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唐代佛寺文化与诗歌的传播

发布时间:2017-04-05 21:12

  本文关键词:唐代佛寺文化与诗歌的传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唐代文学中,佛教和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体现在佛教对唐代诗人思想意识的影响、佛教对唐代诗歌写作艺术及审美方式的影响,也体现在佛教对诗歌的传播影响上。传播是唐代诗歌艺术及生命得以延续的前提与保障。本文选取佛教中的寺院文化为切入点,分为四章,对佛寺文化影响下的诗歌传播环境、诗歌传播者意识、诗歌传播媒介与诗歌传播活动分别进行论述,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唐代佛寺文化在当时诗歌传播中扮演的角色与所起到的作用。第一章为佛寺文化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唐代佛寺的数量、分布、经济等概况。第二部分对佛寺文化进行定义,即不再只限制于佛寺的藏品艺术、园林艺术等,而是将之范围拓展,加入佛寺中影响更为深远的功能文化。第三部分对佛寺文化与诗歌关系及其传播诗歌的有利条件进行分析,是对传播环境与条件的考察。第二章主要内容为佛寺文化中诗歌传播主体的意识及动因分析。首先,总结佛寺文化影响下的种种诗歌传播行为,并依据有无传播意识对这些行为进行分类。受佛寺文化影响较深的文人与部分僧人是传播诗歌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传播动因也因各自的阶级、身份迥异而不同,本文着重观察僧人在传播诗歌时所持有的动因,从“政治功利性”、“经济功利性”、“精神需求”三个方面较为详细地对其心理进行探究。章节最后讨论了僧人俗讲、僧人习业方式、寺院藏书对诗人传播意识的影响。第三章为“佛寺文化与诗歌传播媒介之关系”。本章从题壁媒介与纸本媒介两个方面进行入手。“题壁”一节,对寺院题壁行为的原因、题壁诗内容与这类诗歌的传播效果三个层面进行探讨。“纸本媒介”一节包括:“好事者”对佛寺题壁诗的抄录、寺中学郎的抄写与创作活动、书手与佛教信众的抄写活动、佛经复制方式的变化对雕版印刷发展的推动四个方面。在第四章中,本文对佛寺文化下诗歌的传播活动进行深度考察。本章节借用西方传播学对传播行为的分类,从“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三种不同类的传播模式,对僧人文人间的诗歌传播行为进行分类观察。
【关键词】:唐诗 佛寺文化 诗歌传播 敦煌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3
  • 第1章 唐代佛寺文化与传播诗歌的条件13-32
  • 1.1 唐代佛寺发展概况13-17
  • 1.1.1 唐代佛寺的数量与分布13-15
  • 1.1.2 佛寺与僧人的经济来源15-17
  • 1.2 唐代佛寺文化的概念17-24
  • 1.2.1 园林文化17-19
  • 1.2.2 藏品文化19-20
  • 1.2.3 艺僧文化20-21
  • 1.2.4 功能文化21-24
  • 1.3 佛寺文化传播唐诗的条件24-32
  • 1.3.1 佛寺文化与唐诗的关联24-26
  • 1.3.2 佛寺文化传播唐诗的优势26-32
  • 第2章 佛寺文化与诗歌传播意识之关系32-52
  • 2.1 诗歌传播主体与传播行为32-36
  • 2.1.1 有意识的传播32-34
  • 2.1.2 无意识的传播34-36
  • 2.2 士人与僧人传播动因分析36-44
  • 2.2.1 士人的传播动因36-39
  • 2.2.2 僧人的传播动因39-44
  • 2.3 佛寺文化对唐诗传播意识的推动44-52
  • 2.3.1 对诗人文风意识的影响44-47
  • 2.3.2 对诗人从学、分派意识的影响47-49
  • 2.3.3 对诗人保存作品意识的影响49-52
  • 第3章 佛寺文化与诗作传播媒介之关系52-68
  • 3.1 唐代佛寺中题壁诗的创作与传播52-61
  • 3.1.1 题诗寺壁的原因53-56
  • 3.1.2 佛寺题壁诗分类56-58
  • 3.1.3 佛寺题壁诗的传播58-61
  • 3.2 唐代佛寺与唐诗纸本传播之关系61-68
  • 3.2.1“好事者”对佛寺题壁诗的抄录61-62
  • 3.2.2 寺中学郎的抄写与创作活动62-64
  • 3.2.3 书手、僧人、信众的抄写活动64-66
  • 3.2.4 佛经的复制与雕版印刷的推广66-68
  • 第4章 佛寺文化中唐诗传播活动的分类68-80
  • 4.1 佛寺文化中诗歌的内向传播68-70
  • 4.2 佛寺文化中诗歌的人际传播70-73
  • 4.2.1 媒介传播70-72
  • 4.2.2 直接传播72-73
  • 4.3 佛寺文化中诗歌的集体传播73-80
  • 4.3.1 今日好为联句会——诗会与联句74-75
  • 4.3.2 西方社里旧相亲——僧社与诗歌75-76
  • 4.3.3 却为精舍读书人——寺中诗歌教学76-80
  • 结语80-81
  • 参考文献81-83
  • 致谢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持跃;论人物地理分布计量分析的若干问题──以唐五代时期诗人分布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9年01期

2 徐俊;;敦煌学郎诗作者问题考略[J];文献;1994年02期

3 庄晓东;文化传播论[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志学;诗歌传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菊荣;唐代诗人与寺院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唐代佛寺文化与诗歌的传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87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6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