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洪皓使金作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5 14:17

  本文关键词:洪皓使金作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洪皓(1088-1155),江西鄱阳人,字光弼,南宋建炎三年出使金国,留金十五载,不辱使命全节而归,被誉为“宋之苏武”。其于使金期间,创作了大量诗词,这不仅记录了洪皓复杂的心路历程,在艺术上也别具一格。本文共五部分,立足文本自身,从历史学、社会学等多角度剖析洪皓的心理历程,对其诗词创作进行分析,力求还原其真实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世界观、价值观。第一部分为绪论:通过整理,自宋至清对洪皓的研究提停留在对其事迹作出记录和气节上的称颂。最近几十年,使金群体的文学研究在宋金代文学关系研究中凸显出来,然而就个体研究而言,除了年谱外,研究主要偏重其家族、交游、使金的贡献和气节方面多做论述,而对其文本进行深入研究的并不多见,对其人生心理历程的层面基本无人涉猎,这为本选题提供研究空间和研究基础。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洪皓创作的背景:追述洪氏家族从唐代到宋代的发展、定居历史,阐述洪氏家族由农耕到官商并举的缙绅化过程,探讨洪氏家族第一次载入正史的洪皓叔父洪彦升及其忠刚耿直的性格对洪皓的熏陶,进而揭示其家族底蕴及教育状况对洪皓诗词创作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洪皓的多重身份:洪皓特殊的际遇造成了他多变的人生角色,从“洪佛子”变为使者,从“阶下囚”成为文化传播者,他又是一位“谍者”,这些角色间的冲突、裂变让其成就了一个传奇的人生。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洪皓诗歌创作及特点:洪皓的诗歌有黍离之悲,羁旅怀乡、偃武修文、胸怀故国,悲悯苍生等,其诗歌又具有敏感的节序意识、复杂的情感流变、强烈的忧患意识。其诗词吟咏范围虽未超出前人藩篱,但其诗歌自然流露出强类的忧患意识与经世精神,使其诗词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第五部分为结语:洪皓的诗歌充分反映了其传奇的人生及其复杂的心路历程,其诗歌题材的丰富性及其传奇色彩为宋代文学注入了一份别样的活力,为中国诗歌发展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色彩。
【关键词】:洪皓 多重身份 创作特点 高尚品格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10
  • 1 绪论10-16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0
  • 1.2 研究方法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1-16
  • 1.3.1 宋—清代研究11-12
  • 1.3.2 近代研究12-16
  • 2 洪皓创作的背景16-23
  • 2.1 洪氏家世渊源及地域风气影响16-21
  • 2.1.1 洪氏家世渊源16-17
  • 2.1.2 曾祖父洪士良—高瞻远瞩,振兴门户17-19
  • 2.1.3 伯父洪彦升—仗义执言,刚正守节19-20
  • 2.1.4 鄱阳地域风气—经济富庶,崇文重教20-21
  • 2.2 洪皓生平概述21-23
  • 3 洪皓的多重身份23-29
  • 3.1 心系天下,悲悯苍生的“洪佛子”23-24
  • 3.1.1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23-24
  • 3.1.2 同是天涯沦落人-同为宋人的悲悯情怀24
  • 3.2 尴尬的出行者24-26
  • 3.2.1 忠言劝谏,奉命出行24-25
  • 3.2.2 卑躬屈膝,本非我意25-26
  • 3.3 持节不屈的使者26-27
  • 3.4“谍者”的拳拳爱国心27-28
  • 3.5 文化传播的使者28-29
  • 4 洪皓诗歌创作及特点29-43
  • 4.1 洪皓诗歌创作的基本情况29-36
  • 4.1.1 黍离之悲,感伤故国29-31
  • 4.1.2 偃武修文,两国通好31-33
  • 4.1.3 思乡念母,,羁旅怀归33-35
  • 4.1.4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35-36
  • 4.2 洪皓诗歌创作的特点36-43
  • 4.2.1 敏感的节序意识36-37
  • 4.2.2 复杂的情感流变37-40
  • 4.2.3 强烈的忧患意识40-43
  • 5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47-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洪皓使金与词的创作、传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王全兴;;洪皓与《松漠纪闻》[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01期

3 赵永春;宋金聘使对文化交流的贡献[J];北方文物;1995年03期

4 霍明琨;;洪皓流放东北时期的诗词作品[J];北方文物;2007年02期

5 宋建昃;洪皓《鄱阳集》及其版本浅探[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04期

6 张建伟;范婷婷;;论金初“南冠诗人”的忠义精神[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周膺;吴晶;;南宋四洪的思想和学术进退——宋代士人的别一种思想和政治生态[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1年04期

8 刘晓溪;;完颜希尹家族新证[J];东北史地;2013年06期

9 王维宪;;从《容斋随笔》看洪皓的爱国情怀[J];学问;2001年06期

10 董克昌;大金对待知识分子政策管窥[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菁;南宋四洪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沈如泉;南宋鄱阳洪氏父子文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耿伟;洪皓使金期间交游及诗文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王晓梅;《松漠纪闻》探微[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传文;南宋“四洪”诗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4 朱士萍;洪fg使金及其诗歌创作[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洪皓使金作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1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871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f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