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培训师职业认同的叙事探究

发布时间:2016-03-16 16:32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自身经历这是写在国内首部关注培训师成长的小说《培训师》后记中的一段话,表现了当下,“培训”与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以及“培训师”职业随着培训的普及而广为人知的状态。虽然文字的本身并没有华丽辞藻,在我读来,却似一面镜子,照见我感慨万千的职业路程。和培训悉心相伴的数年,是本篇研宄论文诞生的源头。

在职场上,从事与企业培训相关的工作,至今己近个年头。若干年前,培训”于我是及其遥远的词汇,脑海中唯有余世维之类的名词能与之画上等号。因就职于研发部门,对产品的了解非常深入与具体,因此,经常需要从各个角度编写产品资料,供员工们学习、使用。不知是何时开始,也许是受时代变革之风的影响,领导们开始意识到“全面提升全员知识水平与能力”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于是,培训部应运而生。产品技术部门的几位员工,包括我,转岗从事培训工作,从此,“培训师”成了我的头衔,正如在上述引文中描写的那样,“培训”由远及近,成了我每天都要接触的事。

培训工作带来诸多愉快的感受:例如被学员称为“老师”时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又如去某城市出差,在异地偶遇曾经的培训学员,一种叫做“桃李满天下”的小小幸福令忙碌的脚步倍感轻盈。培训师们会说:“培训太有意思了,我觉得有太多课程要讲,有很多内容可以开发”;也会认为:“除了培训,我不想干别的”。我们因拥有众人的信赖和尊敬,相比较其他职业,对职业有着更高的满意度和成就感。

他们在情感和心理上显得无助并消极。我不尽困惑:从激昂到倦怠,宄竟是什么导致抱怨的出现?是培训师的内因驱使,还是外因所致?如果存在内因或外因,又会是什么?培训师应该怀着怎样的态度理解自己的工作?如果对现在的“培训”表示不够满意,那么,培训应该是什么摸样?鉴于以上诸多困惑,我非常希望能以研宄为契机,解开心中的谜团,并试图寻找到一把钢匙,重启培训师们心中的激情与信念之门。


第二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综上所述,良好的职业认同是事业成长的基石,培训师个体在职业道路上的成长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培训业的发展成败。因此,要想行业健康地发展首先关注其中的“人”是我本次研究的执念。通过了解培训师们的成长经历,进入工作现场观察,倾听他们生活、工作中经历的事和感悟,从而试图去反映:在培训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培训师们如何看待正在从事的职业?又希望它向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培训师们如何建构职业认同?培训师的职业认同又有哪些要素构成的?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职业认同的研究始于国外,研究内容己经相当丰富。既有对职业认同基本概念的研究,也有针对职业认同前因变量、结果变量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包括一般的中学生、大学生以及职场人士也涉及特殊类型的群体,如:黑色人种、残疾人群、交流学生等。

而国内的研究相对比较局限,对象大多集中于教师、医护人员或学生群体,还未见聚焦于培训师群体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希望以培训师为对象,在培训业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做探索性研究。

2.实践意义

1)对个体的意义

作为培训师群体中的一员,同事们的抱怨和消极情绪我也曾经有过。为了健康、愉快地在这一行继续走下去,我希望透过本研宄中他人的视角以及我的理解与检释,完成一次自我反思,也是对既往工作中困惑求解的过程,从而对未来的职业道路产生更积极与全面的认识。

同时,对本研究的另一个主角一一被访者,以及同行、或即将投入培训行业的有识之士们,通过回顾或阅读职业经历中的关键事件,与心灵接触、与思想碰撞,得到体会和启示,如果能对未来的发展或工作选择产生引导作用,那将是本研究的深远意义所在。


第二章相关研究基础


第一节基本概念界定

一、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是职业发展研究领域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在有些研究中也被称为职业同一性。职业认同与个人的职业决策、探索和职业成功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关系到个人在复杂的职业环境中能否适应的问题。国外对于职业认同的研宄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创建不同的理论,大致可总结为“结果说”、“过程说”两种不同的流派。“结果说”强调职业认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个体认识自我和职业环境后的一种结果。“过程说”则强调职业认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个体在与职业环境的互动中对自我的认识过程。

国内对于职业认同的界定比较完整的当属我国心理学家车文博教授在《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中对职业认同的定义,认为职业认同起先是心理学上的概念,是指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职业认同一般是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的过程中,对该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职业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甚至对职业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极为熟悉和认可的情况下形成的,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该定义对职业认同进行了3点归纳,首先是职业认同的内容,是个体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与期望一致;其次指出职业认同是一种“过程”;最后提出了职业认同的功能,是个人努力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

学者崔新玲对职业认同形成的时间维度作了补充,认为它还应该包括从事职业前对职业的感知、认识和评价。

综合上述论述,我认为职业认同是个体在职前与职业过程中逐渐形成,因此,是一个“过程”,是对职业的认知和评价,它会随着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改变而变化。

二、培训师培训是一种由组织创造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组织力求实现员工价值观、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的改变,从而使他们能够在现在或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出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

