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特别推荐|翻译之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发布时间:2016-11-25 11:18

  本文关键词:国际译评与中国文学在域外的“活跃存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期“特别推荐”栏目关注翻译研究,向您推荐一本书、一篇论文和一个网站。推荐图书

特别推荐|翻译之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傅雷,2014,《翻译似临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推荐理由:傅雷不仅是名闻遐迩的翻译家、才华横溢的著作家、贯通中西文化的艺术批评家,更是一位成绩卓著的教育家。傅雷在漫长的翻译生涯中,一面译,一面思索,一面改进,一面再思索。虽然从表面上看,他似乎并未留下太多纯粹讨论翻译的文章,但在致友人(如林以亮)的书信中,在其他谈论音乐、艺术的文章里,都可以发现不少线索,足以汇集为融会贯通、自成体系的译论,而傅雷在翻译各种有关音乐、艺术、文学、戏剧的文章里,又受到滋润与启发,在思想境界与语言技巧方面不断得到提升,从而沃养了文学翻译的园地,使之绿意盎然,平添无穷无尽的原创力与生命力。

傅雷的翻译以传神为特色,成就极高,传布很广,自成一种译派,在广大读者中有很高声誉和群众基础。作为一位有扎实实践经验的翻译家,傅雷对翻译经验的总结与探讨不但对有志于翻译的学生、翻译理论研究者广有裨益,其中体现出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求学做事态度更能使广大读者深入了解这位翻译家的精神世界。

《翻译似临画》由翻译家傅雷之子傅敏精选傅雷谈翻译的文章与书信,在原版基础上重新修订,仅保留傅雷亲撰内容,并首次配以珍贵的原版书影、傅雷手稿图片、傅雷研究资料目录汇编等。

推荐人:金圣华原籍浙江省上虞县,生于上海,小学、中学分别就读于台湾省立北师附小及第一女中,后随家迁往香港,于培正中学毕业,随即进入崇基学院,主修英国文学,毕业后负笈美国与法国,分别获华盛顿大学硕士及巴黎大学博士学位。金女士自返港后即执教香港中文大学。教学之余,积极从事社会服务,曾出任香港翻译学会会长,任期内筹办十项大型活动,筹募翻译基金,创设有史以来第一项翻译奖学金,对推动翻译事业及促进双语水准贡献卓越。金女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及新亚书院校董,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荣休讲座教授,中文大学院士及香港翻译学会荣誉会长。1998至2000年为中文大学创办“第一届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此后一连主办三届,在世界各地华裔社会影响深远。1997年6月因对推动香港翻译工作贡献良多而获颁OBE(英帝国官佐)勋衔。推荐论文

特别推荐|翻译之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刘亚猛、朱纯深,2015,国际译评与中国文学在域外的“活跃存在”[J],《中国翻译》,36(01):5-12。

摘要:对于正力争进入世界文学殿堂的中国文学作品,在解决了翻译和流通这类技术障碍之后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是如何在英语文学体系中被“激活”并在其中活跃地存在下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引起英语读书界的关注并赢得其权威书评机构及书评家的积极评价。有影响的国际译评主导着欧美文化语境中跟阅读翻译作品相关的舆论,影响并形塑着目标读者的阅读选择、阐释策略及价值判断。除非为这些评论所看重,英译中国文学作品将不可能在域外读者中产生阅读兴趣并成为他们富有意义的阅读经历。因此,探索域外涉华译评的生成机制并寻求通过积极参与影响相关读书舆论应是中国译学与比较文学领域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翻译文本;激活;活跃存在;书评;国际翻译批评

推荐理由:近年来,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备受瞩目,相关研究成果丰富,那么这些译作的影响力又如何呢?《国际译评与中国文学在域外的“活跃存在”》一文着重探讨了这一问题,,引导我们通过国际译评来考察译介接受的情况。作者指出,译本需要通过目标社群的阅读才算得上“活跃存在”,而文学作品的“国际受众”不是个体读者的集合,而是主流读书舆论的人格化,因此那些具有权威性的书评便是我们了解域外接受的良好资源。本文不但举例分析了国际译评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边缘化现象,更提出了我们的应对策略,对中国文学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探索极具启发性。

推荐人:王颖冲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博士,曾赴香港理工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曾受“中美富布赖特”博士生子项目资助赴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在 CSSCI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多部译著。已主持完成香港理工大学研究项目“当代中文小说翻译史(1950—2010)”,目前正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现当代中文小说英译丛书研究(1979—2001)”。

推荐网站

网站:Paper Republic: Chinese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网址:

推荐理由:“纸上共和国”(Paper Republic: Chinese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由译者陶建(Eric Abrahamsen)等人创立于2007年。网站及时更新有关中国当代文学及其英译的各类新闻,包括书展、讲座、评奖、译作、访谈等,更重要的是讨论如何更好地翻译和推广中文文学作品。国内外译者在此发布自己的译文片段(),尤其注重挖掘新人新作,而不仅仅局限于经典和严肃文学。“纸上共和国”吸引了大量的英语母语译者,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海外对中国文学及其翻译的兴趣,“引入”式的译介模式正在逐步加强。中国文学英译的受众长期局限于学术圈,而在这个互动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邮件联络到主要供稿人交流经验、切磋译技、评析译文(),而供稿人也和文学经纪人、出版社密切交往,或将助推中国文学译本走向大众阅读的时代。

推荐人:王颖冲 博士

了解由王颖冲老师主持的第20期“我来读文献”活动:“我来读文献”No.20活动邀请 | 主题——翻译研究(?__biz=MjM5ODcwMjgzMw==&mid=400671034&idx=1&sn=68a3119cc4cd1af7eeaef322c3c58513#rd)

获取更多翻译方向的文献推荐信息,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声明】本文版权归iResearch外语学术科研网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email protected]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


  本文关键词:国际译评与中国文学在域外的“活跃存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1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91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3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