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汪国真现代诗歌意义化辞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2 00:14

  本文关键词:汪国真现代诗歌意义化辞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汪国真是中国大陆当代著名诗人,出版了多部诗集,影响较大。汪国真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言简义丰,这和他善于运用意义化辞格是分不开的。本文从修辞学的角度对汪国真的诗歌语言进行研究,有利于拓宽汪国真诗歌的研究空间。论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的是论文的课题来源和语料来源,介绍了国内学者对汪国真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四章来论述。第一章探析汪国真诗歌中运用的比喻辞格。比喻是汪国真使用频率最高的辞格,以明喻为主,辅以暗喻,通过详细描述其比喻的结构类型及本体、喻体的类型,分析比喻本体和喻体的联系,及汪国真诗歌中比喻的表达作用。第二章探析汪国真诗歌中运用的比拟辞格。比拟是汪国真常用的另一个辞格,通过详细描述比拟的结构类型和本体的类型,揭示比拟本体和拟体之间的联系,分析了汪国真诗歌中比拟的表达效果。第三章是移就和移觉,分析了汪国真诗歌中移就和移觉的类型,本体和移体之间的联系,以及移就、移觉的表达效果。第四章探析汪国真意义化辞格的非范畴化特点,用非范畴化理论来阐释汪国真诗歌中这四个意义化辞格,总结出这四个意义化辞格非范畴化的特点,及非范畴化在辞格表达的作用。第三部分是结语,对前面的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并指出今后应该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汪国真诗歌 辞格 意义化 非范畴化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6
  • 第一节 汪国真及其作品介绍10-11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第三节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语料来源、研究方法、研究意义12-16
  • 一、研究思路12-13
  • 二、语料来源13
  • 三、主要研究方法13-14
  • 四、研究意义14-16
  • 第一章 比喻16-34
  • 第一节 主要类型及结构形式16-22
  • 一、明喻的结构形式17-20
  • (一)详式明喻17-18
  • (二)简式明喻18-20
  • 二、暗喻的结构形式20-22
  • (一)有形式标记的暗喻20-21
  • (二)无形式标记的暗喻21-22
  • 第二节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的类型22-27
  • 一、本体的类型22-25
  • (一)人物及与人相关事物23-24
  • (二)人以外的具体事物24
  • (三)抽象事物24-25
  • 二、喻体类型25-27
  • (一)人物及与人相关事物25-26
  • (二)人以外的具体事物26
  • (三)抽象事物26-27
  • 第三节 比喻本体和喻体的联系27-30
  • 一、具体比喻27-29
  • (一)以实喻实27-28
  • (二)以实喻虚28-29
  • 二、抽象比喻29-30
  • (一)以虚喻实29
  • (二)以虚喻虚29-30
  • 第四节 汪国真诗歌比喻的表达效果30-34
  • 一、形象鲜活30-31
  • (一)化具体为具体30-31
  • (二)化抽象为具体31
  • 二、陌生新奇31-32
  • (一)化具体为抽象31-32
  • (二)化抽象为抽象32
  • 三、简洁凝练32-34
  • 第二章 比拟34-50
  • 第一节 主要类型34-40
  • 一、拟人的类型35-38
  • (一)动词性拟人35-36
  • (二)名词性拟人36-37
  • (三)对话式拟人37-38
  • 二、拟物的结构形式38-40
  • (一)陈说式拟物38
  • (二)受动式拟物38-39
  • (三)名词性拟物39-40
  • (四)修饰式拟物40
  • 第二节 比拟的本体类型40-43
  • 一、具体事物41-42
  • (一)与人相关事物41-42
  • (二)人以外的具体事物42
  • 二、抽象事物42-43
  • 第三节 比拟本体和拟体的联系43-45
  • 一、将具体事物拟成具体事物43-44
  • (一)将具体事物拟成人43-44
  • (二)具体事物拟成具体事物(人除外)44
  • 二、将抽象事物拟成具体事物44-45
  • (一)将抽象事物拟成人44-45
  • (二)将抽象事物拟成具体事物45
  • 第四节 汪国真诗歌中比拟的表达效果45-50
  • 一、情物交融45-46
  • (一)人物交融46
  • (二)物物交融46
  • 二、新颖生动46-47
  • (一)新颖奇异47
  • (二)生动有趣47
  • 三、联想丰富47-50
  • 第三章 移就和移觉50-60
  • 第一节移就50-56
  • 一、主要类型51-52
  • (一)移人就物51
  • (二)移甲物就乙物51-52
  • (三)移情感入行为52
  • 二、移就本体与移体的联系52-54
  • 三、汪国真诗歌中移就的表达效果54-56
  • (一)景情交融54-55
  • (二)言简义丰55
  • (三)意象生动55-56
  • 第二节 移觉56-60
  • 一、移觉的类型56-57
  • 二、移觉各感觉转换的联系57-58
  • (一)由低到高转移57-58
  • (二)由高到低转移58
  • 三、汪国真诗歌中移觉的表达效果58-60
  • (一)陌生奇特58-59
  • (二)形象丰满59-60
  • 第四章 非范畴化理论对意义化辞格的阐释60-72
  • 第一节 非范畴化理论对意义化辞格的阐释60-69
  • 一、非范畴化理论60-61
  • 二、非范畴化对意义化辞格的阐释61-68
  • (一)比喻与非范畴化61-63
  • (二)比拟与非范畴化63-66
  • (三)移就与非范畴化66-67
  • (四)移觉与非范畴化67-68
  • 三、意义化辞格非范畴化特点68-69
  • (一)多用语义泛化方式68
  • (二)深挖词语深层含义68-69
  • 第二节 非范畴化对意义化辞格表达的作用69-72
  • 一、新奇陌生69
  • 二、言简义丰69-70
  • 三、情景交融70
  • 四、含蓄蕴藉70-72
  • 结语72-74
  • 参考文献74-78
  • 致谢78-8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邹建军;汪国真抒情诗创作综论[J];淮南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2 傅伟;;海边拾贝听潮声——记诗人汪国真[J];科学与文化;1994年06期

3 曾涵复;营造逃避现实的象牙塔——析评汪国真的抒情诗[J];党校学报;1992年01期

4 姚盈;;面对苦难 勇往直前——汪国真《山高路远》赏析[J];初中生必读;2005年12期

5 刘正光,刘润清;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

6 刘润清,刘正光;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3期

7 肖莹 ,陆林;热点当中的冷静思考——有关汪国真诗作及其出版热的座谈侧记[J];中国图书评论;1991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汪国真现代诗歌意义化辞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60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a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