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屈原诗歌与楚人审美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18:04

  本文关键词:屈原诗歌与楚人审美观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的研究领域是探析楚人审美观念,及蕴含的美学特征,以及这种观念对屈原诗歌的思想与艺术成就的影响。文本从美学的角度,从楚人审美观念文化角度出发,对楚人审美观念从器物文化、信仰文化、神话及其他方面,再到楚人审美观念的内在特征的论析中,揭示了楚文化对楚人审美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最后,以楚地境内伟大诗人屈原的诗歌为代表,重点分析了屈原、屈原诗歌与楚人审美观念三者息息相关的联系,由此既可挖掘楚辞的文化底蕴及屈原的美学思想,又可有助于更好的研究楚文化中的美学部分。本文试图从四个章节探讨屈原诗歌与楚人审美观念的研究:第一章节为楚人审美观念概观。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从如青铜器、玉器、鬼神观、图腾、神话、服饰佩饰、建筑以及歌舞等几个方面来论述楚人审美观念的体现;另一部分则是延续第一节的内容,分析概括了楚人审美观念的内在特征,总结了四点,分别为对和谐的追求;对灵动的崇拜;对炫丽的热爱以及对壮大的崇尚。第二章节则从楚国地理环境、楚国历史文化、楚国巫文化,以及楚国哲学思想四个方面出发,分析楚人审美观念形成的背后深层原因。第三章节以及第四章节主要是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为主,朱熹的《楚辞集注》为辅,结合各个时期的文献史料和出土文物,从屈原的诗歌角度出发,提供楚人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审美追求概况的画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饮食、器物、服饰、居住、音乐、图腾美政。这样的视角可以立体的、全方位的展示屈原诗歌中的体现楚人审美观念的情况。结论部分则是从总体概括屈原诗歌的艺术成就与楚人审美观念息息相关的联系,由此说明楚国文化对屈原文学创作带来的灵感及影响,然而另一方面屈原诗歌也丰富了楚文化的内容,并与楚国其他文学现象,如老庄哲学等,让楚国文化达到了顶峰状态。
【关键词】:屈原诗歌 楚人审美观念 审美特征 楚文化 美学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第一章 楚人审美观念概观14-35
  • 第一节 楚人审美观念的体现14-23
  • 1、器物文化14-17
  • 2、信仰文化17-20
  • 3、神话20-22
  • 4、其他22-23
  • 第二节 楚人审美观念的内在特征23-35
  • 1、对和谐的追求23-26
  • 2、对灵动的崇拜26-29
  • 3、对炫丽的热爱29-31
  • 4、对壮大的崇尚31-35
  • 第二章 楚人审美观念与楚文化的关系35-47
  • 第一节 与楚国地理环境的关系35-38
  • 1、山水之美35-37
  • 2、植物之茂37-38
  • 第二节 与楚国历史文化的关系38-41
  • 第三节 与楚国巫文化的关系41-43
  • 第四节 与楚国哲学思想的关系43-47
  • 第三章 屈原诗歌与楚人的审美观念(一)47-57
  • 第一节食物与酒饮47-51
  • 1、食材47-50
  • 2、酒饮50-51
  • 第二节 日常器物与祭祀器物51-53
  • 第三节 服饰与佩饰53-57
  • 1、服饰53-54
  • 2、佩饰54-57
  • 第四章 屈原诗歌与楚人的审美观念(二)57-68
  • 第一节 居住与建筑57-59
  • 1、居住装饰57-58
  • 2、建筑环境58-59
  • 第二节 歌乐与舞蹈59-63
  • 1、歌乐59-62
  • 2、舞蹈62-63
  • 第三节 图腾与美政63-68
  • 1、屈原诗歌中的“凤”64-65
  • 2、屈原与“美政”65-68
  • 结语68-69
  • 参考文献69-72
  • 致谢72-73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维英;楚人亦自称“荆”[J];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05期

2 王祖龙;楚人的视感与审美心态[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刘玉堂;浅议楚人的竞技项目及其水平[J];江汉考古;2003年03期

4 赵炳清;楚人先民溯源略论[J];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5 王纪潮;楚人思维中的“浪漫”和“理性”问题[J];江汉论坛;2005年05期

6 杨爱华;陈恳;李英;刘红;;先秦楚人“尚武”成因探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陈昆满;;古代楚人的诚信品格[J];世纪行;2007年10期

8 王峰;黄莹;;楚人文化心理论略[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刘玉堂;;楚人精神与“支点”构建[J];世纪行;2012年05期

10 郭仁成;屈赋中所见楚人的经济生活[J];求索;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龚长根;周卫;成建超;;楚人在铜绿山古铜矿采金考——关于船形木斗功用的商榷[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六期[C];2007年

2 李金坤;;楚文化与中原文化渊源六论[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陈剩勇;;楚族的精神风貌——信仰、习尚、性格与情感[A];民族学研究第九辑[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文景 余家明 实习生 余惠玲;郢国稻苗秀 楚人菇米肥[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4年

2 杨理胜 湖北省博物馆;楚人精神与武昌首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于兵;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的策划设计[N];中国文物报;2009年

4 王生铁;楚文化的六大支柱及其精神特质[N];光明日报;2004年

5 杨甫念;楚文化精神的时代意义[N];中国文化报;2004年

6 王生铁;大力发掘优秀楚文化遗产[N];光明日报;2001年

7 郭志华;晋楚长歌共和弦[N];中国文化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魏琳;一杯楚酒的文化传承[N];华夏酒报;2013年

9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笪浩波;楚人建国于周初熊丽时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四川大学考古学系 原海兵;楚人后裔的天府之殇:生物考古视角下的老官山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尹立华;楚人疾病与防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方崇婧;屈原诗歌与楚人审美观念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5年

3 胡孜;《国语·楚语》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D];宁夏大学;2013年

4 张璐;《楚辞》服饰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郭志华;《楚居》与楚史相关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韩静;楚地玉器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屈原诗歌与楚人审美观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56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f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