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代学人曾华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21:08

  本文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代学人曾华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代学人的研究刚刚起步,而对曾华鹏的研究还不多见,全面考察其学术成就的论文还未出现。本论文试图从现代文学多个研究领域,从不同的层面进入曾华鹏的学术世界,进行全面细致的剖析评述,学者的人生境遇、视野观念和理论方法的发展过程同样在考察的范围内。一方面论述曾华鹏在作家作品、社团流派、文学史研究方面的诸多建树,旨在总结出以他为代表建立的经典、成熟的学术方法论体系;另一方面指出曾华鹏身上体现出的学术品质和人格力量,以及学术生涯中逐步形成的学科意识、学术传统,是第二代队伍中的典范学者为学科做出的重要贡献。以曾华鹏的人生和学术经历,概括其现代文学研究特征,并反观第二代学者整体的学术风貌,这对于认识和把握学科发展史及历史传统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由绪论、本论五章和结论构成。绪论简要说明“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代学人”的由来,并概括学人研究的现状,强调开展第二代学人研究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将曾华鹏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第一章梳理曾华鹏的学思历程,结合人生经历对学术生涯进行划分,实现对其现代文学研究成就的整体把握。第二章将曾华鹏用力最深的郁达夫研究作为作家论范式,以《郁达夫论》、《郁达夫评传》、新版《郁达夫评传》为载体,阐释作家作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凸显典范路径的生命力和学者追求完美的学术精神。第三章论述曾华鹏将鲁迅、蒋光赤等作家作为多样化研究对象,丰富了作家论研究的谱系。现代重点作家研究和当代作家批评共同推动文学经典化进程,也使得作家论研究方法日臻完善、成熟。第四章着眼于曾华鹏在社团流派研究的卓越成果,显示出学者在提升视野、创新角度上的努力。从集体写作文学史到独立创作“小说理论批评史”,包括以重评叶圣陶的文言小说呼应范伯群的通俗文学史观,这种不断创新的文学史研究路径,体现了曾华鹏立足前沿的学术意图。第五章强调曾华鹏重视史料工作,将史实与“史识”结合;反思学术环境,回顾治学道路是其学科自觉的表现。学术方法的习得、融会和传授,建立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基础上的知识分子心理特征,一起构成了曾华鹏的学术传统。结论指出:曾华鹏的学术理论与实践,涉及现代文学研究的多个领域,并始终以自己的“个性化”方式实现学术价值的最大化。坚韧执着的学术毅力、深刻自省的学术品质,鲜明的学科意识和学术传统,以及成熟的理论体系与方法,是曾华鹏对现代文学学科做出的突出贡献。以曾华鹏为代表的第二代学人,志在追求学术与生命的一体化,他们整体的学术风貌尚有待于后来者持之不懈的努力,“学人”研究没有止境。
【关键词】:第二代学人 曾华鹏 作家作品论 郁达夫研究 学科意识 学术传统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8
  • 绪论8-14
  • 第一章 艰难跋涉的学思历程14-23
  • 第一节 学养来源14-15
  • 第二节 “复旦才子”时期15-17
  • 第三节 “文革”中的困顿与坚持17-19
  • 第四节 八十年代的学术腾飞19-21
  • 第五节 九十年代及其后的学术转型21-23
  • 第二章 作家论范式:郁达夫研究23-38
  • 第一节 论“颓废情绪”和“色情描写”23-26
  • 第二节 知人论世、“以郁释郁”等方法的运用26-28
  • 第三节 《郁达夫论》的不足和新意28-31
  • 第四节 《郁达夫评传》的意义31-34
  • 第五节 新版《郁达夫评传》的突破34-38
  • 第三章 多样化的作家研究对象38-57
  • 第一节 鲁迅研究38-43
  • 第二节 其他作家谱系研究43-49
  • 第三节 当代作家批评与研究49-52
  • 第四节 作家作品论的意义52-57
  • 第四章 社团流派和文学史研究57-65
  • 第一节 社团流派研究57-60
  • 第二节 文学史研究路径60-65
  • 第五章 学术意识和学术传统65-77
  • 第一节 学科意识65-71
  • 第二节 学术传统71-77
  • 结语77-79
  • 参考文献79-84
  • 致谢84-8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5-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周文;;他,不带走一片云彩——送别曾华鹏教授[J];太湖;2013年05期

2 秋石;;曾华鹏教授生平与著述简介[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3 郭毅;;也谈“药”的主人公——与曾华鹏、范伯群同志商榷[J];语文教学通讯;1987年02期

4 季进;;论范伯群曾华鹏的文学批评[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5 孙宜君;;艰辛跋涉:我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J];淮阴师专学报;1993年04期

6 满建;;评《瘦西湖畔 薪火承传——中国现当代文学论集》[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05期

7 张国亮;;独语者的自白——评曾华鹏《郁达夫自述》[J];文学教育(中);2012年11期

8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德明;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代学人曾华鹏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代学人曾华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6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56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0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