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吴晟散文创作论

发布时间:2017-03-21 06:03

  本文关键词:吴晟散文创作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吴晟以其乡土特色的诗歌创作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台湾当代新诗史上乡土诗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称为“泥土诗人”、“农村诗人”。他的乡土诗对台湾现实主义新诗的发展影响深广,而他的散文创作的重要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吴晟诗文兼写,他的很多散文和诗歌创作互相呼应,表现相同的主题和内容,而散文的创作使其观点和思想的表达更清晰、更深入。吴晟坚持扎根在自己的故乡,持续关注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疾苦,挖掘和赞美他们身上的美好品质;他具有深切的忧患意识,关心台湾命运、批判社会时弊,拥有广阔深刻的社会关怀视野;他善于思考,能够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这些内容在他的散文中都有鲜明的体现。吴晟的散文创作贵在真实,因情感真挚而广受好评;风格朴实无华,将台语词汇和语法穿插在作品中,叙事、说理、抒情兼备。但是,他的有些散文缺少美文特质,稍显艺术性不足。总体看来,吴晟的散文作品深深植根于自己的家乡土地,与他的诗歌一样,也表现出深广的人文关怀,在台湾文坛乃至整个中国文坛上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本论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吴晟散文文本的解读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对吴晟的散文创作进行探讨。第一章具体论述吴晟散文对台湾农乡社会的悲戚状况与美好人性的书写,展现其对家乡农民劳动生活的持续关注。第二章重点阐释吴晟散文对台湾不良社会现实的批判,总结其对不合理的农业政策、“白色恐怖”、环境破坏、现代城市文明对农村的危害、文化教育建设、逃亡心态等问题的看法。第三章仔细分析吴晟在散文中对自我进行的反思,通过对母子之间的摩擦、学业的荒废、选择工作时的迷茫、虚荣心、缓慢的写作进程等方面的自我批评,表现吴晟其人其文的坦率真诚。第四章深入研究吴晟散文经常穿插使用台语的现象,探究其深层次原因和特色。本论文虽然仍是从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上对吴晟散文进行分析、评论,但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能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吴晟散文 台湾农乡 社会批判 自我反思 台语的插入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67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第1章 书写台湾农乡的悲戚与美好11-15
  • 第2章 对台湾不良社会现实的批判15-24
  • 2.1 对农业政策的质疑15-16
  • 2.2 对独裁政治的鞭挞16-18
  • 2.3 对生态问题的忧思18-19
  • 2.4 对城乡冲突的洞察19-20
  • 2.5 对文化建设的关怀20-22
  • 2.6 对逃亡心态的谴责22-24
  • 第3章 对自我的反思24-28
  • 第4章 台语的插入与写作28-31
  • 结语31-33
  • 参考文献33-36
  • 致谢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丽艳;流出来的散文──《雷达散文》印象[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3期

2 韩小蕙;90年代散文的八个问题[J];文学自由谈;2000年01期

3 刘薇;20世纪90年代初“散文热”原因浅探[J];理论与创作;2000年04期

4 蔡江珍;在寻常中追索新的可能──澳门近年散文随感[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01期

5 贾宝泉;漠风·梅香──“《散文》主编谈散文”之六[J];中国三峡建设;2000年04期

6 单正平;关于散文[J];文学自由谈;2001年03期

7 万承焯;散文散谈[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8 佚名;散文八怪 见怪不怪[J];河南税务;2001年20期

9 叶延滨;散文如何有所突破[J];中国职工教育;2001年08期

10 叶延滨;;散文创作的几个问题(上)——在一个散文学习班的讲课[J];写作;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淮西;;小议散文写作的多样性及风格[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韩小蕙;;创新是我们永远的使命——2011年散文创作述评[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1)[C];2012年

3 方铭;;论明清散文[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胡其林;;浅谈散文创作的特点和体会[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贵忱;;辽海讲坛第五讲 散文是一切作家的身份证[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6 杨献平;宋晓杰;;散文应当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美——关于当下散文写作的十个问题[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洪金;;生活:零星的、偶然的、超越的——宋晓杰散文《草木人间》阅读记[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蒋明玳;;心灵的真实坦露——论瞿秋白的散文创作[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秀廷;;抒写文化乡愁——当下散文写作中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梁向阳;;“大散文”:意象阔远的散文天地[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川;散文发展将更趋多元化[N];北京日报;2002年

2 高深;散文到底长得什么样?[N];北京日报;2003年

3 红孩;散文八怪[N];法制日报;2001年

4 陈辽;散文“小百科”“传经送宝”书[N];光明日报;2003年

5 于坚;我谈散文[N];云南日报;2004年

6 李多;泛散文化时代的散文创作警钟[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刘长春;论散文易写而难工[N];文学报;2006年

8 马叙;“原散文”——一个全新的散文写作概念[N];文学报;2008年

9 王尧;散文危机与对“散文”的偏离[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金莹;散文“叛徒”如何前行?[N];文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青;苏门六弟子散文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王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散文类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陆丽明;《左传》与唐代散文[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李刚;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与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庄萱;过渡时代的炬火[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付琼;徐渭散文的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D];复旦大学;2004年

7 简加言;融合中外散文精华的艺术创造[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徐慧琴;20世纪中国游记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李波;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琳;张恨水散文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赞;文中有画的艺术交融[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婷;鲁迅文学奖获奖散文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任凯;论林文月的散文创作[D];华侨大学;2015年

4 徐静;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郁达夫散文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陈海萍;哲思·诗性·幽默[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卢林佳;形式的政治[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饶玉群;陈子龙散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陈金霞;吴晟散文创作论[D];吉林大学;2016年

9 陆颖蓉;试论当代画家散文[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吴金霞;论简Z溕⑽牡氖蕴刂蔥D];华侨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吴晟散文创作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59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1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