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2002~2003年度广州市优秀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2017-02-23 08:14

  本文关键词:“语”“文”的离合与中国文学思维特征的演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02~2003年度广州市优秀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简介

   2006年12月4日 16:15:43     


  刘晓明  男,广州大学城市文化研究院院长、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广州市重点学科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校特聘教授、文学博士。1955年出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戏剧史与民间文化,在《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发表论文《杂剧起源新论》,在《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发表论文《“语”“文”的离合与中国文学思维特征的演进》,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等摘要。此外,还在《文史》、《文学遗产》、《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文献》、《中国典籍与文化》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独立撰写学术著作三部,合作及参编学术著作五部。个人学术成果获奖有: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广东省高校第二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专著类三等奖、广州“八五”社科规划课题优秀成果专著类三等奖、广州市2000~200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目前主持的在研省部级以上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类群理论与杂剧的生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一项:《杂剧形成史》;教育部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一项:《〈江南野史〉的校注、辑佚与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一项:《广东清代孤本小说〈煲老鸭〉的发现与研究》。此外,还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


  纪德君  男,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博士。1966年9月出生。主要从事古代小说研究。曾主持部级、厅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编著1部。其中《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中国历史小说的艺术流变》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列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出版。此外,还在《文学遗产》、《中国文化》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4篇,其中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专著《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获2000~2001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才子形象模式的文化心理阐释》获第二届广东省期刊优秀作品二等奖。被评为广州师范学院第三届十佳青年教师、2000年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


  彭  澎  男,广州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博士。1961年出生。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先后任软科学研究所管理研究室副主任及主任、社科顾问公司总经理、国际经济社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科研处处长等职。另兼任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广州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广州政治学与行政学学会副秘书长。主持或参与编写十余本书,发表近百篇论文,主持或参与大量政府、企业委托的研究和咨询项目。专著《国际政治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在国际层面上分析政府与市场力量关系;《政府角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分析政府在国家内部事务中的角色;《政府治道变革——跨国公司对我国政府治理方式的影响及对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民出版社2004)在跨国领域分析政府治理方式。三部专著组成“现代政府理论三部曲”。

  吴智文  男,广州市社科院副研究员。1957年出生。近五年来,在灾害经济学、区域经济史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共完成广州市软科学研究项目3项、市社科规划项目1项、市社科基金项目2项、市领导交办课题1项。撰写及主编《广州现代经济史》等3部专著,发表论文6篇。2003年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002年获得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南五省(区)人民出版社优秀图书奖各1项,以及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各1项。《未来十年自然灾害对广州经济发展影响的对策研究》等7项研究报告被市有关部门采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李仁武  男,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伦理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党校系统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1964年出生。近年来主持了多项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其中《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的制度伦理建设问题研究》是 200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主编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现代思维学》。在《光明日报》、《云南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岭南学刊》等报刊公开发表独立完成的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加强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获得2001~2002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年获得全国党校系统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和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李三虎  男,中共广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室主任、教授,《探求》杂志主编,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技术哲学学会CSPT)主任委员。1964年11月出生。长期从事科技哲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1部专著(《“热带丛林”苦旅——李比希学派》),合著专著3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国外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负责主持了200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研究“马克思的技术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化视野中的大技术系统》和《女性价值观念与技术建构》先后获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探析》获1998~1999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0年广东省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2000年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世界历史意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文获广东省党校系统优秀成果二等奖。


 

 

(编辑: 吴青山 )


  本文关键词:“语”“文”的离合与中国文学思维特征的演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4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44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8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