培训师是在职业培训领域对培训工作者的称谓。在我国,是一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并快速发展的新兴职业。年,原上海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委托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完成了《职业培训师职业标准和资格证书制度》的研宄,该研究在总结国外培训师制度的成熟经验和国内相关调研基础上,对职业培训师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培训师是在任何类型的组织中,能够运用现代培训理念和手段,策划、开发、营销培训项目,制定,实施培训计划从事培训教学、培训管理和培训咨询活动的人员。


第二节关于培训师的研究综述

2012年10月21日,我通过中国知网,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题名”为检索项、分别用“培训师”、“培训讲师”、“讲师”、“内训师”、“外训师”为检索词进行查询,1999-2012年间,检索到论文共23篇。为了确保资料的更新情况,2013年1月30日进行第二次检索,同时,考虑有些企业会使用“企业教练”、“培训经理”、“培训工程师”、“训练师”的相近术语,故追加为检索词一并检索。共得到26篇论文,分布如下(见表,均为硕士学位论文。

培训师职业认同的叙事探究

在既有文献中,尚未对有关培训师的研究做过比较完整的文献综述,因此本文将在这个环节略微多些笔墨。归纳上述篇论文,对培训师的研究主题大致可分为如下5类:

1.对国外培训师制度的总结研究

高洁通过分析英美国家对企业培训师职业角色定位和能力的要求,对我国企业培训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出自下而上建立培训师专业组织等五个方面的建议。就目前收集到的论文中,它是国内最早以“培训师”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对当时正在蓬勃发展但又处于摸索阶段的我国培训行业而言,总结国外的经验,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陶扉详细介绍了德国企业培训师制度的发展状况,由此提出,中国应借鉴其成功经验,从改变职业学校陈旧的师资体系、健全培训师资格认证制度等方面推进我国企业培训师行业的发展。

郭翠吸取美国的经验和启示,提出通过在大学内设立培训师人才专业教育、建立专业共同体促进培训师的持续发展,是我国培训师人才培养的途径。


第三章研究设计..........11

第一节研究目标........11

第二节研究方法...........11

第四章阴差阳错亦圆满一平安的职业历程........16

第一节访谈背景......16

第五章俯仰之间一职业认同的建构及内涵......31

第一节平安的职业经历梳理.......31


第六章牵牛花开职业认同的机制


当我开始感受到培训师会特别在意他人的反馈与评价,是从我们在地铁站会面时平安截然不同的形象开始,服装的改变为当天的平安贴上了标签与平时的她、包括访谈当天的她的模样形成差异化。而当我经历完一天完整的培训始末,当我在梳理访谈资料时想到平安强调的“培训是一个系统”的观念,我开始意识到:正如培训不能脱离系统而孤立存在,作为培训的主角一培训师也同样存在于系统之中。培训师向外界表现自己,外界对此给出评价与反馈,左右培训师的职业认同,由此循环往复。在社会学的认同理论中,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关于“镜中我”的概念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产生的,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是关于其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映,是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自我的概念。既然我对于“他人认同”的意识源于那次课堂观察,那就让我先为读者呈现当天用的情形,并分析,寻找镜子里究竟映射了什么,引起了培训师平安的思想与情绪、行为的变化。


第一节课堂观察实录

一、背景

访谈结束的时候,我曾经向平安提出希望去观摩她上课的要求,对于我希望去观摩她上课的要求平安虽然答应了,但时间的问题很难确定。5月,她已在合肥常驻,为了那个学校的事情,并且有些合作的项目正在顺利开展。为此,我做好了去合肥做课堂观察的准备。

培训是为一家数码营销公司做的,公司的规模,平安提前用邮件给我做了介绍:不算大,但该有的都有了,公司业务涉及450多个行业,在长三角地区算是名列前茅的。老板是台湾人,但管理方面基本己经非常本土化,今年接下了2个知名电商的相关业务,人员扩充迅速,提拔了一批年轻的一线工作人员担任基层管理,但是,缺乏必要的管理技能,整个管理团队执行力不足,让公司高层头痛不己。通过朋友的推荐,促成了这次培训。


第七章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培训师的职业认同

解读完主人公平安的职业经历和培训课堂的人物情景,让我们略作回想本次研究需要澄清的问题,其一,培训师的职业认同如何形成;其二,培训师的职业认同是如何构成的,包含哪些要素。现在,该是跟随最初的研究主题梳理本次研究结果的时刻。

研究发现,本案例中培训师的职业认同形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经历了光环-清晰反思执著的4个阶段。在光环期,对培训职业与培训师角色形成良好的印象,从而诱发从业动机;走上培训师职业道路后转而进入清晰期,会通过各种事件体会到从事该职业的满足与无奈;继而对这些体会产生反思,进入第三个阶段,积极的反思会化解掉无奈,更拉近个体与职业的距离,从而稳定地进入第四期一执著。一旦进入执著期,即使再大的阻碍都无法改变个体从事培训师职业的坚定信念,这时候的任何考虑不只是为了职业,而是为了整个的行业,行业的未来,行业对于社会的意义将是她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理由。

在培训师的职业认同中包含5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

培训师职业认同的叙事探究

其中,职业认知、职业评价、职业情感、职业行为,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清晰的认知是基础,为前路明确了方向;而评价是“坚持还是放弃”的判断标尺;经历了认知和评价之后,开始对职业有了感情,喜欢也好,厌倦也好,都会在第四阶段跟随情感体验拿出自己的行动。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5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5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3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