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八佰》与意识形态的历史性书写

发布时间:2022-11-09 21:01
  电影《八佰》刚刚上映时就在电影市场受到了广泛的讨论,不少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反复感受到一种历史的主观书写,认为这一创作偏离了一部战争题材电影本来应该有的样貌。但是作为一部少见的完整表现国民党抗战时期独立领导的抗日战斗的电影,《八佰》在意识形态的表现上其实一直坚持的是当下主流的文艺作品的表现要求。本文以此为进入文本的主要视角,来讨论这部战争历史电影在主流意识形态塑造上的努力。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八佰》电影文本的细读
二、真实的细节与虚构的意象:历史还原的一种方法
结语:宏大的历史与微末的需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月几时有》:许鞍华战争题材电影创作的叙事新变[J]. 董蕾.  名作欣赏. 2020(26)
[2]中美现代战争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对比研究[J]. 全美龄.  传媒论坛. 2020(09)
[3]论“十七年”时期电影的民族化与崇高美[J]. 崔芳菲.  美与时代(下). 2020(02)
[4]中美战争题材电影文本的文化分析[J]. 江凌,傅晓敏.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06)

硕士论文
[1]新世纪中国战争电影中的英雄形象研究[D]. 张慧.山东师范大学 2020



本文编号:3704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704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5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