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阎连科《受活》生存意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4 22:05

  本文关键词:阎连科《受活》生存意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阎连科在当代文坛上是个特殊的存在,他的《受活》引发了评论者的广泛关注,小说对人生存状况的呈现和反思是其本质的精神。阎连科怀着真挚的情感,将对家乡对农民对土地的热爱融入到创作中。《受活》通过独特的文体结构,为读者讲述了受活人在漫长碎片化历史进程中的遭遇。本文以《受活》的生存意识为视角,着重分析生存意识思想资源、悲剧呈现和反思。文章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释选题背景和意义,梳理《受活》的研究现状,最后以生存意识的内涵为切入点,分析《受活》的生存意识。第二部分,《受活》生存意识的思想资源。首先源自于河洛地域文化的影响,促成了小说原初生存意识的形成;由于民间文化资源在创作中不断渗入,因此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充实了原初生存意识的内涵;最后在作家个人体验的影响下,使其作品中的原初生存意识得到升华。第三部分,《受活》生存意识的悲剧呈现。小说将人物置于苦难的处境中,致使人性的扭曲迷失,在迷惘无力的回归中,人们发现精神家园已经失落,于是在对原初生存意识的找寻中,唤起对生活愿景的复归,使作品带上了浓郁的悲剧色彩。第四部分,《受活》生存意识的反思。本章通过对生存困境的抗争、革命政治话语的空洞化、生活苦态下的人性探寻三个方面分析,意在揭示悲剧呈现下的真相,在理性的批判中达到对《受活》生存意识的反思。第五部分,结语。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概述《受活》生存意识的意义。
【关键词】:阎连科 《受活》 生存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1 绪论6-11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6
  • 1.2 《受活》研究现状6-8
  • 1.3 生存意识的内涵8-11
  • 2 《受活》生存意识的思想资源11-18
  • 2.1 河洛地域文化的影响11-14
  • 2.2 民间文化资源的影响14-16
  • 2.3 作家个人体验的影响16-18
  • 3 《受活》生存意识的悲剧呈现18-30
  • 3.1 利益蛊惑下的逃离18-25
  • 3.1.1 乡土的苦难图景18-21
  • 3.1.2 人性的扭曲迷失21-25
  • 3.2 迷惘无力的回归25-30
  • 3.2.1 精神家园的失落26-27
  • 3.2.2 生活愿景的复归27-30
  • 4 《受活》生存意识的反思30-37
  • 4.1 生存困境的抗争30-32
  • 4.2 革命话语空洞化32-34
  • 4.3 生活苦态下的人性探询34-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1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41-42
  • 后记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鸿;;“残缺之躯”:乡土中国的感性形象——《受活》的身体叙事[J];文艺争鸣;2013年06期

2 梁鸿;;招魂、轮回与历史的开启——论《受活》的时间[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2期

3 阎连科;;文学的愧疚[J];扬子江评论;2011年03期

4 张芳;;忍辱负重的爱情寻求——阎连科乡土小说寻求主题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5 朱绍侯;;河洛文化的性质及研究的意义[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6 刘剑梅;杜红;;徘徊在记忆与“坐忘”之间[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1期

7 刘再复;;中国出了部奇小说——读阎连科的长篇小说《受活》[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5期

8 程光炜;;阎连科与超现实主义——我读《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和《受活》[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5期

9 王德威;;革命时代的爱与死——论阎连科的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5期

10 蔡诚;;我一生的写作在二十岁前就全部完成——访著名作家阎连科[J];语文世界(高中版);2006年05期


  本文关键词:阎连科《受活》生存意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85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5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