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先秦两汉梦感通灵主题叙论

发布时间:2017-04-06 19:22

  本文关键词:先秦两汉梦感通灵主题叙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梦感通灵”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源远流长、根深枝茂的主题之一。它从原始灵魂崇拜和占梦观念中走出,逐渐被作者建构成了表现世俗情愫、信念和经验的形式。正是因为中国自古而来独特的宗教心态,和相应而生的对梦的解读,才造就了梦感通灵主题的文学作品。当梦和通灵成为一个密合的整体,便超越了单纯的梦或通灵,成就了卓越的表现艺术。本文以先秦两汉时期的梦感通灵主题为审视对象。论文绪论部分首先对梦感通灵主题进行了概念界定,即描写梦中和神灵相应或是抵达神灵所在境域的作品。然后简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相关研究状况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先秦两汉梦感通灵主题的文学叙写与形成原因。本章首先对梦感通灵主题文学的大体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进而推测梦感通灵主题文学形成的原因。本章认为梦感通灵主题的产生和发展演变,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灵魂崇拜和占梦文化的基础之上的。第二章:梦感通灵的主题旨向与情感寄托。本章根据梦感通灵主题具体内涵、情感旨趣的不同,大体归纳为家国灾祥、得臣得子、崇美尚诚、个人运命、恩怨报应和齐物无为六大类型。第三章考察先秦两汉梦感通灵主题文学成就与美感特征。总体上分为四类:亦梦亦幻,超逸浪漫;文浮于质,成巧生趣;虚实相间,模式灵活;寓意褒贬,入道见志。第四章就梦感通灵主题对后代文学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本章认为,先秦两汉梦感通灵主题文学对后代文学影响巨大,渗透到后代各种文学样式中,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小说戏曲,无一不着染其梦幻色彩。它不仅成为后代文人掇取文料素材的渊薮,也为后世文学提供了结构模式。总之,先秦两汉梦感通灵主题具有卓绝万代的艺术美,炳耀千古,沾溉百代。它是一种文人倾吐内心深情厚感的精神家园和创作自觉,包藏了无限的善性和美景,并深深影响了后世文学。
【关键词】:先秦两汉 梦感通灵 主题 占梦信仰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1
  • (一) 选题意义7-8
  •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8-11
  • 一、先秦两汉梦感通灵主题的文学叙写与形成原因11-19
  • (一) 梦感通灵的文学历程11-15
  • (二) 灵魂崇拜与占梦文化是梦感通灵文学主题形成的主要原因.15-19
  • 二、梦感通灵的主题旨向与情感寄托19-32
  • (一) 家国灾祥19-22
  • (二) 得臣得子22-25
  • (三) 个人运命25-26
  • (四) 恩怨报应26-28
  • (五) 崇美尚诚28-29
  • (六) 齐物无为29-32
  • 三、文学成就与美感特征32-40
  • (一) 亦梦亦幻超逸浪漫32-33
  • (二) 文浮于质成巧生趣33-35
  • (三) 虚实相间模式灵活35-37
  • (四) 寓意褒贬入道见志37-40
  • 四、对后代文学的影响40-45
  • (一) 以梦感通灵为文料素材40-42
  • (二) 以梦感通灵为结构模式42-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49-53
  • 致谢53-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5

  本文关键词:先秦两汉梦感通灵主题叙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89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7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