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老舍文学世界中的北京形象

发布时间:2017-03-20 19:01

  本文关键词:老舍文学世界中的北京形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老舍文学世界中的“北京”形象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期对老舍的文学创作特色和成就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读。形象塑造是文学创作的重心,由此可以整体把握作家创作的脉络以及意图。老舍笔下的“北京”形象主要包括两种范畴:即文化形象和人物形象,文化形象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层面(胡同、城楼等人文景观)与精神文化层面(民俗、语言)两个方面,其中人物形象为本文主要研究侧重点。依据历史的逻辑,本文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分界线,将老舍创作划分为建国前、建国后两个时间段,并分别对其进行解读、阐释。本文第一章为两种文化空间的“老北京”形象建构,主要探讨老舍建国前创作的文本是如何书写“北京”的。建国前于英国讲学的经历,使身处异域、携带着中国文化基因的老舍,对老北京进行着隔空的想象。老舍在用“回溯”的视角去书写记忆中的北京。作为北京形象主体的北京人同样成为老舍观照的对象,他在对国人的国民劣根性产生质疑的同时并予以批判讽刺。而归国后的老舍则在本国的文化空间中亲历了战争给中国底层大众带来的种种不幸,以及国民在战争中的丑态、病态等劣根性情形,使老舍产生了与鲁迅相似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对国民性等问题进行了鞭挞。此外,老舍对当时中国大地上在如此压抑的生存困境中产生的所谓“新新人类”,进行讴歌与鼓励并寄予厚望。第二章阐释了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在“为政策、为人民”的宗旨下塑造的“新北京”形象,并细腻分析了当时作家的内心状态与创作状态。在红色激情的影响下,老舍创作了《龙须沟》与《全家福》等完全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作品。但“赴任务”的心态又与老舍内心对书写国民性劣根性的初衷发生矛盾,在自我回归的选择中,老舍最终创作了《茶馆》与《正红旗下》等充分表达个人话语、能够实现本人创作初衷的作品。第三章对老舍笔下的北京形象的价值进行诠释。在分析了北京形象与中国形象之间的共性之后,本文也对北京形象的独特性加以分析。北京形象是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体现在国民性的共通性,但北京形象同时也因其独特文化内涵具有独特价值。老舍的作品不仅具有民族性意义更具有世界性的价值。
【关键词】:老舍 文学世界 北京形象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9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9-10
  •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综述10-17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重点、难点17-19
  • 第一章 两种文化空间的“老北京”形象建构19-32
  • 第一节 异域文化场中的“北京”书写19-26
  • 一、中西文化聚焦下的故都风貌19-24
  • 二、“局外人”对国民性的隔空审视24-26
  • 第二节 本土文化空间中的“北京”再塑26-32
  • 一、传统文化羁绊下的市民群像26-30
  • 二、文化突围中的“新新人类”30-32
  • 第二章 政治规约下“新北京”形象的“生产”32-42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召唤与“新北京”形象的产生32-37
  • 一、祛除市井气息的新北京建构32-34
  • 二、红色激情与“全家福”写作34-37
  •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文化的纠缠37-42
  • 一、“赴任务”还是艺术自觉37-38
  • 二、个人话语与“自我回归”的选择38-42
  • 第三章 老舍笔下北京形象的价值阐释42-51
  • 第一节 北京形象与中国形象42-46
  • 一、北京形象与中国形象的互溶42-44
  • 二、北京形象特有的文化内涵与特质44-46
  • 第二节 从民族走向世界46-51
  • 一、北京形象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46-48
  • 二、北京形象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探寻48-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6
  • 后记56-57
  • 个人简历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红;;网络文学刍议[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王晋中;;文学的疆域[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滕志朋;沟通、整合与推进——略谈批评在文学活动中的定位问题[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李敬敏;;文学观念漫谈[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张鸿;;网络文学的强势与窘境[J];粤海风;2010年04期

6 李娟;;论新媒介语境下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J];中州学刊;2010年06期

7 谭洪刚;;论网络文学的接受与经典性问题[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12期

8 黎跃进;制约与超越:文学与文化关系的考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9 张政文;走近与走进:两种文学史论的描述研究[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10 张德祥;文学触“电”杂谈[J];中国电视;199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锡球;;文学发展机制与重写文学史[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梁笑梅;;20世纪巴蜀文学地域的空间形态研究层序[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杨匡汉;;关于共和国文学——《共和国文学50年·绪论》[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5)[C];1999年

4 高翔;;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郑恩兵;;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质即二者之关系[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6 马玉红;;梁实秋伦理的文学观之阐释[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郝雨;杨剑龙;葛红兵;黄惟群;杨斌华;杨扬;郜元宝;郑涵;凌寒;;“微”阅读泛滥文学何为?[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3)[C];2012年

8 刘纳;;沈雁冰在“五四”时期的理论功绩[A];茅盾研究(第三辑)[C];1988年

9 张子良;;文学本质与价值观念——评程麻《文学价值论》[A];东方丛刊(1994年第1辑 总第八辑)[C];1994年

10 德华;;文学的漫游 作品的回顾——记郭沫若文学作品欣赏晚会[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扬;一个人的观感:2006年度的上海文学[N];文汇报;2007年

2 洪兆惠;谁还在意文学[N];辽宁日报;2008年

3 李万武;到文学好人堆里亮相[N];文艺报;2009年

4 赖大仁;文学在理想中升华[N];文艺报;2010年

5 王艳荣;真的文学是有力量的[N];人民日报;2011年

6 黄乔生;此情可待成追忆:文学博物馆的使命[N];中国文物报;2011年

7 贺仲明 山东大学文学院;文学的意义不会长期被遮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乔叶;文学,我相信[N];文艺报;2011年

9 旅美学者 南桥;文学翻译也是一种信仰[N];东方早报;2012年

10 汪政;用文学为故乡作传[N];文艺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冠生;走进被遮蔽的文学游戏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衍明;论文学自主性[D];复旦大学;2003年

3 刘康凯;中国现代“文学真实”观念研究(1899-1949)[D];苏州大学;2012年

4 王宗杰;新世代女性文学の位相[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田小勇;文学翻译模糊取向之数字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赵晓芳;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的文学图景[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志强;知性探求者:龙瑛宗文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湘琳;欧阳修的文学世界与生命情境[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陈刚;北碚文化圈与194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艺;论北杜夫文学中的幽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鲁彩苹;文学媒介革新与传统文学的新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希;津岛佑子文学の女性意识につい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4 蒋李莉;论宫地嘉六的劳动文学的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梁小珍;新媒体文学的审美特性[D];辽宁大学;2012年

6 刘航;新世纪以来的消费文学和消费社会[D];延边大学;2009年

7 谢志远;清末民初社会思潮对文学观念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宋姣;中国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9 王奋飞;潜在的实现:数字化时代的文学可能[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10 孟伟欣;志贺文学中的妻子形象[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老舍文学世界中的北京形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58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4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