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何绍基论书诗注疏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2 09:02

  本文关键词:何绍基论书诗注疏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何绍基是晚清杰出的书法家、学者、诗人。其诗文集中有众多关于书法、碑刻、题跋、碑帖考证等内容的记述,是研究何绍基书法审美、书法观念、书法创作等重要的资料。本文从《何绍基诗文集》中选取了32首跟书法有明确联系的论书诗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题材不同将32首论书诗分为书法创作和碑帖题材两大类。其中书法创作类又细分为自身书法实践类和时贤书法实践类。碑帖题材类诗较多,依据书体不同分为三小类:篆隶类、楷书类、行草类。先对这些诗做详细地注解,为阅读、理解诗的内容提供便利,然后从中梳理出何氏的书法观点和书学思想。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何绍基主要成就及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论书诗作注解;第三部分从何氏论书诗看其书学思想;第四部分从何氏论书诗看其对后世书法研究的贡献。何绍基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兼融汉魏北碑,各体皆手摹心追。他首创“回腕高悬”执笔法,并将羊毫中锋用笔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成为清代首位主张碑学并在实践中成就最大的书法家。何绍基在清代能够取得非常高的书法成就,与其自身学养和艺术天赋相辅相成。从论书诗中可以看出何绍基的书学思想虽然承袭师论,但并不盲从师论,注重比较分析,能够做到推陈出新。何氏书法强调“横平竖直”,以此视为学书“得髓”准则;论书扬弃“南北书派”,认为南北两派有相通之处,强调“南碑兼有北碑势”;书重碑版,溯源篆隶,提倡还原古法,扫除俗书。何绍基的学书经验、书学理念、书法实践都能给后世书法研究带来很大的启示。
【关键词】:何绍基 论书诗 书学思想 书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92.1;I207.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14
  • 第一节 何绍基生平及主要艺术成就7-9
  •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9-14
  • 第一章 论书诗辑录与笺注14-60
  • 第一节 书法创作类15-26
  • 第二节 碑帖类题材26-60
  • 第二章 从何氏论书诗看其书学思想60-69
  • 第一节 何氏论书诗中书学思想的体现60-66
  • 第二节 从何氏论书诗看其书学思想渊源66-69
  • 第三章 从何氏论书诗看其对后世书法研究的贡献69-75
  • 第一节 何氏论书诗对部分碑帖的考证69-70
  • 第二节 从何氏论书诗看古代碑帖在清代的流传70-72
  • 第三节 何氏论书诗所见书学思想对后世书法研究的启示72-75
  • 结束语75-76
  • 致谢76-77
  • 参考文献77-79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国辉;;何绍基与瑶族老太太[J];中国民族;1990年02期

2 帅秉龙;乐山发现何绍基手书碑文[J];四川文物;1997年03期

3 ;何绍基妙对[J];中国经贸;2001年09期

4 张衍昌;;经典与风格——何绍基《诸体书诗文长卷》赏析[J];中国书画;2005年01期

5 李名;;论何绍基的书法实践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钱松;;何绍基有关史实考三则[J];中国书画;2008年10期

7 葛卫增;;何绍基书法对联[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08年05期

8 彭维;钟洪香;;何绍基题木匾“缥被遗风”[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年02期

9 任军伟;;篆分贯真草 散漫脱拘绳——何绍基的书法艺术及特色[J];书法;2012年03期

10 侯传林;王颖;;何绍基在济南[J];春秋;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一字拾趣[A];中国生理学会第22届全国代表大会暨中国生理学会成立8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殿芝;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与山海关[N];中国档案报;2003年

2 张寿江;那一件何绍基下联 你在哪里[N];中国文物报;2012年

3 何来胜;伊秉绶、何绍基隶书比较[N];美术报;2000年

4 邹小娟;道县修缮绍基故里[N];永州日报;2008年

5 张正宁;大通楼文韵[N];凉山日报(汉);2009年

6 叶培贵;逍遥:在现代与古典之间[N];美术报;2011年

7 刘桂军;满壁云烟两袖风[N];吉林日报;2005年

8 佛石;腕力遒时字始工[N];甘肃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松;何绍基年谱长编及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文甲;何绍基行草笔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2 赵杨;祁[镌濉⒑紊芑吐凼槭檠Ч鄣惚冉涎芯縖D];山西大学;2015年

3 魏红亮;何绍基书风演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4 向玉娥;何绍基论书诗注疏与研究[D];吉首大学;2016年

5 史春丹;何绍基论书诗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勇智;何绍基及其家族诗歌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孔菁菁;论何绍基诗歌中的“不俗”[D];湘潭大学;2011年

8 闵媛;从碑帖融合谈何绍基书法的创作个性及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9 唐昆;何绍基隶书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13年

10 兰石洪;何绍基诗歌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何绍基论书诗注疏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61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a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