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张爱玲隐喻性小说艺术与中国文学传统_刘俐俐

发布时间:2017-02-21 11:23

  本文关键词:张爱玲隐喻性小说艺术与中国文学传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2年第5期(第27卷)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52012(Vol.27)张爱玲隐喻性小说

艺术与中国文学传统

刘俐俐

摘要:张爱玲小说可概括为隐喻性小说,这是张爱玲继承融诗歌小说为一体的中国文学整体传统的

可视为中国文学传统发展延续至现代的产物,即张爱玲从说书体小说汲取说与听的审美思想及独特创造,

“诗言志”、“诗缘情”叙述精华,并从诗歌中汲取的抒情及注重喻说的诗性传统,将两者水乳交融地合成为

隐喻性小说。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点,受众广泛、被广泛改编为影视和舞台剧以及经典化程度高等现象,

均可从中得到很好的解释。张爱玲对于中国文学的贡献就在于创造了隐喻性小说这一小说类型,藉此可

生成隐喻性小说诗学。

关键词:张爱玲;隐喻性;小说艺术;中国文学传统

“张爱玲研究的若干当代文学理论问题”(AS1204)基金项目: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刘俐俐,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天津300071)

张爱玲研究如何创新?笔者的基本思路为,应将张爱玲放置在中国文学传统中,考量其文学创作的特点与成就。藉此笔者检索了目前张爱玲研究的现状,发现张爱玲的研究成果业已表明“张爱玲

①,不只是一个作家,她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对张爱玲文学成就的研究涉及了各个方面。笔者以2003

“张爱玲”“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年至2010年为时间设定,以为关键词,在的中搜集到5

577篇论文(采集时间:2010年8月16日)。论文遍及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包括大众传播、编辑学等)、艺术学(包括电影、戏剧、音乐、美术等)、中国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等)等学科。文学领域研究涉及作为作家的张爱玲研究;意象、叙述话语、时空特点、人物心理分析、语言特色、悲剧意识等小说艺术研究;张爱玲与本土乃至外国作家比

电视、较研究;张爱玲作品作为世界性的华文文学乃至流散文学的研究;张爱玲小说散文改编为电影、

戏剧,以及大众传播和接受等经典化过程的研究。其中意象研究尤为突显了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趋

“家”、“太阳”、“金锁”、“男胎与木雕鸟”、“连环套”我国学者对于张爱玲小说中诸如势。近10年来,,

“疾病”、“色、“色彩意象”等实体意象,对戒”以及等虚体意象,都有从文学到文化的深入研究。夏志

:“凭张爱玲灵敏的头脑和对于感觉快感的爱好,清的表述可为代表性评价她小说里意象的丰富,在

②”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此研究现状表明:其一,张爱玲文学创作涉及文学及文学以

外诸多文化问题。其二,就目前张爱玲文学研究来看,分散性突出,在广阔文化背景特别是中国文学传统背景中的综合性研究不够。本文意在将张爱玲小说艺术放置在诗歌与小说为一体的中国文学传

:《张爱玲逝世十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致词》,:《张爱玲:文学·电影·舞台》,钟玲见林幸谦编伦敦:牛

2007年。津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小说史》,1991年,刘绍铭编译,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第403页。②夏志清①

·113·


  本文关键词:张爱玲隐喻性小说艺术与中国文学传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4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44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0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