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影像的“刺点”:纪录片《最后的山神》的符号学解读

发布时间:2024-06-15 04:04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主要以中国境内鄂伦春族最后一位萨满孟金福为中心人物,通过记录他和老伴在山林中原始的游猎生活,从多角度、多层面展现主题,让我们走进了鄂伦春族的内心世界。本文试图借用符号学思维来重新解读《最后的山神》,从纪录片影像表征的主体呈现、聚合轴"独具匠心"的主题设计、文化"刺点"书写的主旨深化来做深入分析,探究视听语言符号背后的奥秘,对观众理解纪录片蕴含的深层次意义有一定的启示。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主体的呈现:《最后的山神》的影像化表征
    (一)“山神”形象的文化原型
    (二)“山神”形象的影像化建构
二、主题的设计:聚合轴上的“独具匠心”
    (一)细节的选择
    (二)人物的确定
三、主旨的深化:文化“刺点”的书写
    (一)人物身份的转换,产生纵深式“刺点”
    (二)光线、音乐与镜头的“不配合”,创造突兀式“刺点”
    (三)“山神”符号的建构,形成反复式“刺点”



本文编号:3994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994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6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