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新世纪以来苏童短篇小说的创作转型

发布时间:2017-03-25 19:00

  本文关键词:论新世纪以来苏童短篇小说的创作转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当代文坛,苏童是个并不多见的以短篇小说打天下的作家,细观他新世纪以来创作的20余篇短篇小说,较之以往的作品出现了很多变化。论文将从其主题和叙事美学的变化两个方面来分析新世纪以来苏童短篇小说在创作上的变化,力图通过研究其短篇小说创作方式的转变,来解读蕴含其中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探索其为当代小说艺术发展带来的意义与参考价值。文章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大致内容如下:序言部分,主要介绍选择研究这个题目的原因与研究的方法。第一章主题的转变。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结论是虽然新世纪以来的苏童短篇小说故事发生的地点还是在“香椿树街”和“枫杨树村”,但故事背景从过去变成了现代,他不再沉浸在过去充溢着“少年血”与“逃乡返乡”的愁绪的回忆中,而是将笔触深入到市井民间充满嬉笑怒骂,柴米油盐的生活中,真实地反映普通人的生存境遇。他不再只关注个体的孤独体验与苦涩青春,而是更多关注多元化的世间百态,用日常叙事的诗性眼光,重新打量民间生活,探寻当下迷失的精神走向,从中提取出情意绵绵的人性微光。第二章叙事美学的转变。从讲述形式与写作风格两个方面来论证,结论是新世纪以后的苏童不再沉迷于过去的诗意化、情绪化、寓言化写作风格,而是更加注重写实的力量。故事相较以前,偏重展现人物敏感细腻的心理,文笔没有丝毫的单调,生动深刻地展示出其对人性与社会境况的思考。第三章转变的原因与意义。具体分析了苏童新世纪文化背景下的转型内驱力与其短篇小说创作转型引起的文化启示及反思。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全文的相关论点,再次重申研究新世纪以来苏童短篇小说创作转型的意义。
【关键词】:新世纪 苏童 短篇小说 创作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序言10-12
  • 第一章 主题的转变12-22
  • 第一节 阴暗人性向善美人情的回归12-15
  • 第二节 精神故乡向现实环境的贴近15-18
  • 第三节 苦涩青春向平常生活的转换18-22
  • 第二章 叙事美学的转变22-33
  • 第一节 讲述形式22-27
  • 一、人称变化:第一人称叙事到第三人称叙事22-24
  • 二、视角变化:从童年视角、少年视角到成人视角24-25
  • 三、立场变化:围观者到参与者25-27
  • 第二节 写作风格27-33
  • 一、语言:浪漫诡异的想象到朴实平稳的叙述27-30
  • 二、意象:实物意象化到人物心理情结化30-33
  • 第三章 苏童短篇小说转型的原因与意义33-44
  • 第一节 双重经验积累和新世纪文化背景下的转型内驱力33-35
  • 第二节 苏童短篇小说创作转型引起的文化启示及反思35-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钊;人在梦中——苏童《我的帝王生涯》的启示[J];新闻出版交流;2002年04期

2 谭嘉;作家苏童谈写作[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5期

3 苏童 ,周新民;苏童创作自述[J];小说评论;2004年02期

4 王谦;;文坛熟练工苏童[J];出版广角;2005年06期

5 南宋;被改写的苏童形象[J];文学自由谈;2005年01期

6 王德威;;河与岸——苏童的《河岸》[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1期

7 赵双花;;无处安顿的灵魂——评苏童长篇《河岸》[J];小说评论;2010年02期

8 李昕潞;;苏童笔下的女性形象[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6期

9 陈思和;王安忆;栾梅健;;童年·60年代人·历史记忆——苏童作品学术研讨会纪要[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刘歌;;发霉的锦缎——读苏童的《碧奴》有感[J];名作欣赏;2012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永新;;苏童的世界[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2)[C];2009年

2 郑贞;;苏童的《米》中的叙述类型及其在翻译中的再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白烨;;“重述神话”:文学与文化创意的双赢[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3)[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怡梦;聆听苏童 用一生承受以文字探索世界的苦与乐[N];中国艺术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傅小平;苏童:充满敬意地书写“孤独”[N];文学报;2013年

3 徐颖;打量苏童[N];北京日报;2002年

4 胡子宏;新苏童时代的晦涩[N];重庆日报;2002年

5 贺紫峒;重读苏童[N];法制日报;2002年

6 徐颖 王彪;新的苏童时代开始了?[N];深圳商报;2002年

7 黑色呕然;苏童的新小说是失败之作[N];深圳商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邢晓芳;苏童新作首次聚焦现实[N];文汇报;2002年

9 杭零 许钧;对于苏童的小说,历史只是一件外衣[N];文汇报;2007年

10 陈晓明;苏童长篇小说《碧奴》 这是一个关于“哭”的寓言[N];文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学昕;南方想象的诗学[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琦;苏童短篇小说论[D];山东大学;2015年

2 柳晓曼;苏童与福克纳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熊珩羽;论新世纪以来苏童短篇小说的创作转型[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4 胡小丽;何处是归程[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其勇;苏童与苏州[D];苏州大学;2008年

6 密园园;苏童的南方[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魏毅;苏童青春小说的精神世界及其文化成因探寻[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8 邱玉敏;苏童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朱娟娟;站在世界两侧的时代歌者—苏童[D];安徽大学;2006年

10 晁霞;荒谬:苏童小说的现代性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论新世纪以来苏童短篇小说的创作转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67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d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