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就是自然保护,生态型公共产品则是环境治理,农业部对农村的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以环境治理为主。总体上,农业部对物质型公共产品的提供一直明显多于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2013 年农业部对部分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总共为 8 亿元左右,其中对物质型公共产品的供给为 5.3 亿元,占总供给的 62.5%,对自然型公共产品供给为 2.7 亿元,占总供给的 37.5%。具体上,农业部对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和物质型公共产品的提供每年都是呈增长的趋势。就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而言,农业部对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的支出每年呈 15%幅度增长,农业部对物质型生态公共产品的支出每年呈 14%幅度增长,物质型生态公共产品比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多出 117%,而且呈扩大的趋势。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研究

..........................


第二节 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投入结构比较分析

这里的结构分析包括横向结构分析和纵向结构比较分析。横向结构比较分析指的是同一时间段内城乡之间的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比较分析,纵向结构分析指的是国家对乡村提供的生态型公共产品总量的不同时间段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同一时间段内城乡之间的生态型公共产品投入比较发现国家对农村的生态型公共产品提供远远少于对城市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然后以国家对农村厕所的治理为例得出国家对乡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提供发现国家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投资越来越多。

一、国家对城市和乡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投入差距愈来愈明显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对环境污染也越来越重视,国家在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每年呈上升的趋势,国家对城市和农村的环境治理也相应增加,整体上国家对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很大的比重,但是在农村方面,国家环保部官网发布的环境污染治理数据甚至没有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数据,笔者只能从环保部发布的相关文件进行整理。通过整理和对比发现,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同一时间段国家对城市和乡村提供的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之间差别很大。以 2010 年国家的环境污染治理为例,2010 年环保部对国家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 6645.2 亿元,其中环保部对城市部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 4224.2 亿元,对农村部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 71.2 亿元,城市占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 64%,农村占环保部对整个国家投资总额的 1.1%,占对城市投资总额的 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研究

........................


第三章 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1

第一节 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21

一、 国家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投入总量不足...................21

二、 国家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投入不公平................23

三、 基层政府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投入结构不合理.............24

第四章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实现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对策................31

第一节 转变执政理念,加强主导地位.........31

一、树立城乡一体化执政理念............31

二、优化政府行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32

三、建立有效补偿机制以缩短城乡投入差距.................33


第四章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实现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对策


第一节 转变执政理念,加强主导地位

生态型公共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政府在生态型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在基层,村民依靠政府的现象更加明显,所以政府更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首先,政府在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中要优化自身行为,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自身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为村民的基本生存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其次,基层政府也是一个有限政府,不可能做到让每位村民都满意,所以政府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求其他渠道的辅助,完善多中心、多层次的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制度,尤其是在农村偏远地区,积极帮助村民建立属于自己的、约定成俗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本土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树立城乡一体化执政理念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日益减少,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生态环境是准公共物品,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虽然城市和乡村地理位置相隔较远,但是因为生态环境的外部性使得城市和乡村的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再加上我国生态型公共产品的供给有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政府应树立城乡一体化的执政理念,多关注乡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供给。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型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有物质型生态公共产品供给,包括公共垃圾设施、水库堤坝等等,自然型生态公共产品供给包括对农村山林的保护、湿地的保护和田地的保护等等,对根本的是对制度型生态公共产品的提供,在资金上要加强对农村环保的投入,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设有专门的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和专职环保人员,这些都需要政府在执政中注意加大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

........................


结语

乡村环境因为经济的开发而遭到破坏,乡村环境也因为稀缺性而具备价值,所以乡村环境的公共属性也发生了变化,乡村环境根据不同的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型公共产品,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政府是公共产品提供的绝对主体,同样,政府也是乡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提供的主体。但是通过搜集到的数据分析显示,我国政府对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跟城市相比显得极为不公平,无论是体现在数量还是在结构上,无论是物质型生态公共产品还是制度型生态公共产品,国家对城市生态型公共产品和乡村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提供都差别很大,究其原因发现导致这种不公平局面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除此之外还有基层政府、乡村本身环境的特点及变化、城乡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等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文章最后,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结合我国统筹城乡环境试点——重庆市提出的《重庆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2008—2020年)》,并以相应的理论为基础,从国家制度、政府执政、技术改革以及公民参与和理念的改变这四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由于笔者水平、时间仓促、参考资料有限,本文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是笔者研究水平和写作水平有限,很多问题没有深入挖掘,找到的原因也不是很全面,提出的对策或许也不是很到位,这些都需要笔者在以后的研究中多下功夫,提高研究水平,争取对这方面的问题做到全面的剖析;二是生态型公共产品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国内对此概念没有标准的解释,本文是参照樊继达的定义来研究,一家之言总有片面之处,所以生态型公共产品的概念解释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三是本文研究的是我国乡村生态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有效供给是一个很宽广的范围,供给的主体也没有做到有针对的研究,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农村环境相差很大,所以把研究范围定在我国乡村显得有点大,研究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缩小;四是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不够充分,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理论研究在文章的篇幅占得比重比较大,实证调研和实证研究跟理论研究相比显得很不足,还需要加强对实证的研究。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4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4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2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